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的选择受教育目的所制约,耶稣会的教育也不例外。罗耀拉曾这样说:“鉴于耶稣会获得学问的目的是在神的恩惠下,有助于自己和他人的灵魂得到拯救,因此这将成为衡量一般与特定学习内容的尺度,由它来决定我们的学者学习什么和学习多少。”[10]耶稣会的教育目的决定了神学是“最适合的学习内容”,神学及其辅助学科——哲学因此被耶稣会学校列为“高级科目”,作为耶稣会大学的教学内容。
除教育目的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外,社会的需要,文化科学的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组织者和领导者对知识的态度和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力也在发挥着作用。
自文艺复兴以来,在欧洲,古典知识被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新的学科,特别是自然学科,随着人们对自然界探索的逐步深入而不断被创建出来。与中世纪早期相比,在罗耀拉创建耶稣会时,知识与学科已丰富了许多,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也比以往增长了许多。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教育都已经不可能像中世纪早期的教会教育那样,排斥或压制世俗知识的传播,更不可能以《圣经》来取代其他知识。
罗耀拉虽然具有狂热的宗教热情,但同时具有务实精神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在把神学和哲学置于耶稣会学校教育突出地位的同时,他也把受社会普遍欢迎的人文主义学科纳入了课程体系。人文学科与神学、经院哲学的关系不是你主我次的关系,而是基础与上层的关系,人文学科、哲学和神学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知识体系。
人文学科包括语言和古典文学,后来演变成为包括低级语法、中级语法、高级语法、人文学、修辞学在内的完整结构,它们是学院一级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一般为5年。在语言教学中,罗耀拉要求学院中的学者掌握若干种语言,这些语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研究《圣经》及其他宗教经典所需的语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语,它是整个天主教会的宗教用语,也是耶稣会学校的教学用语,其次是希腊语和希伯来语;二是传教用语,因为耶稣会士将被派往世界各地传教,熟悉和掌握当地的语言是他们完成使命的重要条件,所以罗耀拉在会章中就明确提出可以传授阿拉伯语、印度语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只要这些地区以及导致学习这些语言的动机与我们上述目的相符即可”[11]。文学也具有很高的价值,罗耀拉认为它“使人们愿意学神学”,“使神学研究和实践更完善”[12],因此他要求安排学识渊博的教师认真传授。
哲学由逻辑、自然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组成,自然哲学又包括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许多学科。罗耀拉规定用不少于三年的时间学习自然科学,这表明了他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完成哲学学业,通过考试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神学是耶稣会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学内容,罗耀拉安排了六年的学习时间。它的内容相对狭窄,主要是《圣经》、经院哲学和其他基督教经典。通过最后的严格考试者可获得“神学博士”的学位。
可见,罗耀拉为耶稣会学校教育所设计的是一个以拉丁语为基础,以古典知识为主架,以宗教神学为皇冠的课程体系,之后的课程设置的变化都是在这个框架内所进行的充实和调整,而没有根本的变动。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紧紧围绕着耶稣会的宗旨的,凡是对实现这一宗旨作用不大的知识、学科都被排除在外,法律、医学等在罗耀拉看来,就是属于这一类。
除了为耶稣会学校教育勾勒出课程体系之外,罗耀拉还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用书做了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在教学内容上,他提出两点:一是只准讲授确定无疑的内容,不准讲有争议的内容;二是禁止讲授与天主教教义相违背的思想,不仅有嫌疑的思想不能讲,即使思想没问题,但持这种思想的人有嫌疑也不能讲,以免学生因为接触这些思想而去崇拜这位思想家。根据以上两个原则,教学用书以及学生课外阅读书目都得保证“可靠、安全”。在神学的学习中,阿奎那的作品被奉为经典,在哲学的学习中,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准,在文学的学习中,西塞罗成为效仿的榜样。凡是有不合适内容与思想的书籍,必须事先对其进行清理和删除才能使用。
从罗耀拉为耶稣会学校设计的课程体系来看,它的内容较为丰富,体系较为严密,基本上适应了当时文化科学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的需要。但是由于它一开始就是从耶稣会的最终目的出发的,因此不免具有狭隘性和保守性。当耶稣会后来将罗耀拉的这些初步设想具体化、制度化后,这些弊端也就越来越难以消除了,成为耶稣会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
二、教学方法与原则
在耶稣会学校教育中,教学方法一向受到重视,各种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耶稣会学校教育达到较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原因。这种重视教学方法的传统也是由罗耀拉奠定的,他在《耶稣会章程》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特别对耶稣会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做了具体的论述。
耶稣会学校一律采取全日制教学方式,每天上课5小时左右,一般上下午各2.5小时,另外还有1小时安排给学生复习和做作业。此外,高年级学生可以有比低年级更多的自习时间。讲课方式除了大型的公共讲座,还采用班级授课制。学校为入校新生安排考试,根据考试所反映出来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程度,将他们编入相应的班级。每班人数视情况而定,各班一经组成,相对稳定。设有专任教师,其职责是组织教学活动,检查学习效果,掌握教学进度,全面关心本班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教学中所运用的具体方法,罗耀拉光在会章中就谈到了讲座、讲授、讲演、辩论、阅读、做作业、复述、背诵、考试等。在《教学大全》中,耶稣会学校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得到充实。
讲座和讲授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结合解答学生的提问。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清教材上的有关章节、词句,还要广泛地介绍背景性知识。阅读和做作业是学生课外提高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或指定阅读书目,并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复述和背诵是记忆知识的方法。罗耀拉在会章中曾要求耶稣会学校的教师经常地、定期地通过复述和背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情况。
如果说以上六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的话,那么讲演和雄辩则是为了达到另一个目的,即培养雄辩之才。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无论是对传教士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素质,因此耶稣会学校教学中特别重视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尤其是后者。在会章中,罗耀拉就曾提出了多种辩论方法,如课辩、公开辩论、同年级的辩论、低年级学生选择题目与高年级学生的辩论或者相反,等等。不仅形式多样,而且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罗耀拉认为通过辩论,一可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二可以锻炼胆量,培养口才和应变能力。讲演也是如此,它不仅能训练演讲风格,而且通过论述具有教诲意义的问题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罗耀拉没有明确提出过教学原则,但他的教学思想和实践还是体现了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罗耀拉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打好知识的基础。在会章中,他说:“学习中必须注意顺序,一经打下坚实的拉丁文基础就学习文学科,然后学习经院神学、实证神学。”[13]这样一种知识体系的安排,保证了教学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顺利过渡。
二是因材施教的原则。罗耀拉注意到了个人的差异,因此他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重视观察自己的教育对象,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才能、年龄进行分班,教师上课要视听众的人数和知识水平来决定,以保证有关知识被掌握。对于那些学习过于急迫的学生要有所节制,而对学习不够努力者要有所刺激,对于那些身体健康、智力突出的学生,“最好是让他们所学的比自己的才能和年龄超前一些”[14]。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他学什么,学多长时间,用何种学习方法,都可以因人而异。
三是适时性原则。罗耀拉十分强调根据时间、地点、人员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调整教学程序的必要性,因为他认为教学程序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途径。在罗耀拉的教学计划中,不仅把中世纪的显学——神学仍列入其中,而且又把当时人们普遍喜爱的西塞罗文学纳入教学体系。这种适时性正是耶稣会教育受到人们欢迎并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他反复强**学计划要有灵活性,要有变通余地,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兴趣和需要。罗耀拉这一教学原则在《教学大全》中有了更加具体的体现。
四是注重道德、知识与身体共同发展的原则。罗耀拉显然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全人”思想的影响,因此他设计的教育涵盖了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内容。他强调宗教道德与知识要和谐发展。他提出,学生在校学习时,一方面要避免由于“对学习的渴求而使他们对坚实道德和宗教生活的热爱下降”,另一方面“也不要用过多的时间进行禁欲、祈祷和过长地进行冥想”。[15]在知识教学中,要结合宗教道德的教育。比如,阅读的书目应不违背教义,辩论讲演的主题应有助于学生形成纯洁和良好的道德等。在使学生的道德和学识获得进步的同时,要关心身体的健康。为此,后来的《教学大全》详细规定了作息时间、假期制度以及娱乐和体育活动。
从以上罗耀拉的有关教学方法及原则的思想来看,他没有做出多少创新,但他确实吸收了当时教学理论与实践中许多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