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方面,它都会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或许,最重要的事情就在于——要了解孩子的某一种特定行为,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的全部生活。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体现了他的全部生活和整体人格,不了解这些行为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们的这些行为。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把人的行为与表达协调成一个统一的模式。这种发展是从幼年阶段就开始的:生活的要求迫使儿童协调和统一自己的反应,而他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构成了自身的性格,还使他的行为具有个性化,从而有别于其他儿童。
人格的统一性受到众多心理学派的普遍忽视,就算获得一些关注,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就导致在心理学理论研究及精神病治疗方法中,病人的一个特殊手势或表情会被单独挑出来做研究,仿佛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这种做法如同脱离一首乐曲的其他音符,单独抽取一个音符去理解一样。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却普遍存在。
个体心理学反对这一普遍谬论。如果这种做法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得到应用,就会造成严重危害。这种行为模式在儿童惩罚的理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通常会发生什么呢?
的确,人们会先考虑儿童的人格给他们留下的整体印象怎么样,但这种做法通常弊大于利。因为孩子如果多次犯同一个错误,教师或父母就会对他产生偏见,认为他是屡教不改;反之,如果这个孩子其他方面表现良好,整体印象还不错,人们就不会因为这个错误而严厉地惩罚他。
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没有从总体上理解孩子人格的统一性,深入探究问题根源。这就像是在脱离整首乐曲的背景下,理解单独抽取出来的某个音符一样。
如果我们问一个孩子为什么懒惰,不能期望从他身上得到我们想知道的根本原因;同样,我们也不能期望孩子会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撒谎。深谙人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几千年前曾说过:“了解自己是多么困难啊!”因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孩子回答这么复杂的问题呢?想要了解儿童某个行为中包含的意义,我们就要先认识他的整体人格。这并不是去描述孩子做了什么或者他是如何做的,而是要了解他面对任务时所持有的态度。
下面的例子将会说明了解儿童整体生活背景的重要性。
一个13岁的男孩有两个妹妹,5岁之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周围每一个人都乐于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他的母亲对他更是宠爱有加。他的父亲是个温厚、安静的人,也很享受儿子的依赖。由于爸爸是军官,经常不在家,儿子和母亲更亲近。母亲是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尽管儿子黏人又固执,但她会尽量去满足他每一个心血**的要求。不过,当这个儿子经常任性或者表现出具有威胁性的行为,她也会非常生气。母子关系也因此逐渐变得紧张。这种紧张状态表现在男孩一直粗暴地对待母亲——对她发号施令、捉弄她,随时随地尽他所能地惹人厌烦。
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是他本性不坏,她还是依从他的所作所为,依旧帮他收拾衣服,辅导功课。这个男孩总是相信,他的母亲会帮他解决任何困难。他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直到8岁的时候,他在小学的学业进展顺利。
有了妹妹之后,他发生的重大变化让他的父母难以忍受。他自暴自弃、毫不用心、拖延懒散。一旦她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揪她的头发,拧她的耳朵,掰她的手指,不让她有片刻安生。他拒绝改正自己的行为,随着妹妹的长大,他变得更加固执。妹妹很快就成为他捉弄的对象,虽然不至于伤害她,但他对她明显心存嫉妒。他的转变从妹妹出生那一天就开始了,因为从那时候开始妹妹成了家里的关注焦点。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孩子出现恶劣行为,或是出现某些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时,我们要注意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及起因。“起因”这个词我是不得已才用的,因为我们很难意识到妹妹的出生会导致哥哥成为问题儿童,虽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男孩对妹妹出生这件事的态度存在错误。但是,这不是严格的物理意义上因果关系。我们可以说,一块石头下落到地面时,它必然朝着某一个方向并且是以某一种速度下落的,但绝不能说,一个孩子变化的原因必然是另一个孩子的出生。个体心理学所做的研究使我们有权宣称,在造成孩子心理“下落”方面,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它们会影响个人的未来成长。
毫无疑问,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人会犯错误。这些错误和其引发的后果密切相关,会反映出个体某种失败或错误的人生方向。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需要设定心理目标,而这又涉及人的判断,一旦涉及判断,我们就有犯错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