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效应:营造“一见如故”的感觉(1 / 1)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选取了一些各方面条件都十分相似的女学生住在了同一间宿舍里,而选取了另外一些各方面条件都相差较大的女学生住进了同一间宿舍。经过一个月的相处之后,再对这些人进行调查,结果表示,条件相似的那个房间里的女学生们都成为了好朋友,大家相处十分融洽,而条件相差较大的那个房间里的女学生则关系很一般,大家经常会发生一些摩擦,算不上是好朋友。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条件相似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也就是说我们更喜欢与那些和我们条件相似的人做朋友。不信你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朋友,和A关系好是因为她和你喜欢的明星一样,和B关系好是因为她的性格和你差不多,和C关系好是因为她的口味和你几乎相同,和D关系好是因为你们都喜欢周末的时候上瑜伽课,和关系好是因为你们的消费水平差不多……任何一个能够和你成为朋友的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和你有着相似的地方。

不用感到奇怪,因为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相似相亲效应,简称相似效应。相似效应就是说我们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起和自己不相似的人来说,相似的人更容易和我们互相喜欢和亲近。相似效应实际上是人最原始的本能,就好像猴子会找猴子一起玩耍,小孩子会找小孩子一起玩耍,老年人则喜欢和老年人在一起交谈,跳舞的人会喜欢和跳舞的人在一起,唱歌的人会喜欢和唱歌的人在一起等等。

羽然初入职场,她是一个十分有上进心的女孩子,她知道想要让自己进步地更快,就需要向自己的前辈学习,想要在职场中站稳脚步,向自己的同事学习。于是,羽然总是很精心地交朋友。可是,羽然却交不到朋友。先看羽然的穿着,公司是一家设计公司,公司里的人穿着十分随便,而羽然却是标准的职业装,公司里的氛围总是十分愉悦的,大家会因为设计工作而大声争吵和讨论,而羽然认为办公室应该是安静的,所以羽然经常会“好心”提醒大家不要吵到别人,偶尔公司里的人提出聚餐,大家都觉得去吃火锅、烧烤十分合适,而羽然却觉得公司聚餐应该去正式一点儿的地方。有太多太多不一样的地方,让羽然很难融入到这个圈子里去。

羽然的情况可能也出现在很多女性的身上,明明做出了许多努力,却始终无法交到好朋友。其实,只要对自己进行一些改变,人际关系很快会随之改变的。当你出现在大家面前,表现出的是和大家不一样的,那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非我类”,没错,这会让人从心里觉得你和她们不是一类的,所以,也就很难和你交朋友了。想要让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立即交到好朋友,你就要学会利用相似效应,制造出“一见如故”的感觉。

一、低调,不张扬。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初出茅庐的人一定不能太张扬,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你是一个新人,太张扬会给人留下张狂的印象,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所以要学会低调,学会谦虚谨慎。

二、多观察,找共同点。但凡两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认识了新的人,要多观察,寻找两个人的共同点,让对方觉得自己和她一样是很容易相处的。比如说:你也喜欢这个牌子的衣服啊,我超级喜欢的;你也喜欢蓝色啊,你看我连袜子都是蓝色的;你家住在那个小区啊,我家就住那附近的,改天串门啊;你也不喜欢刚才那个前台的小姐吗?我也是,总觉得她太高傲了……这些话都可以引起两个人的话题,从而聊得多一些,彼此了解的多一些,就更容易成为朋友了。

三、营造“一见如故”。找到了共同点,你就要加以利用了。这些共同点都有可能是你们成为好朋友的突破点。当你发现了两个人的共同点,就要找准合适的机会,将话题转移到这些共同点上面,聊得多了,慢慢就会发现两个人竟然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对方就会觉得怎么会这么巧呢?怎么会这么有缘分呢?很多人都是相信缘分的,如此凑巧,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上天的安排。

虽然我们都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但是也要警惕相似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果我们身边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会让我们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失去向上奋斗的**和欲望,让我们逐渐满足现状,不再奋斗和努力。因此,我们也需要与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上进的人,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让我们继续不停地奋斗。

所以,在交友的时候,我们应当利用相似效应,让自己很快和对方成为朋友,与此同时,还需要警惕相似效应带来的负面效果,学会和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