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需要呵护(1 / 1)

有一位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专家对学龄前儿童做过一项调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缺点。结果,孩子们多数只说自己的缺点,而忽略了优点,令这位专家的心情十分沉重。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自信心到哪里去了呢?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说明孩子在人生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任何事情都有十足的自信心与良好的愿望,当他们自然地表现出来时,需要老师与家长,甚至全社会以赏识的心态与目光去对待、去扶持。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对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充满信心。

相反,如果老师与家长只是简单地敷衍孩子,甚至无理、病态地去嘲讽他们,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有可能就此变得自卑、压抑,从此甘居人后,凡事不思进取。

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种发明,他的创造发明便是从幼年坐在鸡蛋上模仿母鸡孵小鸡开始的。当他的母亲发现孩子这种特殊的兴趣时,没有讽刺、挖苦与打击,而是加以精心呵护与鼓励。母亲的宽容、理解与支持终于使爱迪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可见,自信心是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的基础,我们的老师与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孩子求知的心理。虽然,孩子的自信心有时显得天真、幼稚,甚至奇特、不可思议。但这些正是孩子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增长知识、加深阅历、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成功的教育就像无影灯一样,不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任何阴影,反而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酿造的自信心对其新成绩的取得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

一位母亲记叙了她培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这个孩子出生时太小、太丑、太瘦弱了,犹如一个小涩柿子,只长着一个大鼻子;1岁多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快4岁了还没长出眉毛,7岁了还“蹲”在幼儿园大班里……所以,当初父母对他并没抱多高的期望,只求他能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后来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傻: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回答人家的问题,说自己“笨”——这说明他不但能听懂人家的问话,而且还能模仿妈妈的话来答复;三四岁时,他给自己设定的未来,竟然是要当地球的“球长”;还没上小学,他就能够背出上百首唐诗,能够随电视里的“跟我学”节目说出一长串标准的英语,虽然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玩的时候,他可以用筷子当指挥棒、用折扇当小提琴、用胡萝卜当话筒,在阳台上给楼下的小朋友开演唱会。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小孩子的小玩闹,然而,在他母亲眼里,这就是特长,这就是希望。看到希望的母亲,耐心而又及时地引导、激发孩子的潜能,终于使他走上了成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