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享筑实人民获得感_第二节 总书记眼中的几许“乡愁”(1 / 1)

第二节 总书记眼中的几许“乡愁”

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们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仍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我们的就业、医疗、环境、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依旧是其挥之不去的“乡愁”。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都切实要求改善民生,妥善解决好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短板。

总书记眼中的民生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要补齐短板,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补短板将成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这也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点。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在首次“就职演说”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三年过去了,我们的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其中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直接的民生短板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不变的“牵挂”。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目中,这些民生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就业是民生之本

自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乃至在担任总书记后首次出京考察时便明确指出了就业的重要性、我国当前就业面临着如何扩大就业等严峻形势。他指出:“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总体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突出矛盾。一些沿海地区还面临流动人口比重大、周期性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交替出现的问题。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又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如果就业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劳动人口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口就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引导劳动力适应和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在2013年5月,习近平到天津调研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难题,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

从习近平的多次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数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保障扩大就业事关国家发展、稳定大局。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年10月27日新闻发布会的介绍, 2015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9万人。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处于“三重叠加期”,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等状况很难改变,而且目前部分劳动者就业质量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脆弱就业群体和不稳定就业群体占比大,同时面临总体劳动报酬水平仍然偏低、劳动者权益保障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就业大事。保就业、促就业仍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始终高度重视的头等民生大事,这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大局。

—保脱贫是心中不变的牵挂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满怀深情地说。4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从梁家河知青开始,历经村支书、正定县委书记、宁德地委书记……职务虽然在变,但他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为老百姓办实事。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讲道:“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

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而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全面消除贫困,这相当于要用五年不到的时间让相当于法国人口总数的民众全部脱贫,迈入“小康”标准,这无论放到哪个国家,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是这是我们党对人民、对世界的一个庄严承诺,事关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只能咬紧牙关跨步前行。

理论链接

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考察时的讲话, 2015年1月19日

—强教育,不能让娃娃输在起跑线上

2013年9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2015年2月14日他在陕西延安考察时指出:“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在习近平眼中,教育既是振兴国家、走向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扶贫的重要内容。

我国把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写进了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但直到2012年才得以实现。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不仅是学校的地区分布还是教育经费的分配,中西部地区都严重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在中西部许多地区,教育还是一种奢侈,又何谈教育兴国呢?

—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调研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前,虽说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总体上来说,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范围狭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政府对医疗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健康中国的建设。这就迫切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根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2012年扩大为19个。这就需要按照习近平在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时强调的“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以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系列部署,切实保障养老。

事关群众之事无小事,就业、教育、养老、医疗、更加满意的收入等民生短板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正视我们所面临的短板,着力解决好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民生短板。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国运。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干部最大政绩。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就要求我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

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对此,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此外,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执政宗旨,无论是革命,还是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检验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既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又是享有者,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仅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

总而言之,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当前的民生短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将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要切实实现共享,就必须坚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个目标不动摇,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其他施政举措,最终都将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如今,“获得感”成为耳熟能详的全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的“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道出了百姓心声,温暖了人心,指出了推进民生建设要注重“获得”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从字面来看,“获得感”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这有别于先前所提的“幸福感”。如果不强调“得到”而一味强调幸福就容易流于空泛。同时,“获得感”的提出使人民得到的利好有了可以进行指标衡量的可能,能让老百姓切实感觉到“得到”,更加贴近民生、贴近民意。就其内容来看,“获得感”不仅是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但“获得感”首先是要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人民群众有房住、收入增加、能接受优质教育、能看得起病、养老有保障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在精神层面则是要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同时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

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首先要从改革入手,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对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既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又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于共享发展的部署,都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归根到底要通过制度来落实。有了公平正义的制度,共享发展才有坚实的根基。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基层群众,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诸如增加了多少收入、看病又减免了多少等具体的、实在的“获得”。

我们常说“改革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只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让关乎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短板得到改善,让人民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才能使改革、发展得到人民群众更广泛的认同、拥护和支持。

知识链接

获得感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有别于幸福感,获得感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如果不讲“获得”而一味强调幸福,就容易流于空泛。另一方面,获得感的提出,使人民得到的利好有了进行指标衡量的可能,而幸福是不可衡量的。所以,在当下的中国,获得感更加贴近民生、体贴民意。这种获得感,一般来说能够转化为幸福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