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同一个“卷”的各家,逐渐产生独立性,其他变化也在同时发生。在具体讨论这些之前,我们需先考察一下正月的惯例。即便没有有关迎新年的各种说法,新年伊始也有很多地方要在“卷”内部举行仪式。那些比较重视老规矩的家户,大体是在前一天的傍晚或者入夜,在同一个卷的家庭之间举行岁末礼的。或者分出来的新家的人至少要到本家去照个面。这个和第二天元旦举行的新年礼,在时间上非常接近。也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就是大年夜守夜习惯的依存,大年三十这天一般是尽量晚睡,并不是完全不睡,不睡的大概是主妇或者媳妇,因为她们忙于准备过年而无暇睡觉,行年礼的人们也就是当天完事了以后先回去,然后再出来。
正月除了“注连绳”和“门松”外,还要置备很多祭器和餐具。以前没有到所谓“年市”购买的做法,因此,把需要的用具一下子集齐很不容易。捣“糍粑”等需要人帮忙,老户一般会定好日子,同门的人们集聚过来,一起加工福筷、釜棒、祝木和削花等这些新年用品,这些都是作为良风美俗被保存下来的。这之后当然就是饮酒吃饭,这也是新年的一大乐事。做这些活儿的一般是被称为“出入”“子分”的小的“分家”的人们,也有老的被称呼“削筷子的”“年奉公”等。最近新立门户的人们,一般不愿意进入这个圈子,慢慢就变成各过各的年。不过,还有些老风俗被留存下来,比如,“立门松”要最初“分家”的主人来立,或者“年男”①一定要这个家最吉庆的老人担任,从这些稀少的习俗中还是可以看出,这些原来是本家的庆祝仪式,比现在要亲近紧密得多。若将这些习俗理解为是单纯的义务,或者是作为对本家的地位的承认的话,承平日久,这些习惯便会慢慢消退。它们本来的目的是让各自的生活刚健持久,积极参加宗族的祭奠活动,让身处其中的人产生或强化共有一个先祖的心情。非常重要的是,这个正月礼仪的心性或者意义,是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模糊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分家也都逐渐开始祭祀自家有影响力的先祖,原有的自然的结合力逐渐松弛。但是幸运的是,一些老的习俗做法,还在形式上有所留存,我们还可以由此追踪寻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