习惯上一定要放在都市的东西,有一些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工厂便是其中一例,不用等到我们来阐述,已经有很多人进行了周密完美的证明。原材料、燃料、劳动力、资本、销路、配给的大部分都与农村紧密相连,却要在都市吞云吐雾,其动机过于任性。近来工人家庭的生活习惯之中,一种难以渗入农村的都市色在短时间内变得浓厚起来。主要因为生产周期长短不一,也因为烟酒饮食、谈笑娱乐的方法不同,兴奋、紧张的波长各异,无感化的共生变得不再可能,所以农村的工业应该另外确定其种类,重新编制其组织。自己的问题还要找都市商量的习惯,也让农村的决断力变得迟钝。邀请看上去很厉害的学者到农村来,还是村人自己努力变得厉害,何去何从,取决于心气。总之,所谓学问,从其目的和方法来看,也并非一定要经历过都市的万丈红尘才能有所成就。
让农村永远是乡下,既非必要,亦无可能。每年都有不少村落在欢声中转为都市,为与村落不和谐的关系而烦恼。而都市的市区之内,也有蝗虫飞至,青蛙唤偶。我们都市对农村的问题,在任何场合都不意味着各公共团体的对抗和冲突。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错综缠绕的丝线理顺,织成色彩艳丽的锦缎。表示都市的“machi(町)”在日语中原本就是“区划”的意思。为了国民共同生活的方便,特地指定一块区域作为群集之所,在此可以得到各处农场求之而不可得的东西。都市并没有自己独自的精神核心,只有农村人杂然心理的集合,如今还有人如同“竹芝长者”①的葫芦勺那样随风摇摆,也无须奇怪。都市应该是全体国民利用并爱护的,在其弊端难以容忍时也应该加以限制。在各村还有不止一处市场的时代,其所在地常常发生移动而留下“古市场”之类的地名,或是由于“市日”的指定而留下“一日市”“三日町”之类的名称。毫无疑问,都是以销售、配给方法上的公共性为主要目的。城下町兴起后,城主助力于此,健全驿传制度,给予免除地租的恩典,但其必要性的基础在于政治。如果有尾大不掉的非议,以农村之力不能匡救,那么也应该称之为零落,而非败北。
如今已经是国运交汇变通的时代,但国民的穷苦之声依旧不绝于耳,都市人转身以欺瞒故乡人为生,农业则依靠搜刮都市的消费者而勉强保持着一致的虚名,这一情况依然持续。如果有心之人能发奋努力,斩断消费的病根,制定新的地方生产规划,重振都市的使命,有何不可?更何况我们的都市大都只是半熟,连模仿他人都还尚不纯熟,不仅人口难以稳定增长,而且曾经的居民气衰乃至离去的例子也属常见。因此农村人的协力绝不能称作外部的援助。农村居民绝不缺乏主动前往参与其事业的力量与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