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男孩是家里的独生子,年仅15岁,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父母辛苦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关注他的成长,一家人过着还算舒适的生活。母亲心地善良,是个很感性的人。在说起自己孩子的事情时断断续续的,她花费很大力气才讲完。我们没有见过孩子的父亲,但据孩子母亲的描述,他应该是一个诚实、自信、热爱家庭和精力充沛的人。男孩年龄小的时候,一不听话,他的父亲就会说:“我要是现在不好好管教,以后他就要造反。”他所谓的“管教”不是口头教育,而是男孩一做错事就体罚他。因此,男孩年幼时就有想当家的想法,这是他的叛逆意识的表现。这种想要支配整个家庭的欲望在那些被宠坏的独生子中很常见。男孩的反抗倾向很早就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拒绝服从的习惯——只要父亲不动手打他,他就绝不服从。
在此,我们稍做分析就能发现,这个男孩必然形成的突出性格特征就是撒谎,他用谎言来逃脱父亲的重罚,男孩的母亲对此深感头痛。男孩已经15岁了,但他的父母仍然无法分辨他的谎言和真话。详细询问后,我们得知,男孩曾在教会学校读书。他的老师也抱怨他不服管教,扰乱课堂秩序。例如,教师没提问他,他就大声嚷嚷答案;有时会故意提出问题,打断老师讲课;上课期间还大声和同学讲话。他的作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他还是个左撇子。最后,他的不良行为让人无法容忍,他越是害怕父亲的责罚,就越用谎言掩盖自己的行为。他的父母刚开始时决定让他继续待在学校,但后来他们不得不把他领回家,因为老师拿他实在是没办法了。
这个男孩很活泼,智力水平也良好。读完公立小学后,他去参加中学入学考试。考试那天,母亲在考场外等着他,他出来后告诉母亲自己能通过这次考试。一家人都很髙兴,夏天还一起去乡下度假。后来,学校终于开学了,男孩每天收拾好书包去上学,中午就回家吃午饭,还不断谈起中学的生活。有一天,他去上学,母亲陪他走了一段路。过马路的时候,她听见一个男人说:“这不是那天早上给我指路去车站的那个男孩吗?”母亲问他那个男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那天上午他是不是没去上课。男孩说那天上午学校十点钟就放学了,那个人向他问路,他就带他去的车站。母亲半信半疑,随后就跟孩子的父亲说起了这件事。父亲决定第二天和儿子一块儿到学校去。第二天,在去学校的路上,经过反复追问,父亲才得知儿子没有通过入学考试,自然也没有去中学上学,这些天他一直在街上闲逛打发日子。
后来,父母给他请来了家庭教师,男孩最终也通过了入学考试,但他的行为没有丝毫改进。他仍然扰乱课堂秩序,甚至开始偷东西。他偷了母亲的钱,还编造了一大通谎言,直到家人威胁要把他交给警察处理,他才坦白承认。这个案例接下来就变成一个忽略孩子教育而造成的悲剧。这个曾经以为还能挽救男孩的自负的父亲,现在也彻底放弃希望了。这个男孩在家里的处境变了:他的父母现在对他不打不骂,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关于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问题时,他的母亲回答说:“自打出生起就这样。”根据母亲的回答,我们可以认为,母亲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已经对孩子尝试过各种方法,但仍然没有用,那么这个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是与生俱来的。
婴儿时期的男孩就相当烦躁不安,不分昼夜地哇哇大哭。但所有检查过男孩的医生都说他很正常,身体也很健康。
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婴儿哭叫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背后有很多原因。特别是这个案例中的男孩是个独生子,他的母亲也缺乏养育经验。通常孩子尿床了就会哭闹,但母亲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她做的事情是:把他抱起来,喂他东西吃。其实,她应该找到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给他换一个尿布,让他不再感到难受。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停止哭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子了。
他母亲说,这个孩子很顺利地就学会了说话和走路,牙齿发育也很正常。虽然孩子有玩过玩具之后就把它们摔坏的习惯,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他的性格不好。母亲说的一句话需要注意,她说:“他根本不能自己一个人玩耍,哪怕一小会儿也不行。”那么,母亲应该如何训练孩子独自玩耍?方法只有一个:给孩子单独玩耍的时间,大人不要频繁干预。我们认为,这个母亲没有做到这一点,她说的一些话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她总是为了孩子的事忙个不停,孩子对她也寸步不离等。这是孩子渴望得到母亲宠爱的最初表现,也是存在在他心里最早的印记。
“孩子从来没有独处过。”
母亲这么说,很明显,她是在为自己辩护。
“孩子从来没有单独一个人待过,直到现在,他也不喜欢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哪怕是短短的一个小时。晚上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孩子过度依赖母亲的证据。
“他过去从来不会害怕什么,现在他也不知恐惧为何物。”
这似乎违反了心理学常识,也与我们的研究发现不符。但经过深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男孩从未独处过,因此没必要感到害怕。他一个人独处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其实是迫使别人陪伴他的借口。
下面是另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描述。
“他害怕父亲的棍棒,这意味着他是有恐惧之心的。但即使被父亲打得很厉害,他也会很快就把这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跟没事人一样。”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父母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反差:母亲处处迁就,父亲则态度严厉,甚至想矫正母亲的软弱。父亲的严厉管教致使孩子偏向母亲,因为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母亲那里获取所需。
男孩6岁在教会学校里念书时,受到教师的监护。那时就有人抱怨,他活泼好动、躁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抱怨大都是关于他的行为举止的,而不是学业功课。如果孩子想获得他人的关注,还有比调皮捣蛋更好的办法吗?他已经习惯了被人关注。在家里,谎言能吸引母亲的注意力,到了学校中,他也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教师并不明白男孩这么做的真实目的,就单独点名批评、责备他,并试图改正他的行为。其实,这正投其所好。男孩得到了关注,为此也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他早已习以为常。在家里,父亲的严厉责打是家常便饭,可一直改变不了什么。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教师温和的手段能让男孩改变旧习呢?这是不可能的事。当他重新回到学校自然希望成为焦点,并将其作为一种补偿。
父母告诉他,为了整个班级着想,每个人上课的时候都要保持安静。听到这样的陈词滥调,我们禁不住怀疑这对父母是否具备健全的常识。其实,男孩和父母一样,大道理都懂,但是他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他想在学校里受到大家的关注,保持安静是没有用的,刻苦学习又太难。当我们认识到男孩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他一系列行为的原因自然就解开了。父亲的体罚确实能让他暂时安静一会儿,但是母亲说,一旦他父亲离开,男孩就依然如故。鞭打和惩罚只能暂时中断他的行为,效果不会持久。
“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很明显,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孩子,只能通过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谓的脾气不过就是一个人达到目的的手段,目标决定它的形式。例如,如果一个人想静静地躺在沙发上,他就没有所谓的脾气。发脾气说明这个人在暗示什么,这个案例中的男孩就是想引人注意。
他习惯把家里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带到学校去换钱,然后请客,招待他的伙伴。父母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每天在他离家前都会先搜查他。他最后放弃了这种行为,转而一心一意地跟同学搞恶作剧,捉弄别人。父亲严厉的惩罚才让他停止这一行为。
我们可以明白,他搞恶作剧的原因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他这样做虽然会招致老师的惩罚,可是学校的制度对他无可奈何。这样,他就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自己。
“他的这种捣乱行为逐渐减少,但偶尔会故态复萌,一如既往,最后被学校开除了。”
这也证实了我们之前的观点。这个男孩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在此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除此之外,考虑到他是个左撇子,我们就更能理解他的想法了。我们可以推断,虽然他想躲避困难,但他发现困难无处不在,而自己又缺乏信心去克服这些困难。他越是缺乏信心,就越想要证明自己,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直到学校忍无可忍将他开除,他才停止恶作剧行为。如果学校的目的是不允许捣乱者打扰其他学生的学习,那么校方别无选择,只能把男孩开除。但是,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改正孩子的缺点,那么开除这种做法就不可取了。男孩通常在家里很容易获得母亲的关注,那他就不需要在学校刻苦学习了。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家人听取了一个老师的建议,在假期把孩子送到了一个儿童矫正中心。在那里男孩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管理,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男孩的父母依旧是他的主要监护人。男孩每星期天回家一次,他感到很高兴。但如果学校不允许他回家,他也不会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这不难理解,他想扮演英雄的角色,希望别人也这么看待自己。他受到鞭打从不在意,无论事情变得多糟糕,他都不愿意做出影响男子汉气概的事情,不允许自己掉眼泪。
“他的学习成绩从来不会很差,因为一直有家庭教师辅导他。”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男孩缺乏独立性。根据教师的反映,如果他能够静下来认真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也相信这个男孩能够学好他的功课,因为除了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孩子,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他没有绘画的天赋。”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右手笨拙的缺点并没有完全克服。
“他在体操方面表现很出色,很快就学会了游泳,也不怕危险。”
这表明孩子还没有完全丧失勇气。但他只把勇气表现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上,因为他觉得做这些事情更容易些,也有相当大的把握获得成功。
“他从不知道害羞,能轻松地和任何人谈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方是学校的门卫还是校长。尽管他已经被多次警告不能这样鲁莽、放肆地说话。”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人们禁止他做什么事情的要求,他从不在乎。因此,我们不能把他的不知羞耻视为他具有勇气的证据。很多孩子其实都意识到他们和老师、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但这个男孩连父亲的鞭打都不害怕,自然就更加不害怕校长了。他说话傲慢无礼,他认为只用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
“他对自己的性别没有明确的认识,但他经常说自己不想成为一个女孩。”
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他对自己性别的态度究竟如何。但我们发现,和那些性格不太好的孩子一样,他们都有轻视女孩的倾向,并通过这种轻视来获取一种男性的优越感。
“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其他孩子并不想总接受他的领导。
“他的父母至今为止还没有和他解释性方面的问题。他的行为总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
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来收集关于他的事情,而他本人对这些事情再清楚不过了。也就是说,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并不清楚自己这种无意识的目的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也不知道他那强烈的控制欲的来源。他想控制别人是因为他看到父亲对家庭的控制。但他越想控制别人,他就变得越软弱,因为他必须因此依赖别人。他想要模仿自己的父亲,而他的父亲在控制别人时采用的是一种自我克制的方式。可以这样说,是这个孩子的软弱让他变得雄心勃勃。
“他总是惹是生非,甚至面对那些比他强的人,也不例外。”
不过,越是强大的人往往越好应对,因为这些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男孩只在鲁莽放肆的时候才感觉到自信。顺便提一下,男孩鲁莽、放肆的行为很难被根除,因为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所以只好利用这种行为来掩饰这一点。
“他不自私,相反他很慷慨。”
如果把这一点当作是他心地善良的表现,我们就会发现这和他的性格的其他方面并不相符。我们知道,有的人会利用慷慨大方的行为来展现自身的优越感。了解这种性格特征是如何与对权力的欲望联系起来的,这点很重要。这种慷慨的行为提升了个人价值。他可能是从父亲那里学会通过慷慨的行为来炫耀自我。
“他仍然给人们制造很多麻烦。他最害怕父亲,其次是母亲。他没有赖床的习惯,也不是特别爱慕虚荣。”
这最后一点只涉及他外在的虚荣,但事实上他内在的虚荣心非常强烈。
“他改掉了抠鼻子的坏习惯。他是个固执的孩子,对食物很挑剔,不喜欢蔬菜和油脂食品。他有时候也喜欢交友,但他只喜欢和听从自己命令的孩子来往,并且也很喜欢动物和花草。”
喜欢动物的背后是对优越感的追求和对统治权的渴望。这种爱好当然不是坏事,因为这能促进人类和世界万物达到和谐统一。但就这一类孩子而言,这种喜好表现了他们的一种统治的欲望,即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母亲为自己操心。
“他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领导欲望,当然这不是一种在智力上的领导欲。他爱好搜集物品,但缺乏足够的耐心,所以搜集总是无疾而终。”
这种孩子最大的悲剧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有始无终。因为有结果就意味着承担责任,而他们害怕承担责任。
“10岁以后,他的行为整体上有所改善。因为他过去总想在街上逞强好胜,来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从不愿意乖乖留在家里。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才有所改进。”
事实上,孩子被局限在家里这个狭小空间的做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自我肯定的欲望。毫无疑问,在家里这一狭小空间他会制造更多麻烦。如果可以适当监管,我们应该让他到街上去玩耍。
“他一回到家里就开始做作业,也不想要出门玩耍,但他总会找到自己的方式来消磨时间。”
当我们把孩子的活动限制于某一狭小空间,监督他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总会注意力不集中,想把精力用在别处。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一点活动机会,让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以前很喜欢去上学。”
这意味着他曾经的老师对他并不严厉。那时候,他可以轻易地扮演英雄的角色。
“他以前经常弄丢课本,但他不害怕考试,总认为自己能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这种性格特征非常普遍。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恰恰表明了他的不自信。这种人当然是悲观主义者,但他们总会想方设法违背逻辑,沉浸在自己一定能获得成功的幻想里;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不会表露出过多的惊讶。他们无法摆脱宿命论的控制,因而总表现得很乐观。
“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的老师喜欢他,而有的老师讨厌他。”
无论如何,好像是一些性情温和的老师喜欢他的举止,他也很少给他们带来麻烦,因为这些老师对他没有过多的要求,如同大多数被宠坏的孩子一样,他既不愿意集中注意力,也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在6岁以前,他觉得这样做毫无必要,因为他的母亲会帮他完成所有的事情,他就像一只关在笼中的宠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人事先为他安排妥当。一旦遇见困难,他毫无防备。他没有掌握应对困难的办法。他对其他人缺乏兴趣,所以难以与他人合作。他没有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的欲望和信心。他唯一的欲望就是突出自己,轻而易举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但当他没能干扰到学校的秩序时,自然也得不到别人的关注,他就会变本加厉地实施不良行为。
“他对任何事情都漫不经心,会用最轻松的方式做每一件事,从来不会考虑他人。这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他的一切具体行为,例如偷窃、说谎等,都是这种主旋律的具体表现。”
他的生活风格中隐藏着许多很明显的错误。在母亲的刺激下,他的社会感情的确得到了发展,但温柔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都没有为他社会感情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这个孩子的社会感情始终局限于母亲的世界里,在这个范围内,他感到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他对优越感的追求并不是朝着对社会有益的方向,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让他向着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塑造他的性格。只有让他恢复信心,他才乐意接受我们的意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拓展他的社会关系范围,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他母亲对他教育的不足。孩子还必须和他的父亲达成和解。我们要一步步地推进孩子的教育,直到他最终能够像我们一样意识到过去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错误。如果他的兴趣不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的独立性和勇气就会随之增强,他也会把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向对社会有益的方面。
案例二
这是一个关于10岁男孩的案例。
“学校反映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已经落后同龄孩子三个学期。”
孩子才10岁就已经落后了三个学期,我们甚至要怀疑这个学生的智力是否有问题。
“他现在就读三年级,IQ指数为101。”
这就说明他的智力水平没有问题。那么,造成他学习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为什么上课扰乱秩序?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优越感有一定的追求,也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这些都指向了对社会无用的方面。他希望自己富有创造力,对事情积极主动,也想得到别人的关注,但他采取的方式都是错误的。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在和学校对抗。他非常好斗,把学校当作敌人。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成绩糟糕的原因了,因为这种好斗的孩子是难以忍受学校的规范生活的。
“他不愿意服从命令。”
这是显而易见的,他的做法也有明智的地方。也就是说,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解决问题。如果他是一个好斗的人,那么他肯定不会服从别人的命令。
“他和其他孩子打架。他把玩具带到学校去。”
这意味着他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他不擅长心算。”
这意味着他缺乏社会感情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逻辑(参阅第七章)。
“他在言语上有缺陷,每周参加一次训练班。”
这种语言缺陷与说话器官无关,而是一种缺乏合作精神的表现,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语言障碍中看出来。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体现了与别人合作的态度。在这个男孩那里,这种语言缺陷却成了他寻求注意和抗争的一种武器。他并不希望自己的语言缺陷得到治疗,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因为治疗语言缺陷就等于让他放弃这个引人关注的武器。
“当老师让他讲话时,他的身体会左右摇摆。”
他似乎做好了随时抗争的准备。他很反感教师说话,因为这样他就不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教师说话,他不得不听的话,老师就成了征服者的角色。
“他的母亲(确切地说是继母,在他婴儿时期,他的生母就去世了)抱怨说,这个孩子有点神经质。”
在这个意味深长的评价下,这个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被掩盖了。
“两个祖母把他带大。”
一个祖母带孩子就已经很糟糕了,更何况两个——我们知道,祖母通常过分宠溺孩子。她们之所以这么做值得我们深思。上了年纪的女人在社会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她们反抗社会,希望能被合理对待,在这一点上她们是正确的。她们想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通过溺爱孩子并得到孩子依赖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她们通过这种做法来得到被认可的权利。
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两个祖母之间,会产生一种怎样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想让孩子更喜欢自己。当然,孩子会成为这种竞争最大的受益者,他会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天堂之中,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说“这是那个祖母给我的”,那么,另一个祖母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就会给孩子更多的东西。在家里,孩子是焦点,他的目标就是得到注意。而如今他来到了学校这种新的环境,两个祖母都不见了,只有几个教师和许多孩子。他只能通过好斗和反抗来获得教师的关注。
“他和祖母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成绩不好。”
他不适应学校,也缺乏准备。学校是对合作能力的测试,但过去他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对孩子来说,最能培养这种合作精神的人是母亲。
“一年半前,他父亲再婚了,于是这孩子就跟他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
这种情境是存在问题的。如果有继母或继父进入了孩子的生活,就会产生问题了,孩子会出现问题,并不断增加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来说,继父母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扰,就算继父母对他们非常好,他们也会同样遇到问题。这并不意味着继母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而是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某种特殊的方式。继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感激看作自己应得的,而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赢得这种感激。由于两位祖母参与其中,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继母和孩子的问题也更加严重了。
“继母最初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也曾试图好好爱护这个孩子,继母倾其所有讨这个孩子的欢心。这个孩子的哥哥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制造麻烦的人。”
家里还有另一个好斗的哥哥。这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只会让他们的争斗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这孩子对父亲害怕、顺从,但对母亲却不会。母亲因此经常会求助于父亲。”
这其实就是承认,母亲无法很好地履行教育孩子的任务。所以,责任便转移到了父亲的身上。当母亲把孩子一举一动都告诉孩子父亲的时候,当她以“我会告诉你爸爸”的说法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知道,她管不住他们,她已经放弃了。这样一来,孩子便寻找机会对她颐指气使。母亲的这些举动,也表现了她的一种自卑情结。
“孩子如果听话的话,母亲就带他去商店,给他买东西。”
这位母亲的处境也很艰难,因为孩子认为祖母更重要,她一直生活在祖母的阴影下。
“祖母只是时不时地来看他。”
一个偶尔来几个小时的人会扰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这会给孩子的母亲留下许多麻烦和困扰。
“家里所有人似乎都不喜欢这个孩子。”
家里没有人再喜欢这个孩子了,甚至曾经对他宠爱有加的祖母,现在也不喜欢他了。
“爸爸会用鞭子打这个孩子。”
鞭打其实并没有效。孩子喜欢受到赞扬,如果有人赞扬了他,他会感到高兴和满足。然而,他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地获得赞扬。他更希望不用付出努力就得到老师的赞扬。
“一旦被赞扬,他就会努力学习。”
所有想成为焦点的孩子都是如此。
“老师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郁郁寡欢。”
他只能这样,来掩饰自己的好斗和抗拒。
“这个孩子还尿床。”
这表明他想得到别人的注意。然而,他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争取这种关注的。他会采用什么方法呢?通过尿湿被子,让母亲深夜换被褥;通过半夜哭闹;通过在**玩不睡觉;通过早上不起床;通过不好好吃饭——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总能找到让母亲为他操心的方法。尿床和言语缺陷就是他惯用的武器。
“母亲夜间要叫醒他好几次,去帮助他戒尿床。”
母亲得数次起来叫醒他,关注他,让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关注。
“他并不受大部分孩子的欢迎,因为他总有一种支配他人的欲望。一些弱小的孩子却试图模仿他。”
这是一个脆弱又缺乏自信的孩子,不想勇敢地生活。他之所以会被那些弱小的孩子模仿,是因为这些孩子也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得关注。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他,当他功课做得很好时,有些孩子也愿意相信他取得了进步。”
当他取得进步时,其他孩子也会为他感到高兴。这说明教师教育方法很好,懂得怎样培养孩子之间的合作精神。
“这个孩子喜欢在街头和其他孩子一起踢球。”
当他认为自己一定能有出色表现时,他会乐意与人相处。
我们和他的母亲一起讨论了这个孩子的问题并告诉她,在与孩子和他祖母的关系中,她的处境很被动。孩子嫉妒他哥哥,总害怕不如哥哥。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这孩子一直都不说话,虽然我们告诉他诊所里每一个人都愿意成为他的朋友。在这孩子看来,说话就代表愿意合作。他要反抗,而不是合作。这是由于他缺乏社会情感,也是他拒绝矫治语言缺陷的原因。
这种抵抗方式或许令人惊讶,但不要大惊小怪,其实某些成人身上,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这种情形:用无言来表示对抗。曾有一对发生激烈争吵的夫妻,丈夫向他妻子大嚷大叫:“看看你,看看你,现在怎么没话说了。”妻子回答道:“我不是不说,只是不想说。”
这个案例中的男孩情况也是一样——“只是不想说话”。谈话结束后,我们告诉孩子可以离开,他却似乎不想走。他的斗争情绪已经被激发出来。当我们再次对他说讨论已经结束时,他仍不想离去。我们只能让他下个星期和父亲一起过来。
同时,我们对他说:“你一句话都不说,这种做法非常好,因为你总是和别人说的反着来。如果别人叫你说话,你就不说。如果叫你在课堂上保持安静,你就偏要大声喧哗,扰乱课堂秩序。你觉得只有这样做才会很了不起。如果我们不让你说话,那么你就会说个不停。我们只要向你提出相反的要求,你就会乖乖地就范。”
这次我们成功了,孩子被激起了说话的欲望,因为他感到有必要回答这些问题。于是,他开始配合我们的工作。之后,我们慢慢对他说明自己的情况,并使他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错误。他自此开始慢慢地改进。
这时,我们要记住,如果孩子还是在这种旧的环境中,他就不会有改变的动力。他的父亲、母亲、祖母、教师及同学对他的看法已经固化。他对他们的看法也已经固化了。而当他来到诊所后,他就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事实上,我们也尽可能为他营造一个全新的环境,这样他在熟悉的环境中形成的性格特征就会更好地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对这个男孩说“你不要说话”,这个男孩就会说“我就要说”。通过这样,儿童不会觉得有人和他直接说话,就会放松心里的警惕和抑制。
孩子在诊所一般会面对很多人,这种情景会给他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个环境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印象:自己不仅不再受到以前狭小空间的限制,其他人还对他们充满了兴趣,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成了这个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他们甚至还希望表现自己,尤其是让他们下次再来的时候。他们明白下次要发生的事情——人们会再问他们一些问题,问他们的情况怎么样,等等。一些孩子一个星期来一回,还有一些天天都会来,这要视具体情况分析。在这里,他们会被教授怎样和教师相处。他们清楚,这里不会有人批评和责备他们,所做的每样事情都会被拿出来进行公开的讨论和评价。如果一对夫妇正在吵架,其中一人打开窗户,他们就会停止。因为窗户敞开后,别人就有可能听到他们的争吵,而他们都不想让别人听到争吵的内容,也不想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性格问题。同理,当孩子来到诊所时,我们就帮他迈出了第一步。
案例三
本案例是一个13岁半的孩子,他是家中的长子。
“孩子11岁的时候,IQ指数为140。”
这表明,这个孩子很聪明。
“自从进入高中第二学期以来,他的学业就停滞不前。”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聪明,他很可能就会产生一种不用努力就能达成愿望的心理,这样的孩子通常都不会取得进步。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孩子处于青春期时都会认为自己要比实际年龄更成熟。他们想证明自己已经不是孩子了。这种欲望越是强烈,他们所遇到的生活困难就越多。这样一来,他们便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聪明。所以,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他拥有很高的智商。我们主张,不能让孩子知道他们自己智商是高是低,家长也最好别知道。因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后来屡遭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此。一个充满野心却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获得成功的孩子,很可能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这些错误的道路包括患神经病、自杀、犯罪、懒惰或无所事事。孩子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
我们知道孩子喜欢跟比自己年幼的孩子待在一起,因为这样做掌控一切就会变得更轻松、自在,显得自己高人一等,甚至可以成为年幼孩子的领袖。如果孩子总喜欢跟比自己年幼的孩子共处,那么他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当然,情况并不绝对,孩子有时候是为了对其他孩子展现自己的父性。因为孩子要表达他的父性就会排斥与比他年长的孩子交往。
“他喜欢踢足球和打垒球。”
我们可以推断,他肯定十分擅长这两项运动。人们可能会说,他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他对其他事情却丝毫没有兴趣。这意味着一旦他能有把握取得成功,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表现;但如果他没有成功的把握,他就会拒绝参与。这种态度和做法当然不对。
“打牌。”
这意味着他在浪费时间。
“因为打牌扰乱了他的日常作息,他不能按时睡觉、准时完成作业。”
现在我们开始接近问题的真正核心了,一切都指向一点:他在学习上无法取得进步,只能胡乱打发时间。
“他在婴儿时期发育缓慢,两岁后才开始迅速发育。”
我们不清楚他在两岁前发育缓慢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家人的过分溺爱导致的。受到溺爱的儿童不想说话、不用走路,或者发展、运用其身体机能,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有别人照料,这样就少了他成长发育需要的刺激。但他后来发育迅速,可能是他获得了他的成长所需要的刺激,这种强烈的刺激促使他成为一个聪明的儿童。
“诚实和顽固是他最显著的两个性格特征。”
但光有诚实的特征还不够。诚实的确是一种美德,也是他的优点,但我们不知道他是否会因为他的诚实来挑剔、批评他人,那么诚实对他来说就成了自我炫耀的工具。我们知道他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指挥他人,他的诚实特点可以让其获得一种优越感。我们不能确定,在对他不利的环境中,他能否照样保持诚实这一品德。而提到孩子的顽固,我们可以发现他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喜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愿意人云亦云。
“他欺负弟弟。”
这一描述证实了我们的判断。他想控制别人,因为弟弟不肯听他的话,所以他就欺负弟弟。这种行为并不是诚实的表现。只要真正了解他,就可以知道他是喜欢说谎的。他喜欢自吹自擂,以此表现出一种优越感。其实,这是一种优越感情结。这种优越感情结清楚地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因为别人对他期望过高,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时,他就会低估自己。当他过度贬低自己时,他就会通过吹牛来补偿心理缺憾。
因此,过度赞扬儿童并不可取,因为这样会使他认为别人对自己寄予厚望。当他不能轻易满足别人的期望时,就会感到害怕和担心,于是他就会寻求掩饰其弱点的方法,例如,欺负弟弟。这就是他的生活风格。当他遇到难题时,他感到自己不够坚强和自信,无法独立妥善地解决问题,便沉溺于打牌。因为打牌时没有人会注意他的不足之处,他就不会感到自卑。即使他学习成绩不好,他的父母也会说,他功课不好是因为他太喜欢打牌。这样一来,他就保住了自己的骄傲和虚荣心。慢慢地,他就真的这样想:“是的,因为我喜欢打牌,所以我学习成绩不好;如果我不打牌了,我的学习成绩就会变好。但,我还是喜欢打牌。”这样,他就感到满足了,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他有取得好成绩的能力。
男孩在不明白自己的心理逻辑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安慰自己,隐藏自卑情结——让别人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只要他一直这样,他就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帮助他理解自己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的根源,让他知道是因为他感到无力完成任务,才会把精力都花在掩藏自己的弱点和自卑上面。
我们必须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纠正他,还要辅之以不断的鼓励。这并不是说要一直夸他智商高——或许正是这种反复的提示让他害怕和恐惧。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智商并没有那么重要。优秀的实验心理学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智商仅显示当时测试的情况。生命十分复杂,并不是类似的测试所能反映得了的。高智商的孩子也并不一定能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这个孩子真正的问题是自卑和缺乏社会意识。我们必须把这一点给他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