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将先祖的每个人的灵魂,持续几十年地按照各自的忌辰来祭祀,虽然郑重有礼,但是实行起来是不可能的。门户绵延日久,一族过世的人自然越来越多,这样在世时间比较短的主人就慢慢被忽略了。还有没有子嗣、还没分家就去世的兄弟,即使是为国为家尽心尽力,最终也只有变成“无缘佛”①的命运。这实在让人感慨不已。
幸好以前的日本人对先祖的态度是没有差别的,人过世以后,或者过世过了一定的年限,就融入一个“御先祖”,或称为“mitama”②的尊贵灵体之中。要问这个是神灵,还是带有人格特征,今天的人很难解释清楚,其中当然还有不少需要讨论的地方,但是过去这样的事实古已有之,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首先,“卷”的本家,也就是一门的中心主持的每年的先祖祭祀,在这里就是问祭祀的人先祖是谁,很多当事人自己也说不清。
而这个共同的先祖祭的祭日,确定在那一天举行,是需要仔细考究的。古时把春分和秋分这两天称为“时正”,这两天的前后七天之间,大家到本家的墓地祭扫,这个风俗应该是以历法知识的普及为前提的,也许是自中国传来的。总之,把这个时间作为祭祖的日子,和佛经毫无关系。从季节上看也罢,从农耕的关系看也罢,应该是最适于祭祀的时间。而且,朝廷也承认这个民间习俗,把它列入国家的祭日,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受鼓舞的事。现在,为了区别于佛教,把这个时间作为先祖返家的时间的,就我所知,只有在秋田县北部的农村一带。这个地方在春天的“彼岸日”①,和“盆”一样要点燃对先祖的迎送之火,有不少痕迹证明本来在日本把这两天当作重要的日子的地域更为广大。把春分和秋分确定为祭日,可能是根据后来的历法知识,但是大概这个季节被作为先祖祭的时间是自古就有的。
更进一步讨论的话,还应该把如今的正月前后,举行先祖祭的各地的实例放在一起考察。其中有一个比较奇特的例子,在鹿儿岛县南部的海域,分布着今天被称为“十岛村”(原来叫“七岛”“道之岛”)的岛群。这个七岛的正月习俗,不知为什么,正月比内地要早一个月,差不多在阳历新年前后举行大祭,称为七岛正月,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七岛的各个小岛彼此有些细小的差别,宝岛①上旧历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六日,要过特别的新年。祭祀的**是十二月的朔日,这天早上,同村的所有子孙都集合起来祭神,然后举行酒宴,由此可知,这显然就是先祖祭。同月的六日午后,正好是六日的月亮升起的时间,先祖回到海的另一端。这个和我们的“盆”相比,先祖在家的时间稍长一些,但是送先祖等的做法非常相似。还有个类似之处就是,通常这个不叫“先祖祭”,而叫“亲玉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