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都市,渐渐向郊外溢出,比起人口的增加,常常占据比例更大的土地,其原因主要在于移居方式的变化。怀着永住愿望来到都市的人,原本就为数极少。一般而言,城下町与村落一样,也是有了住房才能够安心长住。而这在作为最大地主的诸侯家,却难以实现。虽然江户的武家宅邸土地算得上充裕,但对于大名而言依旧难以感觉宽广,而且还有众多的随从,几乎是以难以呼吸的拥挤程度,密密麻麻地居住在周围。在这一点上,无其他地方可去的“旗本”“御家人”②也是一样,主人还勉强有些安居的余地,但其随从都无一例外只能居住在开着一扇小窗、既无庭院也无玄关的“长屋”①之中。但都市生活的憋屈,至少也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这一阶级的常识,因此也没有人特地因此发泄不满。京都定下“长番”②的制度后,诸藩国的武家带领随从前来,在各处建起了临时住宅。临时住宅与张着幕布、燃着篝火的军旅露营生活一样,除了能挡风遮雨、勉强果腹,完全算不得是有家的生活。因为想着只是一两年的暂时状况,所以还能忍受其不便罢了。到了江户时代,越来越多的武士也许是出于境遇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忍耐,后来对其稍加改良,便开始在这小家之中结婚、交际,不再去羡慕从前的自由了。这就是不久之前还残留于东京的所谓“长屋”居住的历史。
“町屋”③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在建筑物出入间隙的后院空地上,建起十户二十户的“割长屋”④,让市民的一半以上居住于这样的地方,也是因为本来就没有指望相应数量的完整家庭能从这里发展起来。事实上,早期的居住者,无论是工匠还是浪人①,大都与农村的联系已极少,或是孑然一身,不停变换着暂居之地。他们能摇身一变成为有家之人,娶妻生子,在后院的陋室中终老一生,是因为有了新的力量的保护。不难想象其中会有一些群体兴起,特别肯定都市的长处,希望借助伙伴的力量,伸展自己的羽翼。虽然侠义信义等新道德、义父义子之类盲目的道义心理作为连接他们的手段十分有效,但他们依旧没有足够的力量限制古已有之的打工农民,垄断都市的劳动市场,更从未设想过要将租房生活的根本弱点一扫而光,从此安心居住,把都市当作第二故乡。与之相比,今天的来住者更为自由,也有着独立的动机,毫不顾忌过去的束缚。他们认为既然人可以移动,那么家当然也可以移动,所以只要地位及财力允许,便一心想着购买土地,打造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于是残留不多的都市的统一力量不复存在,而能够取而代之的东西又还未能被创造出来。根据思考角度的不同,今日的都市生活,既是充满希望的,也是杂乱至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