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待他人方面,掌握低调的人生哲学需要做到屈己尊人。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尊重。人的自尊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少许金钱,尚可忍受,一旦自尊心受到损害,就无法预测他将会干出什么事来。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必须适当地放低自己的身价,充分尊重他人,照顾他人脸面,不伤害他人的自尊,这样就会少树立敌人,多结交朋友,赢得众人的帮助和支持。
把别人放在心上
“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自这种人。”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或者说,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认为很重要。如果对方感觉到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他一定会对你产生好感——没有人会讨厌一个喜欢自己、尊重自己的人。
有些人自视甚高,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却忘了别人也需要这种感觉。他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人的轻视,于是受到大家的疏远。只有使别人产生重要的感觉,你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如何使对方产生重要的感觉呢?礼貌上的尊重是毫无疑问的,关键是你要把他放在心上,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让人产生好感的方法:
(1)关心对方关心的事。他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人……你只要对他的利益,他的健康,他的家人……表现出足够的关心,他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2)欣赏对方欣赏的事。他欣赏自己的成就,欣赏自己的能力,欣赏自己的风度……你只要对他的成就,他的能力,他的风度……表现你真诚的欣赏,他一定会欣赏你,把你当成难得的知音。
请教对方擅长的事。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事情,不妨向对方求教,既可增长见识,又能得到对方好感,何乐而不为?
“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这是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
你轻视一个人,你就不会把他放在心上,对他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你重视一个人,你就会关心他的感受,关心他所处的状况。当他感受到你的轻视或重视后,也会报以同样的态度。当你想改善和巩固跟某个人的关系时,把他放在心上,无疑是一条捷径。
当然,有了把他人放在心上的理念,还需要采取一些方法:
其一,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注。你的关注是你重视对方的一种表现,这会让对方感之于心而发于情,从而对你产生很深的好感。
王嘉廉是一位美籍华人,CA公司的创始人。作为软件界的大腕,他被誉为是“华人中唯一可与比尔·盖茨抗衡的人。”在他的公司,员工的忠诚度相当高,令其他企业界人士十分羡慕。他建立员工忠诚度的办法是什么呢?除了给予员工高于同行的待遇外,还有一个秘诀:让员工时刻感到受重视、受关注。
比如,琼是一位台湾出生的普通电脑程序员,在一般公司,像她这种基层人士是没有多少机会跟高层领导打交道的。一次,她跟王嘉廉以及王嘉廉之兄碰巧在电梯中相遇,王嘉廉向兄长介绍她时,她发现,王嘉廉对她的工作及个人状况相当了解,这让她产生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不禁受宠若惊。还有一次,在闲聊中,王嘉廉问她会不会烧冬瓜。她说会,并且说这是她很爱吃的一道菜。过不久,她收到王嘉廉在自家后院种的一只巨无霸冬瓜。这虽然是件小事,却让她非常感动。
另一位华裔林女士说:“查尔斯(王嘉廉的英文名)比我们的直接上司还容易相处。他知道你是谁,关心你的生活,他能照顾到每一个人,这真是很不容易。我的一些朋友在大公司做事,上层管理人员知道员工名字的很少,而查尔斯不但知道关于你的一切,还和你轻松地开玩笑,这是很令人开心的事。”
有一次,王嘉廉在公司餐厅表扬总部30多位任职满10年的员工,每人赠送了一只昂贵的劳力士表。林女士也是其中之一。当有人问及林女士拿到劳力士表有何感受时,她说:“戴劳力士或戴三块钱的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精神上却深感满足。你知道只要认真做事,老板就不会亏待你。直属上司知道你在做事,老板也会知道。在公司内被上司认可与重视,比物质上的回馈更为重要。”
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注并不难,只要你真的把他放在心上,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其中,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他的生活与工作情况,这很重要。
其二,给对方一个真诚的问候。人与人的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来维系。但是,由于工作繁忙,你不会有那么多时间跟每一位朋友、上司或下属保持经常来往。如果久不联系,关系自然就疏远了。假如你重视他们的话,要经常抽出一点时间,给他们一个真诚的问候,使联系不至于中断,并表示你还把他们放在心上。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十多年前是BON电影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她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挑战,同时又必须面对许多现实的东西,像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生活的和谐等,但她巧妙地使这些烦琐的事情顺畅起来。
比如,她的下属总会在某一个繁忙的下午突然收到一张上面写着诸如“你辛苦啦”、“你干得非常出色”之类的小卡片,或一张精致典雅的卡片。而在她丈夫生日的那一天,她总会努力举办一个家庭小舞会,而且是一个人事先布置好,就这样,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她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却给他人送去了一份又一份快乐。
她对这一做法,饶有兴趣地解释说:“大家的节奏都那么快,大部分人都忘了一些最基本的问候,都认为这些是不足轻重的小细节。其实正是这些细小的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不那么紧张,那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做得更好些呢?”
她又说:“一份小小的问候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挚和诚意,使他人感到温暖。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和交流,而这些细小的方面是最能体现出你的那一份心意的。这是对我个人形象、风度的一个最佳传播,当她们看到那张卡片的时候,就一定会想起我,而且在她们心中隐含着对我的那一份谢意,会使她们更认为我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她们总会想到我好的地方,不会注意我的缺陷。”
显然,奥尔布赖特的这一番言论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人与人的关系不一定非要在大事中才能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之中更能体现你的友善。
既懂得工作的重要,也深信生活的乐趣,随时把心中最真诚的愉悦带给大家,这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要诀。
其三,从小事上体现你的真心关怀。一般人认为:患难见真情。这虽然有道理,但真情却不必非得等到患难之际才显示出来。在日常琐事上,也能体现你对他人的真心关怀。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之所以获得了惊人的声誉,是因为他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一名议员还是一名仆人。
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华盛顿,她没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离罗斯福总统的住处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罗斯福总统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一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推开窗户,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像这样的人,谁会不热爱他呢?即使他不是总统。
还有一次,老罗斯福拜访了白宫,他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厨房。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后来,在白宫服务了三十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的热情,那样地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在生活中,大事不多,小事不少,你想从小事上体现对他人的关怀,随时可以如愿。由于小事不易记住,你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展示你的诚意,别人意外之余,会有一种真心的感动。
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勒,写过一本叫做《人生对你的意识》的书。在那本书中,他说:“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自这种人。”
亚德勒这句话真是意味深长。
生活中很多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一方不把另一方放在心上、或者双方互相不把对方放在心上引起的,种种仇视和敌意,也因此而生,并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如果每个人都对别人多一份关注,多一份重视,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责备别人不如责备自己
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有那种喜欢责备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件工作任务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与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内心却只会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你今后就很可能在与他相处时,总感到疙疙瘩瘩……
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
楚王好战,屡次挑起邻国间的战争,弄得烽烟四起,民不聊生。齐国贤士田赞决定去劝说楚王。他穿着十分破旧的衣服,来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早就听说过田赞的名声,一看他的衣服这么破,不禁十分惊讶,问:“您为何落魄到这种地步?”
田赞笑道:“我的衣服虽然破旧,还不算太糟糕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衣服呢!”
楚王听出他话里有话,就问:“您能说给我听听吗?”
田赞说:“铠甲就比我这身衣服更糟糕!”
楚王好奇地问:“为什么?”
田赞说:“铠甲冬天穿上冷,夏天穿上热,没有什么衣服比它更糟糕了。我因为贫穷,才穿这么糟糕的衣服。您是大国君主,富贵无比,却喜欢让百姓穿更糟糕的铠甲,是否有失明智?”
楚王一听很不高兴,责备道:“您不会是来充当说客吧?”
田赞从容答道:“我哪是当说客?我是为您着想啊!您让百姓穿上铠甲,也许是为了行仁义。但是,穿上铠甲,是去做砍断人家的脖子、挖空人家的肚子、毁坏人家的城池、杀死人家的父子的事啊!这样做会损害名声。如果说这样做是为了获得实际利益。但是,您想损害别人,别人也会千方百计损害您;您让别人遭到危险,别人也会千方百计让您遭到危险。这不是让自己置于不安全的地步吗?您为什么要做既损害名声又不安全的事呢?”
楚王默然良久,才说:“您说得对,我一定会改正以前的错误。”
田赞想说服楚王,真可以说是挖空心思。他没有因为自己站在理上就直接地表明态度,而是采取了楚王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他穿着很破旧的衣服,一方面是故意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另一方面是为了引起楚王注意,然后借题发挥,阐明利弊。这样楚王当然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了。
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只有好处。《三国演义》中马谡轻敌失了街亭,害得蜀兵大败,诸葛亮无奈演了一场空城计,才算退了敌军。回到军中,诸葛亮为明正军律,挥泪斩了马谡。对此次失败,诸葛亮并没有处理了马谡就了事,而是深深自责没有听刘备生前所说的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自作表文给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并要求属下“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诸葛亮的为人,值得我们学习。
在你又想责备别人的这不是那不是的,请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不好习惯,学会宽容,更好地与人相处,与人共事。
给足他人面子
在谈话中,对方坚定地表达了一个观点,你不同意,要改变他的观点时,首先要顾全他的面子。因为若同意你的意见,也就等于承认他是故意撒谎,他的自尊心使他难以接受。光绪六年,慈禧太后染上奇病,御医天天进诊,日服良药,未见好转。此时,朝中尤为焦急,遂下诏各省督抚保荐良医。两江总监督刘坤一保荐在江南有“神医”之名的马培之进京宫诊。于是一道圣旨征召马培之进京。马培之家乡孟河镇的人无不为马氏奉旨上京而感到自豪,可是年逾花甲的马培之却是欢喜不起来。他自忖:“京华名医如云,慈禧太后所患之病恐非常病,否则断不会下诏征医;既然下召征医,可见西太后之病乃非同小可。此去要是弄不顺,只怕毁了悬壶多年所得的名誉,还可能会赔上老命。”
马培之千里跋涉抵达京都,即打探西太后之病况。其时,关于慈禧之病传说纷纭,有人传是“月经不调”,有人说是“血症”,还有一些离奇的传说。马培之拜会了太医院的御医,先作打探,却不得要领,心中不由十分焦急。后又连日访问同乡亲友,最后还是一位经商的同乡认识宫中的一位太监,请这位太监向西太后的近侍打听慈禧患病的真实起因以及有关宫闱之秘。果然,从这条黄门捷径传出了消息,使马培之大吃一惊,慈禧太后之病乃是小产的后遗症。慈禧早已寡居多年,何能小产?马培之吃惊之余,心中已明白了大半,也自觉心安了许多。
接下来,就是要善做“面子”工作,既要照顾到对方“面子”,还要考虑到自己的面子。最关键的是这种“涂脂抹粉”一定要自然,不留痕迹。
一天,马培之在太监的带引下,终于来到了金碧辉煌、侍卫森严的体元投。只见40多岁的慈禧太后,脸上虽然抹了很厚的脂粉,却难掩那血污的面色。西太后先询问马培之的籍贯、年庚以及行医经历的一些细节。然后由太医介绍圣体病况。当时在场的还有京外名医薛福辰和汪守正等人,于是由薛、汪、马三医依次为西太后跪诊切脉。诊毕,三位名医又自开方立案,再呈慈禧太后。只见老佛爷看着薛的方案沉吟不语,再阅汪的方案面色凝重,此时三大名医莫不紧张,无不沁出冷汗。但当太后看了马的方案后,神情渐转祥和,金口出言:“马培之所拟方案甚佳,抄送军机处及亲王府诸大臣。”
众人听罢,心中的石头落地,而马培之更是欢喜。马培之对慈禧太后的病因本来已心中有数,再切其脉,完全暗含产后血症。马培之在其方案上只字未敢言及妇产的病机,只作心脾两虚论治。而在药方上却是声东击西,用不少调经活血之药,此正中慈禧下怀。
西太后本来对医药就素有了解,见马培之方案甚合己意,这是因为医生开的药方要抄送朝中大臣,所以必须能治好病,又可遮私丑、塞众口,马培之的药方正符合这两种要求。另两位名医薛、汪的方案虽然切中病机,脉案明了,在医术上无可挑剔,但免不了投鼠忌器而不中老佛爷的心意。
后来,慈禧服用了马培之开的药,奇病渐愈,一年后基本康复。马培之本人也深得慈禧信任。但是无论是在京还是返归故里,马培之对慈禧的病始终守口如瓶。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大家都在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会给人面子。
一个人如果眼睛不管事,无论什么时候都看不出门道来,而嘴巴没个把门的则更容易得罪人。有“心计”的人,一般都是看破不说破,这样才容易使对方既畏惧你,但又不得不敬重你。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你所希望获得的好处。
人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他会将之视为“奇耻大辱”,会一直耿耿于怀,随时找机会进行报复。所以,一般人际交往千万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在无关得失的小事中,总要让对方一步,这当然不是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做升官发财的阶梯,而在于获得多方面的好感,给人面子,给自己多留一些余地,使自己不会因小事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自己的面子。古代的项羽兵败后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为了面子,连命都不要了。因为面子代表着尊严与荣耀,有面子才能被别人看得起,才能表明他的优越感。在人际交往中,要想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懂得放下自己的面子,给他人一个面子。因为人际关系是相互的,正如《圣经·马太福音》里所写的:“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尊敬别人,给别人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余地。所以你一定要记住,你伤过谁的面子,也许早已忘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你。
多个朋友多条路
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胡雪岩坚持“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正是不伤和气的生意经。
胡雪岩刚出道的时候,王有龄用他捐助的五百两银子捐官成功,回到杭州,得知胡雪岩为此丢了饭碗,落拓不堪。他要为胡雪岩洗刷耻辱,就在海运局支出六百两银子,去了结这笔账。他穿上官服,吩咐备轿,准备鸣锣开道,和胡雪岩一同前往。按他的想法,以自己的威风,为胡雪岩扬名,顺便也替他出气。
胡雪岩却不同意这样做。他不去的理由很简单,信和钱庄的“大伙”就是当初将他开除出信和的张胖子。如果此时他和王有龄一同前往,势必让张胖子大失面子。张扬出去,张胖子在同行、在东家面前的面子也没有了。这是胡雪岩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不仅不与王有龄同去,而且还叮嘱王有龄吹捧信和一下,这使王有龄对胡雪岩的做法赞不绝口。
王有龄懂得了胡雪岩的用心,还款时,他特意换上便服,只坐一顶小轿到了信和。由于信和当初就将这笔款当做一笔收不回来的死账,因此也没把胡雪岩写的借据当回事,不知扔到何处,此时王有龄来还钱,居然找不到借据。当钱庄张胖子据实相告后,王有龄不仅没有为难他,而且二话没说,拿出该还的银子,只要对方写个已经还清的笔据,至于原来的借据,以后找到,销毁就是了。
在对待吃里爬外的朱福年时,胡雪岩牢牢记住“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的道理,把这件事处理得极为漂亮。
朱福年不仅在胡雪岩与庞二联手销洋货的事情上作梗,还拿了东家的银子做小货,他的东家庞二自然不能容忍。依庞二的想法,他一定要查清朱福年的问题,狠狠整他一下,让他滚蛋。但胡雪岩觉得不妥,说:“一发现这个人不对头,就彻底清查后请他走,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好是不下手则已,一下手就叫他晓得厉害,心生佩服,要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使人心服口服。‘火烧藤甲兵不足为奇’,要烧得他服帖,死心塌地替你出力,才算本事。”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己开的户头及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他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小货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又不名实情。同时,他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这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他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这一下,朱福年真的感激不尽,彻底服帖了。他死心塌地地替胡雪岩出力,后来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
善待他人,化敌为友
香港大亨李嘉诚在商场上驰骋了半个多世纪,只有对手,没有敌人,堪称天下奇迹。而造就这个奇迹的原因是他善于化敌为友、为人和善。
李嘉诚在任何时候都不以势压人,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他一贯的做人准则是“善待他人,做朋友不做敌人”。
商场充满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能做到这一点,不少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李嘉诚的身上,善待他人、让他人一同分享利益的事情不胜枚举。就此,香港《文汇报》的主持人还曾访问李嘉诚,寻求他做人的秘诀,以解开人们心中的疑惑,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李嘉诚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总是那么的坦诚和磊落?李嘉诚认为,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一个人最重要是要有中国人勤劳、节俭的美德,对自己可以节俭,但对他人却要慷慨,并且要讲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只要跟李嘉诚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因任何事闹过不开心。
对于合作之后又能成为好朋友这点,最具有说服力的事情,莫过于与老竞争对手怡和的争夺战。那时,李嘉诚鼎力帮助包玉刚购得怡和属下的台柱——九龙仓,又从怡和所控制的英资置地手中购得港灯,还率领华商众豪“围攻”置地,然而李嘉诚并没有为此而与怡和的高层纽壁坚、凯瑟克结为冤家对头。在每一次“战役”之后,他们都握手言和,继续联手发展地产项目。
李嘉诚认为:“只有照顾到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继续合作。”追随李嘉诚20多年的洪小莲姑娘,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
李嘉诚就是个鱼和熊掌兼而得之的顶级商人。他控有香港最大的综合性财团,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他同时又是个道德至上者,他说的每句话,莫不符合道德规范,堪称道德圣典。
李嘉诚自言“我喜欢看书,现代的、古代的都看,经常看到深夜两三点钟,看完就去睡觉,不敢看钟,因为如果只剩下两三个钟头,心就会很怯”。他有感而发:“在看苏东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无故受伤害。苏东坡没有野心,但总是给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哥哥错在出名,错在高调。’这是一个很无奈的过失。”
许多人向李嘉诚请教如何才能做好生意。李嘉诚的回答是保持低调。所谓保持低调其实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谨慎谦虚做人,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必须要秉持一种谦虚和合作的态度。
李嘉诚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他合作过的生意伙伴,从包玉刚到李兆基、郑裕彤及荣智健,无一例外地成了他的朋友,这些皆源于他“谨慎低调做商人”的原则。对竞争对手,即使己方处于绝对优势,李嘉诚依然保持一贯的低调。收购置地时,李嘉诚与李兆基、郑裕彤、荣智健组成财团,已处于绝对优势,但对方反对收购,李嘉诚遂决定放弃收购。这固然有收购成本过高的考虑,难能可贵的是,李嘉诚没有利用手中的股权逼迫对方高价赎回,而是以市价转让给对手,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机会,并且附带了“7年之内不再收购”的条款,为以后双方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对于员工,李嘉诚认为是员工养活老板,而非老板养活员工,因此,李嘉诚把员工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在长江实业创业之初,资金没有盈余,李嘉诚就积极改善员工的生活、工作条件。对于老员工他没有像他人那样一脚踢开,而是积极地给予各种照顾。李嘉诚常说:“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事情,所以成就事业的关键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正是因为李嘉诚对待员工的低姿态,长江实业的行政人员保持了高度的稳固性,流失率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成名以后,李嘉诚的经商谋略、行为方式,成为人们评价和模仿的对象。但这种低调的哲学却不太能被人们接受。然而不管别人怎样,李嘉诚仍然保持他一贯的低调作风,如当年李宅办理李泽钜的婚事时,在李泽钜去接新娘之际,李宅门口聚满采访的记者。
李嘉诚破例邀请记者参观李宅花园,李宅高三层,李嘉诚本人住三楼,李泽钜与王富信则在二楼构筑爱巢。李嘉诚站在草坪上说:“一层才2000平方英尺,不算大呀!长江实业集团公司里很多人住的地方不比这里差。”
按常理,李家娶媳妇本是大出风头之事,但李嘉诚却保持一如往昔处事小心的作风,若不是有十分强烈的自我约束意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他人错误不可直说
面对他人的错误时,最好的办法是以有效的方法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宽容他人,但绝不是纵容。委婉或间接地提出你的看法,对方更容易接受。
约翰·瓦纳梅克每天都要到自己的店里去一趟。有一次有个顾客等在柜台前,没有人理会她。店员呢?他们正聚集在另一个角落里聊天嬉笑。瓦纳梅克不说一句话,静静走到柜台后,亲自帮那位女士结账。他把东西交给店员包装后,便走开了。他没有直接去批评店员,而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店员。
很多大公司或机构的主管通常难以约见。他们的确很忙,可是主要的原因是下属过分保护。他们不愿增加上司的负担,因此挡掉了不少求见者。卡尔·朗佛曾当过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市长,那里是迪士尼乐园的所在地。他在任的时候,经常要部属让百姓进来见他,这便是他的“开门政策”。但是市民还是常常被秘书和管理人员挡驾。
后来,市长想出解决的办法,他把门从办公室移走,这一象征性的举动,果真显示了市长的决心,助手们也才把上司的话当回事儿。
有许多人在真诚的赞美之后,喜欢拐弯抹角地加上“但是”两个字,然后开始一连串的批评。举例来说,有人想改变孩子漠不关心的学习态度,很可能会这样说:“杰克,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但是,你如果能多加强一下代数,那就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里,原本受到鼓舞的杰克,在听到“但是”两个字之后,很可能会怀疑到原来的赞美之辞。对他来说,赞美通常是引向批评的前奏。如此不但赞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对杰克的学习态度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如果我们改变一个两个字,情形将会大为改观。我们可以这么说:“杰克,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如果你在数学方面继续努力下去的话,下次一定会跟其他科目一样好。”这样,杰克一定会接受这番赞美了,因为后面没有附加转折。由于我们也间接提醒了应该改进的事项,他便懂得该如何改进以达到我们的期望。
间接提出别人的过失,要比直接说出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玛姬·贾可布有次谈到,她如何使草率的建筑工人养成良好的事后清理的好习惯。
贾可布太太请了几位建筑工人加盖房间。刚开始几天,每次她回家的时候,总发现院子里乱七八糟,到处是木头屑。由于他们的技术较好,贾可布太太不想让他人反感,便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她等工人们离去之后,便和孩子把木屑清理干净,堆到院子的角落里。
第二天早上,她把领工叫到一旁,对他说:“我很满意昨天你们把前院清理得那么干净,没有惹得邻居们说坏话。”从此以后,工人们每天完工之后,都把木屑堆到院子角落,领工也每天检查前院有没有维持整洁。
屈己让贤受人敬
古代官场中为一己私利嫉贤妒能者比比皆是,而不贪名利,屈己让贤之士却不多见。能够屈已让贤需要平和的心态、大度的胸怀,更需要一种正直的品质。能够做到屈己让贤的人对自身的利益很少计较,更是秉持低调做人的哲学,凡事很少张扬,而这样的人却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东汉时候的皇甫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东汉大将。皇甫规世代武官家庭出身,有见识,熟习兵法。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任扶风都尉。
汉顺帝永和六年,西边的少数民族羌包围了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想进攻长安。征西将军马贤率十万大军前去征剿,没有取胜。皇甫规此时虽然还是平民百姓,但他看见马贤不懂军事,不体恤士兵,早就料到他一定失败,于是向郡守上书说明了情况。最后,马贤被羌军打得全军覆没,马贤和他的两个儿子均被杀。
郡守这才知道皇甫规懂得兵略,于是就举荐他,带领八百士兵,与羌军交战,这一仗获得大胜,歼灭了羌军数千人,羌军不得不退却。
汉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其兄梁冀当了大将军,专横跋扈。汉质帝本初元年,朝廷举贤召良,皇甫规因在应试对策中揭露了奸臣权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致使大贼纵横、上下穷虚的社会现象和梁冀的暴行,只被任命了一个郎中的小官。皇甫规看到了朝廷的腐败,决定不为这样的皇帝效力,于是借口说自己有病,没有接受,返回了自己的故乡。当时州郡官吏秉承梁冀旨意,使他几次险遭毒手。汉桓帝延熹二年梁冀被诛,很短的时间内皇甫规就被朝廷封官五次,请他出山,但是他仍然一口回绝。皇甫规为官廉洁,不畏强暴,蔑视权贵,不与宦官合污,曾多次举劾朝廷的贪官污吏,并能荐贤举能,委位让贤。由此引起权臣的怨恨,他们一同诬陷皇甫规收受群羌贿赂,奏报功绩不实。天子受奸臣谎言的蒙蔽,便下书责难。皇甫规不怕免官,上疏自讼,并再次揭露了奸宦的恶行。
皇甫规一身清正,廉洁奉公,刚直不阿,不畏权奸,曾数次遭权幸好党的陷害,但仍毫无畏惧,刚正不阿。他爱才惜才,荐贤委位,当年迈时即举荐才略兼优的张奂代替自己的职务。后张奂不负其望,在安定羌变中亦有殊功。他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很有思想见地。如他称:“夫群者舟也,人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揖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弛,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很有警世意义。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看到了让贤的典型皇甫规。当然,在官场之中,矛盾重重,钩心斗角,很多有才能的人偏偏由于恃才傲物而既得罪上面的领导,又触犯同僚,以致弄得自己腹背受敌,站不住脚,纵使是天大才能也施展不开了。显然,有才能的人更需面对如何看待自己才能与如何对待他人才能的重要问题。若将这些处理得恰到好处,便会受益匪浅。
以深沉的度量,广泛地容纳他人,不嫉妒人才,并且尽自己所能举荐与任用人才,方能算得是有才有德的有心人。而荐才之功是不会被抹杀的,唐朝的娄师德就是一个十分爱才、屡屡荐才的难得人才。
娄师德本身能文能武,征吐蕃,八战八捷;搞屯田,积谷如山,所以得以逐步升迁。他身材高大,方口厚唇,性格恰似外貌——待人宽厚,极有度量。一次,他与李昭德同行,因为体胖走不快、跟不上,李昭德嫌他走得太慢,便怒气冲冲地说:“都是你这个乡下佬耽误了我的时间!”娄师德听后非但不怒,反而笑答道:“我本来就是乡下佬嘛!”由于他如此好脾气,连他的下属都敢跟他开玩笑,他也毫不介意。
娄师德的弟弟向兄长请教如何做到忍耐,弟弟举例说道:“如果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把它擦掉也就罢了吧。”娄师德却是这样回答的:“这样不能算是有忍耐之心。你擦了脸,对方的火气会更大,要让唾沫自己干了才是。这叫唾面自干。”娄师德为官三十年,忠心秉正,尤其善于发现人才,举荐人才。见到一个有能力的人,他就极力向上推荐,直到那个人被委以重任,他才放心。他就是以如此宽阔度量,容忍并举荐了一个个后来者,对他本人来讲,自然也就有不少后来而居上者了。
狄仁杰做了宰相后,有些看不起娄师德,常常让娄师德去干苦差事。武则天看出来了,就故意向狄仁杰发问:“你看娄师德这个人贤德吗?”
“他做个将军,小心谨慎地卫戍边防还可以,至于是否贤德,我还不大了解。”狄仁杰答道。
“娄师德是不是能发现人才呢?”武则天又问。
“我与他虽是同行,但却没听说他推举了谁。”狄仁杰答道。
话已至此,武则天才明白地告诉狄仁杰,他本人的被提拔重用,恰恰是当年娄师德的一再推荐介绍。举荐了人才还毫不张扬,实在是大贤大德了。狄仁杰闻言,惭愧不已,连连叹道:“娄公贤德,我竟然一无所知,比起娄公来,我实在差得太远了!”后来狄仁杰真的以娄师德为榜样,为朝廷举荐了不少有用的人才。
发现了人才,不嫉妒、不排挤,而是竭力向皇帝举荐,看着眼前的后来之人步步高升,受到重用,以致位在自己之上,仍然能心悦诚服,毫无怨悔之意,这确属难得。而更为难得的是举荐之功竟然秘而不宣,沉默于心,娄师德如此低调使他成为一个不求报酬的“伯乐”,也使他能在险恶的环境之中,始终被信任,还被称为“长者”,这也正是其大智之所在。
由此可见,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利用人才,既需要有敏锐的目光,更需要有宽广的度量,即所谓要有识才之能用才之量,而这些皆源于对名利的淡泊之心。贪图名利者是绝不允许有才能的人显身并位于自己之上的,不汲汲于名利之人才甘愿让有才能之士走在自己前面。皇甫规、娄师德皆是这样的贤士。
掌握“顺着毛摸”的方法
不知你是否养过猫狗之类的宠物,如果没有,应该看过宠物的主人如何爱抚它们的吧!爱抚宠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顺着它的毛轻抚。每当主人有这个动作时,猫就会眯起眼睛,并发出满足的叫声;狗呢?就快乐地摇起尾巴,甚至回过身来舔你的手和你的脸作为对你的回应。如果逆毛摸呢?猫狗因为感觉不舒服,就算不咬你抓你,也要不高兴地跑开!
人其实也是如此,喜欢别人顺着毛摸。如果你能这么做,那么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让别人受到你的影响。
人当然没有一身的毛让你抚摸,人的毛就是性情、脾气、观念,也就是自我!你如果能顺着对方的脾气和他交往,不去违抗他,他当然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不过顺着毛摸并不是要你做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如果你真的如此,那你就成为别人的影子了。顺着毛摸只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你如果能成熟地运用这个方法,别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你的影响,甚至接受你的意志。
那么,如何顺着毛摸呢?以下几个原则可供参考。
(1)倾听。大部分人都有发表欲,如果他在社会上已有一些成就,更有不可抑制的发表欲,当他滔滔不绝的时候,你就做一个倾听者。一则你的倾听可让对方满足发表欲,他一满足,对你就不会有恶感;二则你可在倾听中了解他的个性和观念。然后,你要顺着他的谈话,发出赞同声,还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问题让对方说明。这么说,对方一定过瘾极丁,不知你正顺着毛在爱抚他呢!而你没说什么话,就了解了这个人。这一招,对熟人、朋友和初次见面的人都管用!
(2)不要辩论。如果对方说的话你不能同意,你也不要提出辩驳,除非你们是好朋友。但如果你和他的交谈另有目的,则不宜和他辩论,因为有些事情并不能辩得明白,而且很可能越辩越气,最后不欢而散。如果你辩倒对方,那更有可能造成关系的中断!总之,要记住,辩论不是你的目的。
(3)称赞。人人都喜欢被称赞,称赞其实也是一种顺着毛摸的爱抚。称赞什么呢?你可称赞他的观点、见解、才能、家庭……反正对方有可能引以为荣的事情都可以称赞,这种做法所费不多,效果却非常惊人,所以也有人把称赞称为灌迷汤!
(4)引导。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一番顺着毛摸的功夫另有目的,尤其需要引导——这最后的步骤。也就是说,你要在对方已经满足的时候,才把你的意思显现出来,但显现的方式还是要顺着毛摸,不要让对方感到不快,例如你应该这么说:“我很同意你的观点,不过……”或:“你的立场我能了解,可是……”先站在对方的立场,再提出自己的立场,这样就可以像大禹治水一般,把对方的意志引到你希望的地方去!
顺着毛摸可以用在平时与人相处,可以用在说服别人,也可用在带领部属,可说事半功倍。脾气再大,城府再深,主观再强的人也吃不消这一招的。
一位女士愤愤不平地告诉心理医生,她恨透她的丈夫,因此非离婚不可。
心理医生明白她的情绪需要恰当的发泄,于是决定采用“顺着毛摸”的方法。
医生向她建议:“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地步,我劝你尽量想办法恭维他、讨好他。当他觉得不能没有你,并且以为你深爱他时,你便断然跟他离婚,让他痛苦不堪。”女士觉得心理医生不愧为专家,给她出的点子倒蛮新鲜的。
几个月过后,女士又回来找医生,说一切都进行得很好。
医生说:“行了,现在你们可以办理离婚了!”她说:“什么?离婚,才不呢!现在我从心里爱着我的丈夫呢!”
生意不成人情在
一个人幸福与否,往往取决于他的心境如何。如果我们用身外之物换来了心灵上的平和,那无疑是获得了人生的幸福,这便是值得的。
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好朋友,或者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反目成仇,双方都搞得很不开心。
有个人却不一样,他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几年后的一笔生意让他们所赚的钱又赔了进去,剩下的是一些值不了多少钱的设备,他对朋友说,全归你吧,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留下这句话后,他就与朋友分手了。没有相互埋怨,给人的感觉是这人真糊涂,自己一分钱也不要。其实,这叫“好合好散”。
在古代,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合伙做生意,由于彼此和气相处,而且对商品、货币、贸易等问题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善于经商,尽管本钱不多,但生意很兴旺,经营规模由小到大,资金由少到多,获得的合法利益也日益增多,在当地富甲一方。可是最初他们经营小本生意的时候,管仲出资较少,但每次分利的时候都要求多分一些,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而不是贪心,因此,每次都让着他。
这个管、鲍合伙经商分金重义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不仅经商者多加仿效,而且社会上的人也学其仁义之交。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合伙经商者不断增加,在分红利时,千万不可因一点儿小利而斤斤计较,不妨学学管、鲍分金相让重仁义的精神,将合法利润分好,以利于经营。这样双方满意,又不伤和气。
有的人一旦与朋友分手,就翻脸不认人,这种人是否聪明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点儿亏都不想吃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让步、吃亏是一种必要的投资,也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必要前提。在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爱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更不愿意与他们有过多的交往。爱占便宜的人首先在做人上就吃了大亏,因为他处处抢先,从来不为别人考虑,眼睛总是盯着他看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占有它。别人即使与他合作,几次合作之后,就会再也不想与他合作下去了。合作伙伴一个个地离他而去,他难以找到愿意与他重新合作的人,他不是吃了大亏吗?
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菜根谭》上有一句妙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与人相处常常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万不可采取“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态度,因为此种胜利的代价往往就是友情的消亡。胜利固然让人欣喜,友情却弥足珍贵。
退一步,让三分,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生活的有效方式。在生活中,除了原则性问题必须坚持外,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定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予”就是“得”。
古进与刘文是同窗好友,他俩毕业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单位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修机会,但两人只能有一个得到这个机会。谁都知道这个机会的价值,但古进考虑到刘文的外语比自己好,交际能力也更出色,于是主动把机会让给了刘文,自己继续留在文教科做职员。因为工作比较清闲,古进就经常写写文章,偶尔也试着写一些小说、诗歌、散文什么的。有一天,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稿子投到了报社,没想到被发表了。后来,他坚持写,同时不断地阅读名著、练笔,以至于在单位里小有名气,成了单位的“一支笔”。
古进的自我人生规划,是一种合理的审时度势。他与刘文的竞争不可避免,经过理性分析,他毅然选择了退让,既加深了友情,又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他没有强求什么,却意外地一头扎进了文学这个更广阔的海洋。退让,还必须在一个“忍”字上下工夫,学会忍耐朋友的小缺点、小错误,甚至要学会忍耐朋友的不公和无礼。
一帮朋友在一起吃饭,一个人不小心将一碗热汤弄翻,洒到旁边一位朋友的身上,他连忙道歉,说自己是多么的不小心,岂知旁边的朋友没容他说完,便反问他:“烫到你了吗?”
这句关爱友人的问话,其实更胜过他的一句“没关系”。因为那只是一种容忍,而这句充满关爱的反问则让他由被动地忍转为主动地关心。皱皱眉头是多数人的自然反应,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动作,但也会让朋友感到更加不安。
“退一步、让三分”是前人对我们的告诫,告诫我们应该艺术地生活。退让是修养的体现,因为只有懂得何时退、如何退的人,才会游刃有余地把握进的时机。退让是理性成熟的表现,因为更远大的目标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潇洒地泽畔吟诗、抚壁问天!
适时地“贬低”自己
自我“贬低”、自我解嘲,这种战术是最高明的,老练而自信的人经常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自我“贬低”会收到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效果,使众人在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把你抬高。
在别人的背后只说他的好话。假如你找不到什么妙语,那么就保持沉默吧!你要允许别人自我感觉良好;你不要吹嘘,而要承认自己也有缺点。你要是处处打击别人,就只能处处树敌;假如你想得到友谊,你就要懂得尊重他人。
同样道理,在别人面前,更要懂得知进退。要知道,别人和你一样,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虚荣心的,有时,这种虚荣心和自尊又有很大关系。例如,上司和下属之间,下属要多给上司留空间,哪怕是下属作的决定,也要适当地突出上司的作用,虽然这样做看起来是下属吃了亏,但是这种有技巧的自我“贬低”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道理。
小李做事很干练,颇得上司的赏识,工作不到几年,职位就不断上升,很快便成为了经理助理,小李欢欣鼓舞,认为自己可以大显身手了。有一天,老板叫她带几个人去异地谈判。小李一合计,一行好几个人,坐大巴不方便,到目的地后人困马乏,会影响谈判效果;打车吧,一辆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既经济又实惠。
主意一定,小李就来到了上司的面前:“老板,我想了一下,我决定包一辆车去!”话刚说完,小李就发现上司的脸“黑”了下来,他生硬地说:“是吗?但我认为包车太奢侈,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这时,小李怔住了,她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打了“回票”。事后,大惑不解的小李苦思冥想:“这根本就没道理嘛,傻瓜都能看出来我的方案是最佳的呀!”
应该说,小李凡事都向上司汇报,这种意识是非常可贵的,错就错在她的措辞不当。不当在何处呢?她当了“开渠”的角色,而作为下属,真正的巧嘴应该是善于“引水”,而不是“开渠”!上司是很重视决定权的,他们往往不能容忍别人,尤其是下属代替他们作决定,虽然,这看起来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但是,这却是关系到上司自尊的事情。小李说的“我决定包一辆车”一语,对她的老板来说,自然就犯了“以我为主”的忌讳。
所以,小李应该这样说:老板,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各有利弊。我个人建议包车比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经验丰富,帮我作个决定,好吗?
聪明的读者,您想,老板听到这番话,是否会满意呢?
骏马奔千里,耕田不如牛。一个人不但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更要明白适当自贬的作用,自贬绝不是贬低自己,而是认可别人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别人坦然地承认你的价值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