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多言者与寡言者(1 / 1)

都市与农村 柳田国男 646 字 2个月前

这一改革并不容易。都市的发展已经无法统一步伐,呈现出错综杂乱的状态,因此村落只需将之全盘接受便迟早会实现全国的一致,是一种错误的想象。如果说文化是唯一的大道,人类必然行走其上,那么落后者的奋起直追便不算是单纯的模仿。然而对于是否真正于己有用都不加思考就开始学样儿,然后承认力有不逮,甘于步人后尘,也常常只是无益的忍耐。农村的短板是否有着两种原因,一种虽然需要一些时间,但可以通过今日教育的普及得到改善,而另一种自始便难以预料,也完全没有必要去预测?现在正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的时候了。

大多数都市居民都有都市和农村两处的经验,最适合进行比较。上一节我提到普通市民与普通村民存在评论方法上的差异,而这真像前者认为的那样,是进步快慢的标志吗?为了讨论我国文艺的将来,这也是应当加以审视的问题。例如,语言艺术在都市出现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此可以找出多种原因。如果村落的寡言是建立在就本质而言无须语言这一基础上,那么不但迄今为止其对雄辩的疏远毫不奇怪,而且只要无须多言就能心意相通这一村落交际方式继续下去,也许即使将来也难以产生适合输出的文章。都市中常常有境遇不同者相遇,因此需要巧妙的说明,再点缀些俏皮话。虽然以同伴之间才能明白的方式加以省略,会被称为“圈内话”而遭人厌恶,但这实际上以和歌、“俳谐之连句”①为首,至今在我国的文学之中还有余韵。最近兴起了将之表述得更加平实周到的运动,但比起事无巨细的绵密,还是富于机巧的暖昧令人感觉意味深长,更受人们喜爱。更何况在长期以“多言”为不吉,只是在对方不肯原谅时才会动用语言力量的地方,如果在目光与气氛的直接感应交流中人没有变得口拙,那倒是咄咄怪事。

语言当然是重要的修养,从前能言善辩超乎常人者,会被选作使者或是媒人。但依旧有三个原因阻碍着农村表达能力的提高。其一是形式的固定,这主要是听者抱有甚为狭隘的期待之故,随着社交范围变得广泛,当然会不再受其限制。与之相比第二个原因更为内在,也难以判断何时能够获得自由。都市的刺激带来持续的紧张,人们也容易获得这样的机会,而与之相反,村中除了祭礼或各家的红白之事、一年数次的大规模劳动日,都尽量避免生活中的兴奋,以凸显和加深“正式场合”的意义。因为感情的起伏极为舒缓,而且几乎全村一致,所以如果恰好遇到其沉静期,一两个人的激动昂扬不但没有任何效果,还可能引起混乱,令人不快。朴素的歌谣,古式的辞令,能够被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也是因为设置了这样的间隔而令人印象一新,于是很少需要再去发明或是采用其他。且不论一般而言都市人在交涉中对这种精神上的休止状态容易心烦不满,即使是村民自己其实也常常感觉不便。

酒的第一阶段的滥用,正是由此促发的。所谓“无酒不成事”或是“咱们边喝边聊”,就是因为承认了社交中需要人为的兴奋。但村人又不像城里人那样能够灵巧和轻松地利用酒席,结果便是酒醉后的教训变得更加惨痛。村中夹杂着少数都市式的辩者,常被视为意外的动乱,也正是因此。但既然无法一味等待风气发生改变,而相互之间又并不注意承认这一特质,于是能说会道者自然胜出一筹,对都市风的模仿也日渐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