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 解愿(1 / 1)

关于先祖 柳田国男 712 字 1个月前

有很多人力图把我们日本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即关注亡人的“最后一念”并努力去实行这“最后一念”,朝侧重“个人的解脱”的方向去引导。站在佛教之外的立场来看,这个方向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终其一生,人总是会有许多未竟之业,我们的先人相信,这些亡灵的声音即使衰微,也必然会在下一代人中传承。但是,中世佛教传入后,那些传法师们要人们舍弃这个渺茫的愿望,并且拂去所有的善恶杂念,一心一意地等待进入西天极乐世界。家庭传承先祖的事业,社会亦在无形之中承享着先祖的丰功伟业。如果说后人的功绩多少要靠前人的庇荫,幸运的是,这样“善意的幽灵”并不在少数。相信我们的国土才是永远的归宿,这正是我们日本民族的本来面目。

说“日本乃神国”的人,过去比现在更多。我尚且不敢说已经完全理解其精髓,但至少注意到一点,即虽因三百年来的宗教制度,我们的信仰世界蒙上了佛教的色彩,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生与死这一重大的信仰问题上,依然保持了我们日本的特色。其实,就算佛教不接受我们本土的这个特征,也会找到适当的传法路径的。但是,那些底层的传法者不思进取,一直在极力抑制、削弱我们的这个固有信仰。相信祖灵在这片国土中和我们比邻而居,慢慢地成为这个国家的“神”的人,在民间还是有很多的。于是,我们不可将这个观念当作毫无根据的传说,而应该明确地摆到桌面上来谈。人有信与不信的自由,但了解和揭示这个事实,是我们民俗学者的使命。

为了避免讨论流于空论,我再提供一个新的例子。民俗学者在解释日本习俗的时候,有几个难点,比如“ganmodoshi”“ryouganhodoki”或“ganharai”。这被认为是在葬礼结束之后马上或于次日举行的仪式,意思是亡人生前向神佛祈求的愿望会伴着他的离世而达成,所以要撤回其生前的祈愿。多数时候,具体的做法是人们会卸下白扇的扇轴然后拆散,掷过屋顶,并且把死者生前的餐具捣毁,或是有人一边手抓死者生前穿过的衣物的下摆并挥舞着,一边高呼“解愿了”,也有人喊“诸愿成就”,一般这种仪式都委托亡者家人以外的人来做。

要想了解做这仪式的人的想法,当然可以问他们“假如不这么做的话会导致什么结果”,可能回答就是“不做不好”,但是其心中一定想着,“要是不把这些东西处理掉,亡人就会为到不了该去的地方而苦恼。”倒着挥舞衣服等也的确是表示终了之意。扇子是与神沟通时,必须执于手或是放置在胸前的物品,将其毁坏以致不能使用,明显意味着断绝关系,具体到与神佛的关系中,是脱离神明的秩序的意思。一个人一旦离世,有两个互不相容的去处,僧人们至今为止仍未研究出调和的方案。据此,除了无视其中一方,别无他法,但两者兼容的人也并非没有。在自然中产生并传承的国民信仰,在单纯的世间人情中艰难地存续下来。我们的弱点是对彼世的解说不甚明了,虽然感情上仍旧充满不安,但只能接受系统的佛教解释。人们认为近世的幽冥道的研究动机或许就是在应对这个困境,藤井高尚①的《松之落叶》中,有“人为了后世应该祭拜神明”一章,确实是信神者之言。

人们如果向执掌幽冥的神明乞求却未得到许可,就难以离开此世。亡魂的托梦、附身、现形,皆是因为顺了神明的心。

如是,将幽冥的道理一语道破。虽然这些事情迄今为止只是止于家家户户的信仰,但其间还是存在着我们民族的共同心性。这也可以作为我对这个问题的新说明的论据。学者的学术观点今后可能还会变,但是,我们日本的“自然一体”的事实,所有的人都应该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