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丧年与新亡灵(1 / 1)

关于先祖 柳田国男 745 字 2个月前

对死丧的污秽的厌恶和忌讳,近百年来,特别是进入现代,减轻了很多。我认为不仅是由于社会交往的进化和人们忙于生计,还应该有更深入的理由。这个已经不单单是好不好,或者无可奈何的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个变化的过程揭示出来。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变化已经从我们的精神方面表现出来,如果无视这个差异,或许会陷入错误的复古主义之中。不仅记录上有充分的证据,而且现在那些保留古老习俗的人们,还清楚地保留这种感觉:新近有亲人去世或者接触过死者的人,突然生活上会产生很多限制。首先,他们不能参加节庆的仪式,特别是祭祀和各种仪式。而且这个限制非常迅速地传播到他们接触的人群,虽然各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这些间接接触死丧的人们也不能侍君拜神。这个自然给他们的公共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人们想方设法回避这些不便。最初的

方法是造一个守丧小屋,让守丧的人住在里面限制他的活动范围,隔断他和外部人群的来往。这个时期在守丧小屋生活的人自己无法补充食品燃料,只好依靠外部的供给,由此守丧的时间就逐渐缩短。此外,人们还想出各种除厄驱邪的方法,但是这样还是有限度的,如父母葬礼刚结束,就出仕做官,还是不能被接受的。此外,应该忌讳回避的场合、那些必须严格遵守的戒律都明确列出,对接触污秽的忌讳应当加强,原因之一就是别的一些细节的警戒逐渐放松的结果。民间的神社祭祀,年节礼仪中的正月,都会被当作特别圣洁的时间,这个是远古感觉的留存。有了节日的限制,平日的交往就慢慢放开,一般的忌讳和限制也逐渐放松。但是朝廷的公事,则还是需要严守规矩的。因此宫廷的仪式,常有很多官员不能参加。中世末期的宫廷日记中有记载说,朝廷有惯例,七月十五日的宫中仪式,是要双亲健在的官员才能参与。民间也接受这个规矩,双亲都过世的人在“盆”期间必须斋戒,双亲中一方健在的则在十四日当天斋戒,也有的地方如果双亲都健在,十四、十五日这两天必须给老人吃鱼,而且这些人之间并无隔离措施,是一起共同行动,共同祭拜先祖的祭坛的,这其中当然包括过去一年中有家人过世的人。

本来有诸多限制的冷清的家中的“盆”活动,和主人的双亲健在、全家其乐融融的先祖祭,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仪式,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人们慢慢对关系较近的人的祭祀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先祖的祭祀也开始有这样差序的考虑。但是,正月到底还是没有发生这样祭仪混同的情况。一家“立门松”,挂“注连绳”之后,家里年内有过丧事的人就不会从其下面走。僧侣即便自己身边没有亲人过世,不涉及死秽的问题,但是因为平素承担超度亡灵的职责,因此正月四日之前也是不会去信众家访问的。对年内有丧事的家,僧侣一般会在年前上门慰问:

今年实在预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深表同情。今年贵府无法欢度新年,万分遗憾。

这些见面打招呼的说法,意思是世间人们快乐地迎接新年,而府上无法和别人一样进行过节的往来,令人哀叹不已,而我们不能陪伴府上共度时艰,却和世人一样享受节日快乐,心里十分过意不去。这些平常的家,也会在家里举行祭灵仪式。祭灵本来有两种,盂兰盆就是两者混同的结果。这个是很明显的例子。死后未满一年的亡灵也被称为“aramitama”,“盆”祭将其称为“arasonjo”,也有叫“新精灵”的,人们都把它理解为“新”的意思,但是其源头是“荒忌”①和“荒御灵”②。而且,“盆”祭和和平安详的先祖祭并不合拍,所以需要用别的特殊的方式让过世的人死后生活得安稳。佛教的不少派别并不忌讳死秽,其供养的对象主要是新过世的人,即便如此,大年三十这天的新亡灵祭,是和佛教无关的传承。我认为古时候日本的形态,可以从这个方面探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