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下人是农业劳动的真正主体,中世以前也应该是一样,但其构成却随着时代发生着变化。古时农村的下人,主要是一族。人们容易去想象农奴可叹的生活,但我们无法想象那一时代有着足够的农奴劳力以支撑全体的农作,也无法解释其他多数的常民都在做什么。卖却此身,编入异姓之家,这样的人当然确实存在,但他们与家庭成员中的劳动者在自由程度上有多大的区别,如果不加以调查便无法判断。而所谓自购奴婢,其数量也极少。主从关系的思想之中,明显地有着近世之后的变化。加上外国文字的对译,也常常会歪曲我们的思考。
“奴(yakko)”的意义,原本与“家之子(ya no ko)”相同,只是指在家中居住并且劳动的人而已。在有些地方,即使今天也如此称呼家里的年轻人,或者勉强以“厄介(yakkai)”这样的汉字来表示同居者的意思。“家之子”的“子”,是劳动力的单位,统括指挥他们的便是“亲方(oyakata)”。如今,比起真正的父亲,将长男称为oy-akata的方言广为人知,这是事实上“总领”很早就执行着劳动首领职权的痕迹。在都市,“亲方子方”一词今天也用于大致相同的关系。这似乎是非常简单、毫不起眼的事实,但凭借这一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所谓协作,过去是在怎样的形式之下得以成立的。即在今日由亲子组成的家庭开始之前,“子(ko)”之间早就有着“oya”这一唯一的中心,因为其按照血缘和年龄排序,之后自然而然限定于今日“亲子”这样的意义上。日本半数以上的农村,今日依然将亲戚称为“oyako”(亲子),如果不设想以前的劳动团体比现在要强大得多,也许这就只能作为乡下人的谬误而遭受众人的耻笑了。
农家的劳动者主要是其身份低下的亲戚,要确认这一点,在今日只能去拜访硕果仅存的山村的大家族,如美作①的“七子持屋”,或是飞驛白川②的五层楼的草屋,若非如此,就只能去翻阅仅存的上代户籍了。但在武家这方面,其系谱图中保存着很多的证据。除了新崛起的少数大名,其他家族的随从,其先祖都能在主家的系谱中找到。关东地区,以武田、三浦、儿玉、那须为首,许多世家的一族,一定是在本家附近新开辟田地,以别的姓氏自称,但依然跟随本家,特别便于我们理解这一关系。即使没能有独立的姓氏,古时的同族也都成了单纯的随从,与新的分家有着显著的差别。这并非是因为时代久远所以待遇变得粗陋,而是由于对待庶家的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兄弟分家独立经营农业后,世代相承的下人就会减少,最终需要从外部的别的家族补充,但这一时代已经出现了行政上的干预,禁止卖身。于是,农家也不得不采用新的“年季奉公”的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