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证明自己教育方法是正确的,或者显示自己教育方法的优越感,关键是要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当然,在扫清我们教育工作的障碍时,我们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很多家长不愿意听取任何建议,他们感到吃惊或者生气,他们的态度很不耐烦,甚至会有敌意,因为教师把他们和他们的孩子置于一种令人不快的境地。这种家长通常都会对孩子的某些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当下的客观现实也视而不见。但是,现在他们被强迫睁开双眼,这个过程自然会令人不快。如果教师突然地或者情绪激动地和家长谈起他们孩子的问题,那教师很难得到家长的配合。很多家长甚至对教师大发雷霆,然后转身离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最好告诉这些家长,他们的教育工作需要孩子家长的配合和帮助。教师最好能帮助这些家长稳定情绪,让他们能够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需要明白,很多家长过于墨守成规,他们很难一下冲破这种束缚。
例如,一位父亲一直用严厉的言辞和难看的脸色摧毁孩子的自信。十年以后的现在,突然让他转变方式,和颜悦色地和孩子说话,这自然是很困难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亲突然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孩子一开始也会觉得这是假象,他会把这视为一个诡计,只有经过很长时间,他才会觉得这是真的并逐渐树立自信。即便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例外。有一个中学校长曾不断地批评和挑剔儿子,几乎把孩子逼至崩溃的边缘。这位校长跟我们交谈了以后,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他回家以后,又用刻薄的口气对孩子进行了一番说理教育。然而,由于孩子的惰性太强,他又大发雷霆。儿子每次做了父亲不满的事情,父亲就会大发脾气,进行严厉的说教。一个身为教育者的校长尚且如此,对于那些从小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管教方法下耳濡目染的家长们来说,要他们一下子改变态度,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跟家长谈话时,应该学会运用委婉和巧妙的措辞和方法。
我们要知道,在很多家庭中,儿童都是在皮鞭教育下成长的。因此,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形:孩子在学校接受教师的一番改正教育以后,一回到家里,还要面对家长的皮鞭。想到教师的教育努力会因为家长的皮鞭而付诸东流,不免令人感到悲哀。这样,孩子就要为自己犯的一个错误遭受两次惩罚。而在我们看来,对孩子惩罚一次就已经足够了。
我们知道,对孩子的这种双重惩罚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某一个孩子必须要把一份糟糕的成绩单给父母看,但他害怕挨打,所以没有把成绩单交给父母;他又担心回到学校会受惩罚,于是就选择逃学或者在成绩单上伪造家长的签字。我们不能无视或者小看这种事情,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处境来考虑他的问题。我们得问一下自己:如果现在跟孩子谈论他的问题,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又会做出什么行为?我们能确定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吗?孩子具备足够的承受能力吗?他真能够由此吸取有益的教训吗?
我们知道,孩子和成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反应有很大差异。我们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务必要三思后行,在试图重整孩子的生活模式之前,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再教育的时候,如果缺乏周详的考虑和客观的判断,也就缺乏取得预期成效的把握。
实践和毅力是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要素,而且还要坚信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总有办法挽救孩子。首先,我们要遵循“越早越好”这一古老而且公认的法则。教师不能把孩子的缺点割裂地看待,而应该将其视为孩子整体中的一部分,这样才更能理解和帮助孩子。有些教师习惯抓住孩子的某种问题,然后机械地处理,比如,一旦孩子没有完成好功课,就立刻把这种情况告诉家长。这种处理方式显然不是最合适的。
如今,在儿童教育的领域不断出现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科学的引领下,那些传统和陈腐的教育习俗正在被淘汰。这些新的知识让教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也让教师对儿童出现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更有能力去帮助这样的儿童。有一点要记住的是,儿童的单一行为表现,一旦脱离这个儿童的整体人格,就变得毫无意义。只有把儿童的某一行为结合他的整体人格进行研究,才能对他的单个行为表现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