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最荒谬的就是对走弯路的儿童做出恶毒的评价:“他们没救了。”这种评价没有任何益处,只会加重儿童的懦弱。恰恰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用乐观的精神激励他们,正如诗人维吉尔所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虽然有时孩子会因为害怕别人嘲笑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只是假象,千万不要认为能用贬损或羞辱的方式来纠正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看看这种做法多么无效。一个男孩由于不会游泳一直受到小伙伴的嘲笑。终于,他忍无可忍,一下从跳板扎到水里,人们大费周章才把他救上来。情况通常就是这样的,一个怯懦的人在面临事关尊严的情况下,会选择铤而走险来克服怯懦,但他们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失当的。这个案例中的男孩内心是懦弱的,他害怕一旦承认不会游泳就会失去友谊中的地位,可他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并没有让他克服懦弱,反而加重了他的懦弱。
懦弱是一种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格。一个总是对自己失望的儿童不会愿意理会他人,反而会牺牲他人去维护自己的尊严。懦弱给予他们一种个人主义、好斗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会破坏社会感情,可却消除不了对他人意见的恐惧。一个懦夫总是担心被别人嘲笑、忽视和瞧不起,终日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
这样的儿童大多会变得尖酸刻薄,热衷于挑刺。他们不愿意赞美别人,而且当别人受到赞美时,他们会既羡慕又憎恨。如果一个人追求优越的手段不是努力建立自己的成就而是贬低别人,就说明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一旦发现儿童对别人有敌意,教育者必须要第一时间帮助他纠正这个错误。如果教育者没有发现这种征兆,这样的儿童表现出的由敌意滋生的不良性格特征就得不到矫正。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是:指出他们的错误,告诉他们不应该期望不用努力就赢得别人的尊重。我们必须培养儿童之间的友谊,教育儿童不要小瞧别人(不管别人是做错了事还是成绩不好)。否则,儿童很容易会出现自卑情结,丧失生活的勇气。
当一个儿童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他就会在现实中退缩,从而通过生活消极的方面寻求慰藉。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确保学生不会丧失信心和勇气,并帮助那些一入学就灰心丧气的学生重拾信心。如果儿童不是抱着希冀和勇气面对未来的话,想教育好他们是几乎不可能的。
有一些儿童丧失信心是暂时的,那些把目标定太高的儿童尤其如此。虽然他们在学业上一直在进步,但在最后一次考试通过后面临找工作时,他们会突然丧失信心。而且一旦他们的成绩不拔尖,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灰心丧气。这可能是因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突然爆发了,此时,这些儿童会变得不知所措,出现焦虑。如果这些儿童的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疏导,他以后做事就很容易虎头蛇尾,长大后会演变为频繁换工作。因为他们总是患得患失,不相信自己能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
儿童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但我们不可能用提问的方式套出他们的话。因为不论我们的问题提得多巧妙,他们的回答都是含糊不清的。一部分儿童认为自己举足轻重,另一部分儿童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我们通过简单观察就会发现,持后一种评价的儿童总是听到身边的家长说“你一点用都没有”或者“你真笨”这一类的话。
很多儿童都会被如此消极负面的责备而深深伤害。不过,也有少数儿童会通过贬低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来保护自己。
既然问答的方式不能让我们了解儿童对自己的评价,那么我们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观察他们如何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困难。例如,在面对困难时,他们自信果敢还是优柔寡断。后者是最常见的缺乏自信和勇气的表现。这类儿童在面对困难时,一开始可能会表现得信心满满,但真正直面时就会立即缩头缩尾,停滞不前。这样的儿童有时会被认为是懒惰,或是做事心不在焉。尽管这两种表述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他们不会像正常人那样集中精神去解决问题,而是想尽办法去逃避所遇到的问题。有时候,大人会误以为这些儿童缺乏能力和天赋。但是,一旦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并用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儿童的真正问题是缺乏信心和勇气,而不是天赋和能力。
在探讨追求优越感的问题时,我们会发现人在追求优越感的道路上有时会偏离正确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绝对是社会生活中的畸形人。有些过分追求优越感的儿童就属于这一类,他们行事不管不顾,仇视他人,违反社会规则,贪婪索取,极度自私。
但即使是在那些行为极其恶劣的儿童身上,我们也能发现一种明显的人性特征:他们有时也会有对人类这个大群体的归属感。这些儿童的行为总是远离人与人合作的范畴,在他们身上很难发现社会感情,可是他们总是和世界相联系的,只是隐藏在某种形式之中。自卑感就是其中一种,只要能发现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就能发现他们与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