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绿色还原中国发展底色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期盼,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改革开放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但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褐色发展”带来环境、生态和健康的恶化。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积累的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成为民生之痛,也成为制约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短板,我们已经处在了不得不转型的地步。
面对严峻形势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问题“倒逼”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一节 问题“倒逼”绿色转向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的代价”。在2015年12月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如此说道。鉴往知来,突出绿色发展,是发展形势的“倒逼”。从国内看,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发展方式粗放,生态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污染容量和生态弹性已近告罄,生态系统已经不再能够继续支撑粗放型的发展。同时,“褐色发展”即粗放型的发展带来的严重的环境、生态和健康恶果凸显,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从全球看,温室气体的排放促使全球升温,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将降低碳排放作为全球共识。而且随着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资源能源已不再是国际竞争的唯一要素,国际竞争也已不仅限于野蛮掠取和粗放开发,而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技术手段,以及巧妙利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保证人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拥有持续竞争力。这些既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制造了压力,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创造了条件。
从我国来看,数十年的“褐色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为紧迫的三大问题:一是空气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安全问题,三是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形势“倒逼”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先前的发展模式,我国已经处在不得不向绿色化转型的地步。
有毒雾霾席卷全国
前段时间,有两首打油诗不仅在朋友圈占据一席之地,而且成功成为2015年的“网红”:
“古时候,口罩是一件小小道具,我在这头,强盗在那头;小时候,口罩是我的小小恐惧,我在这头,护士的针在那头;后来,口罩是03年的集体记忆,我在这头,SARS在那头;而现在,口罩是路人的防霾武器,我在这头,却看不清谁在那头。”
“雾霾我只吸江南的。相比京霾的厚重、冀霾的激烈、粤霾的阴冷,我更喜欢江南霾的醇厚、独一无二的乡土气息。脱硫脱硝的低温湿润煤烟与秸秆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加上尾气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最后再经袅袅硫烟的勾兑,使得它经久而爽口,干冽且绵长,吸入后挂肺、沁心、入髓,让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罢而不能。”
在这两首段子调侃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无奈的心酸,不知从何时开始,蓝天似乎被蒙上了一层灰纱,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几乎都成了奢侈。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城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在刚过去的2015年岁末,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季,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出现多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深、持续时间长。11月底至12月初,北京连续5天空气重污染,个别监控点PM2.5浓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12月下旬的一次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中,44个城市启动不同级别的空气重污染预警,其中6个城市启动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虽说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
笔。当前,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都是雾霾形成的源头,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因此可以说,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况,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类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结果。
美国环保署2009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2013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空气污染物是地球上“最危险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大量实例与病理表明,空气污染对心肌梗死和脑卒等疾病有一定影响。我国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也曾指出,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既包括急性效应,也包括慢性长期效应,雾霾的健康影响涉及全年龄段人群,但对于易感人群如老人、儿童及孕妇等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 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雾霾天气几乎席卷了全国各地,不仅严重危及数亿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制约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乃至严重危及国家安全。
“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山朦胧,树朦胧,喉咙有点痛……”面对雾霾天气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威胁,假如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为一种奢侈,那么再好看的GDP也没有任何意义,缺乏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的全面小康也将不“全面”。
放心食品都去哪了
住房、教育、医疗和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四大民生热点,可是瘦肉精、毒奶粉、有毒有害食品添加剂甚至老鼠肉当羊肉卖等一个个食品安全案例让人触目惊心。古人有云:“民以食为天”,假如人民群众不断担心“食无可食”,连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都没法保证,又谈何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2015年11月27日,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与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间,全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到227386起,平均每天发生约62.3起。其中,最具大众化的肉与肉制品、蔬菜与蔬菜制品、酒类、水果与水果制品和饮料是发生事件量最多的5大类食品,发生事件量之和占总量的40.54%;60.16%的事件发生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75.5%的事件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其中不规范使用添加剂引发的事件最多,占总数的31.24%,其他依次为造假或欺诈、使用过期原料或出售过期产品、无证或无照的生产经营、非法添加违禁物等。
日前,2015年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在深圳大学发布,“毒豆芽”系列案件、“金箔入酒”之争、网络食品监管等一年来饱受争议的热点事件纷纷上榜,再度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在同时举行的食品安全战略研讨会上,来自学界的专家、食品行业的从业者、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和监管机构人士齐聚一堂。经过深入研讨,人们普遍认为,监管体制问题、网络食品监管以及如何推进社会共治,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三大难题,其中监管体制问题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毒豆芽”案件中进行简要探讨。
2015年6月16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一起“毒豆芽”案件发生“剧情反转”:葫芦岛市连山区法院对该案重新作出判决,宣告两位芽农郭某某、鲁某某无罪。这是近年来进入公众视野的“毒豆芽”系列案件中,首次出现的无罪判决。判决书指出,郭某某、鲁某某在豆芽上喷洒“速长王”后所检测出的4—氯苯氧乙酸钠等物质安全性尚不清楚,没有证据证明这些物质对人体能造成何种危害,故两被告人行为应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在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看来,“毒豆芽”系列案件是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一个典型切片。其中让人纠结的是,生产豆芽究竟属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农业种植活动”,如何界定豆芽是农产品还是加工食品。这些案件的背后是监管职责划分的问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问题,值得严肃对待、深刻反思。
事实上,食品生产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漫长链条,如何理顺监管体制,始终是一个难题。长期关注食品安全的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丁冬也曾指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几乎每五年就会有大的调整。1998年,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主要归属卫生部门;2003年,原国家药品监管局改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食品综合监管职能,并明确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各司其职、分段监管;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划归卫生部管理;2013年,组建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原属工商、质检部门的职责划入其中,形成了集中监管的新体系。不过,目前地方的改革还是各行
其是,有的三合一,有的五合一,海关、农业部门也在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集中监管的模式还是没有彻底建立。
此外,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食品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小、散、低”为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观。统计显示,我国生猪饲养量的一半是农户分散饲养,规模化畜牧业仅占畜牧业总量的40%。在我国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同时,由于我国食品工业的基数大、产业链长、触点多,更由于诚信和道德的缺失,且经济处罚与法律制裁不到位,在“破窗效应”的影响下,必然诱发人源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抓食品安全就是抓民生,失食品安全就是失民心。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党和政府不可姑息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从当前食品安全的三大难题入手,集中力量控制好源头,完善监管,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共识,杜绝食品安全事故。
土壤得了“褐色病”
根据国务院决定,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在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了为期九年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并于2014年4月17日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这次为期九年的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从污染源来看,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知识链接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一般来说,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尤其是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其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而且土壤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也就是说,和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相比,土地污染具有不可察觉性、污染物的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危害也更大。
总体来说,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土壤污染是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累积形成的。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和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面对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严峻,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胁到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这些“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必须转变先前的“褐色发展”模式,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此外,如果说土壤污染使我国土壤患上了“褐色病”,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则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根据国家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虽说与第四次监测相比有所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但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尤其是当前沙区开垦、超载放牧、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无序开发建设现象非常突出,对沙区生态建设和植被保护构成了巨大威胁。
土地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虽然是多重作用叠加的产物,但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开发利用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反思先前的发展模式,多重并举,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