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注重发展整体性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仍很突出。这些矛盾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重调整关系,注重发展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虽说跨越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创新发展,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那样,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整体性是我们消减“木桶”效应,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举。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整体性,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全面小康没有水分,没有短板。
“中等收入陷阱”与“弹钢琴”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提出的概念。该报告通过对二战后一些国家经济的回顾性观察,发现大多数国家在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资源占有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技术进步迟缓、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等原因,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进而出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在这一报告中,只有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例外。我们总结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就将人均GDP5000美元左右经济发展相对停滞阶段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约33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达到约5400美元,进入发展容易停滞的阶段。然而,我国经济并未停滞,人均GDP于2012年达到约6100美元,目前达到约7800美元,跨进中高收入门槛。不过要看到,这是一个水平不高的中高收入。目前,发达经济体人均GDP普遍达到四五万美元,世界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当然,众多低收入国家是“被平均”的。而我国距离人均GDP11000美元的中高收入上限尚有较大差距,因而“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依然存在。能否成功跨越这一陷阱,是对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一次大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的一道关隘,是我国当前的关键任务。
按照“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理论,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在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二战结束不久,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协调好的国家和地区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协调不好的国家则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拉美一些国家已在“中等收入陷阱”里受困挣扎长达数十年。它们除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饱受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社会动荡、腐败多发、贫民窟乱象、公共服务短缺等的困扰。不过,也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规模比较大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0000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当前,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指标,虽说我们在发展中致力于妥善处置各类发展难题,但仍同样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然而,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习近平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并强调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大法宝。
那么,为什么说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大法宝呢?我们先从世界银行总结的“中等收入陷阱”停滞的原因来看,“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在于资源占有
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技术进步迟缓、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等方面,概括而言就是没有处理好发展中的协调问题,要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不仅要从发展方式上做文章,关键还是要协调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再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形质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因素和领域构成的“有机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善于利用唯物辩证法来解决革命、发展中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便提出了要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尤其还提出著名的“弹钢琴”论,即“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协调。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更是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发展战略,在不同层面强调了协调的重要性。面对当前发展新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将协调发展置于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将协调发展作为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重大理念。坚持了协调发展,也就是直面了当前发展难题,从调结构、补短板、促转型等方面夯实发展动力,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点,促进我国成功迈入新常态。
“木桶原理”强调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习近平也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要成功跨越我国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不仅要求我们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更要正视我们当前发展面临的不协调问题,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注重发展整体性,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以“弹钢琴”的意识奏好我国发展的进行曲。
知识链接
论十大关系
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强调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加强社会主义建设。
整体赢才是最好的赢
如果说发展失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人为因素绝对占据首要位置,甚至可以说,发展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的结果。
举个例子,一个市里的两个县为了招商引资,请商人到他们那个地方投资,商家搞零地价,政府就免税。固然这样做不是说不可以,但结果却是我们一个国家内部的政策制度四分五裂。我国是一个整体,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乃至税收制度都不统一,如何给社会民众一个合理的解释。至于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说,就要求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补短意识,把协调发展理念贯穿到发展的各个方面、全过程,在协调中出动力、出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因素和领域构成的“有机体”, “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这种交互作用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有机整体论、交互作用论、合力论等指出了整体合力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在发展中要从大局角度去思考,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推动工作、处理关系。这需要我们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识大体、谋大事、顾大局,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勇于动自己的“奶酪”,摆脱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的束缚与羁绊,真正从国家整体利益、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开展工作、推动发展,提高发展的系统性。
习近平也曾强调,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要同时推进配套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这要
求我们深入研究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树立“双赢”“多赢”“全局赢是最大的赢”“整体赢是最好的赢”的观念,摒弃“零和”思维,走出“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误区,克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和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陋习,多些“雪中送炭”、多些和衷共济,使各项改革发展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
总而言之,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少了谁都不行,慢了谁都不全面,要站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层面,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直面发展难题,切实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类重大关系问题。
要促进区域、领域、两大文明平衡发展
协调与整体关系密切,协调的范围是整体,协调的方式是发挥整体效能,目的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作为发展理念,协调有其明确内涵和要求,主要是着力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是我们仍面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明显,消除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难点在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够同步,对文化培育、共同价值观塑造、国民素质教育等软实力建设重视不足,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状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短板突出,全国还有2.5亿城镇外来常住人口没有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人口资源制约因素进一步凸显出来,等等。所有这些,都暴露出我国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要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就必须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要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从区域、城乡发展问题来看,不协调就难以行稳致远,这迫切要求实现区域、城乡整体平衡发展。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的核心要求,而在人均收入已经越过中等收入的门槛要求之后,就需要更加注重调整关系,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短板”效应就会愈加突出,一系列社会矛盾就会不断加深。当前,我国处于向新常态转变的三重叠加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要促进我国发展进入新台阶,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夯实发展基础。
再者,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对世界人民许下的庄重承诺,当前和今后五年,我们的中心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这个“全面”,既要城市繁荣,也不让农村凋敝;既要东部率先,也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现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只要城市这一头而丢了农村那一头、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生态改善、只鼓了钱袋子而空了脑瓜子等现象,都不符合全面小康要求,也不是人们理想的幸福生活图景。要“全面”,就得协调。“全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协调出来的。协调就得统筹兼顾、注重平衡、保持均势,把分散的部分系统化,把发散的局部功能整体化,把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补起来,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只有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才能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协调问题,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效能,进而全面建成让人民满意的小康社会。
此外,还必须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同时,协调发展也要求我们不仅要“面子”,更要“里子”,要实现“身”“心”系统的平衡,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
理论链接
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鄂州长港镇峒山村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7月22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