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享筑实人民获得感_第三节 在共享中筑实人民获得感(1 / 1)

第三节 在共享中筑实人民获得感

习近平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共享不只是理想,而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对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坚守底线、突出重点,以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为抓手,以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对如何切实实现共享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这些部署回答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将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仅能增进、筑实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夯实发展基础。

把握公平正义这条“牛鼻子”

一般说来,共享与公平正义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没有共享就谈不上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更不可能实现共享。共享发展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体现统筹兼顾,追求普遍受益,这样的发展状态是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的。

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传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价值,将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四个全面”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也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深入地改进党风政风,为国家增创更多财富,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为民族增添更多荣耀。”这充分阐明了公平正义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在促进共享发展时必须抓住“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这个关键和要害。抓住公平正义,就抓住了影响共享发展的症结,找到了促进共享发展的良方,牵住了走向共享发展的“牛鼻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之下,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不能妥善处理好当前存在的不公平,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

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部门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虽说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发展,同时又要突出制度的保障作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等到经济发展起来再去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蛋糕”不但要做大,同时更重要的是把“蛋糕”分配好,要在发展中妥善处理好分配问题。

当前,我们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只有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GDP轻民生、重“做大蛋糕”轻“分好蛋糕”等观念,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才能有效促进共享发展。同时,促进共享发展也必须抓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条“牛鼻子”,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推进共享发展,同时又要在共享发展中更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贫困是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目前,我国还有7000多万人处于贫困状态,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贫困人口脱贫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促进共享发展最基本的要求。

扶贫一直以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和担心的事情,也是40多年来让他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在对扶贫工作进行深入实践、思考的基础上,习近平在多次考察和讲话中都反复强调精准的重要性:“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采取过硬、管用的举措啃下脱贫这块“硬骨头”,打赢脱贫这场攻坚战。最后,在推进扶贫脱贫的基础上,还要乘势而上,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知识链接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

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同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将精准扶贫视为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精准扶贫,首要是真识贫。正如习近平所指出那样,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也就是要扭转“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对于谁是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等问题都不清楚,比如,一些地方在识别扶贫对象过程中,存在层层分解指标的做法,造成一部分真正的贫困户被“屏蔽”,尤其是一些贫困程度较深的地方,因为分配的指标不够用,有些贫困户不能纳入保障范围,享受不到后续的扶贫政策,从而引发矛盾。经验教训警示我们亟需摸清贫困底数,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当前,许多省份将补齐贫困短板作为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制定了相应的举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识真贫方式。比如,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2014年以来进行了一次全镇摸底调查,探索出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识真贫”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有效降低了贫困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农民收入。现如今,这种“四看法”识别贫困对象方式已经在贵州全省推广,成为贵州“大扶贫”战略的重要基础。再如,作为四川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广安市邻水县在2014年以来针对152个贫困村组建一村一队一书记的工作队伍,深入各贫困村,实地察看基础设施情况、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生产发展瓶颈、引领致富路径等,并与贫困户面对面座谈交流,通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是否常常入病房“五步精准识别法”,改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脱贫,输血变造血,让精准成为扶贫攻坚中的“加速器”和“定位仪”,从而使45个贫困村实施了整体脱贫,3.3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需要找准致贫原因,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虽说贫困是一个结果,但导致贫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在7000多万贫困群体中,除了居住在石山区的群体,还有深山区、高寒区、黄土高原区等偏僻、不适合生活的地方居住的人口,不管是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还是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都只是贫困成因的冰山一角。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找准“穷根子”的基础上开对“药方子”。这“五个一批”工程具体为: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着力发挥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作用;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此外,精准扶贫还得注重实效,注重培育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实效是检验扶贫效果的标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果只靠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不能自说自话,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让群众认账。我们某些领导干部认为扶贫“一冲锋就能解决”,乃至有些地区采取“造盆景式”的作秀扶贫,而不考虑群众真正需要什么,结果造成党群关系不协调。我们很多地方党政干部,重“面子工程”、轻惠民实效,产生了扶贫泡沫不说,还苦了百姓、伤了民心、丢了民意。与这些重“面子工程”、好大喜功的作秀扶贫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习近平在40余年的时间里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视为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习近平1988年至1990年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领闽东人民摆脱贫困,大力倡导脱贫致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经”,翻开了扶贫开发、摆脱贫困事业的新篇章。近30年来,宁德历任领导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断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立足实效,强化“造血功能”,加大扶贫力度,开创了产业扶贫、整存扶贫、到户扶贫等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在扶强做大传统的茶叶、水产、水果等优势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山地农业、林下经济等能够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从而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果。

理论链接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讲话, 2016年1月4日至6日

概而言之,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持久战,我们必须正确领会“精准”的要旨,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走出“一冲锋就能解决”的认识误区,扭转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杜绝“造盆景式”的作秀扶贫,摒弃“等人送小康”的脱贫心态,注重造血能力的培育,因地制宜,把握实际,切实啃下贫困“硬骨头”,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多重并举,编织起民生保障网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天天编织的幸福梦,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记者会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他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考察重庆,同样高度强调民生,指出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强调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对如何促进、改善民生进行了战略部署,多重并举,编织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民生保障网。而要将中央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民生保障网能“精准”到个人,就需要我们把握好、领会透“两个循环”“三个保障”“四个要抓”“五个法则”要旨。

—“两个循环”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习近平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一般说来,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是做好其他一切事情的基础和前提,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又必将更好调动群众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如习近平2015年7月17日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所指出的那样,“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民生与发展,犹如鸟之两翼。只有实现了这两方面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从而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为此,我们既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又要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好群众后顾之忧,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高强大内生动力。

理论链接

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考察时的讲话, 2013年11月26日

—“三个保障”让人民安心

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新年贺词里用“三个保障”对党和政府的民生保障工作提出新要求,强调“党和政府一定会继续努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活改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保障”指出了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既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要不断增强和改善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只有实现了安全发展,构建起安全保障体系,才能确实让人民放心,让人民安心。

—“四个要抓”实现零距离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抓好民生改善关键在党的干部。要促进民生的持续改善,就需要进一步践行群众路线,实现干部与群众零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干部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既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又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同时还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并在抓民生的同时抓好组织建设,带领群众一起干,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切实做好“四个要抓”,既是切实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实现党同群众之间零距离的关键举措,更能不断为我们党夯实执政基础。

理论链接

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4年1月26日

—“五大法则”夯实保障基础

保民生、促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关键课题,习近平关于民生的重要讲话主要体现了底线、至上、公正、全面、创新“五大法则”,这“五大法则”为保民生、促发展夯实了保障基础。对于底线法则或许不难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补齐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十三五”期间,保民生、促民生的底线法则主要应该体现在平均底线、就业底线和减贫底线三个方面。至上法则、公正法则和全面法则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从方方面面改善民生短板。也就是说,我们党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民生展开,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让广大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而创新法则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要创新、制度要创新、方法要创新,既要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又要鼓励全民创新,让人民在创新中完成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其实,在编织起民生保障网的举措中还涉及到一个“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和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居住、环境等重点领域,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指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国运,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干部最大政绩。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生短板的需要,同时又是夯实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需要。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从七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回答了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同时又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台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