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创新培育发展新引擎_第一节 创新是发展的钥匙(1 / 1)

第二章

创新培育发展新引擎

面对新常态、新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放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坚持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必将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将创新放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建立在对我国经济正处于动力切换、结构转变、阶段更替和风险缓释关键时期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是针对“老供给”动力不足、传统“三驾马车”增长动力放缓等现实难题而提出来的解决方案,所要解决的是当前发展动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所强调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唤起中华民族创新基因,培育发展新引擎,切实推进我国取得新发展。

第一节 创新是发展的钥匙

强调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这不仅根植在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中,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和坚持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紧握创新这把钥匙,才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在华夏大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正是紧握创新这把钥匙,才取得“两弹一星”等成就,才不断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面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尤其是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要破解发展难题,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儒家经典《大学》第二章有这么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与青年代表座谈、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院士大会等多个场合引用了这句话。这可能是在谈及创新问题时,被习近平引用最为广泛的一句话,也充分展现了创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心中的重要地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原典出自《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最初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从字面上来看,“苟”是如果,“新”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的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引申义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不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是人们追求新事物鼎革新气象的崇高品德和人生境界。

“苟日新”作为一种勇气,“苟”意为“如果”,如果可以,就要每日求新,就要勇于创新创造。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创新是青春的标志,创新是青年的灵魂,年青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年青人,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每日求新、勇于创新的勇气。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都应该形成一种“苟日新”的创新勇气,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日日新”作为一种状态,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内在的自强不息,二是外在的学习创新。《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反映了一种民族性格,彰显了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论语》亦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求知为愉悦,把学习看作充实自己、不断前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在谈及中国经济转型时提出“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指明了创新不仅是一种勇气,更该是一种常态,只有坚持“日日新”的状态,才能更好促进中国创新。

“又日新”是一种追求,强调脚踏实地固然重要,但心中当存伟大梦想。二者统一于学习实践之中。“又日新”,在于实而不在于虚,梦在于追而不在于幻。一日复一日,日日何其多。此日非彼日,新了还要新。这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追求进步。日新日新又日新,追求追求再追求。就好比习近平所强调的“创新、创新、再创新”,每天的改变,是从常学常新的实践出发的。既有梦想,又有奋斗,才是改革开放之原意,与时俱进之根本,科学发展之要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都是人才日新之果。日新,才能传递青春之正能量;日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想。

从动态角度来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要不断革新,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改革始终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旋律,从先秦的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到唐宋时期的府兵制、王安石变法乃至明朝时期的张居正新政都促使中华民族取得新发展,而正是清朝末期的故步自封、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沦为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再看我们党的发展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始终在践行,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摸着石头过河”,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强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正如习近平的殷殷寄语“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创新精神,这一中华民族鲜明的禀赋、中华文化深沉的内蕴,正是我们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

不日新者必日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中如此说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大概意思是说,君子学习一定要做到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不日新的人一定会每天退步一点,没有不进步而不退步的人。清人张伯行释曰:“君子之为学也,必刻励其功,濯旧见以来新机,使其所得有日新之益。……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这与《增广贤文》中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样,都阐述了进取的重要性。古人尚且如此,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时刻处于瞬息万变之中,要跟上时代节拍,更须积极进取、奋发前行、与时俱进。

对“不日进者必自退”这一论断,中华民族是有深刻教训的。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上,我们在大多数时期都是领先于同一时期的其他文明的,乃至到1820年时期,我国的经济总量仍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是不折不扣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在乾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跃升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而满清王朝却故步自封,将自己排斥在工业革命浪潮之外,最终结果便是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为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历史的教训、民族的悲哀,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悄然来临,能否把握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直接关系我国发展全局。面临错综复杂的发展大环境,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需要每天进步一点。这就需要我们时刻谨记习近平2015年7月17日在吉林调研考察时所强调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以一种“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的危机意识,把握创新是推进中国发展的钥匙的核心地位,在创新中促进中国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讲话中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虽说这不是共产党人第一次强调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却是前所未有的。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在1956年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国“应该建设成为世界上一个科学、文化、技术、工业各方面都更好的国家”,党中央发出了“向科技进军”的号召。

1959年底至1960年初,在集中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强调:“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的,我国也要这样。”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聂荣臻和中央科学小组汇报科技工作十年规划时,更加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总体上来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逐渐形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明确认识,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引领下,中国才取得“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结束后,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旗帜鲜明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论,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述精辟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向前推进。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创新”问题。之后,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1999年8月,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在这次大会上,“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被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

知识链接

“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旨在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历经半个世纪的衍变、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高度强调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强调科技、创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论的最新成果,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理论链接

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7月21日

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意味着,面对当前发展大势,促进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难题,才能增强我国发展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已成为决定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