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说过一个令我铭记终身的道理:“在商界有一条非常古老的法则,它分为两步。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基本的道理;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去做。”
简单、基本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看书、听课等方式去习得;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也就是要认真地践行。学习加践行的这个正循环一旦启动了,你多半就能够坚持去做这件事情,并且能够在过程中体会到全神贯注的快乐。
查理·芒格不仅一次推荐每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因为这样才能够尝试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改变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
在职场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需要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时,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忙作一团,根本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有些人却可以思考出清晰的框架,以此来一步步地解决问题。这两种思维差异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由此也会活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万万没想到》的作者万维钢有一句话非常能够说明“多元思维模型”的概念:“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模型。”像查理·芒格这种厉害的人,或者说精英们都非常擅长利用自己所习得的思维模型来解决问题,而且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查理·芒格极力推荐“多元思维模型”,他对于思维模型的理解非常精准,“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做决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也能够更好地避免所谓的“锤子综合症”。
这里有一句谚语:“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很像钉子。”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大脑中只有一个思维模型,你就很有可能扭曲现实,直到把它想象得符合你的模型为止。如果不想成为只拿锤子的人,就必须配置多种工具,也就是多元的思维模型。
2.带上手账升级大脑,安装更多思维模型
懂得了思考力方面也可以进行管理以后,我就将这些在平时需要练习和锻炼的工具方法在手账本上进行了视觉化,成为自己的“外用大脑”。因为思维方面的锻炼非常重要,所以我就给思维这个部分专门用了个A6本来记录这些思考的过程,我把它叫作“思维补给站”。
“思维补给站”的设计只有简单的四步,但它会是我们在未来进行思考和做决定时很重要的依据。
① 将自己的手账本用索引贴提前分成三类,大概平均分页数即可,分别是绿灯思维、PMI、C&S思考法。
② 先在大脑中过滤一遍本次需要专注思考的问题。
③ 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先判断需要使用哪种思维方式去思考,是用绿灯思维、PMI,还是C&S思考法?
④ 找到该思考方式的分类,按照思考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我的“思维补给站”页面比较简单,使用不同颜色的索引贴记录下不同的年份,右边记录的是三种不同的思考法。
当我内心纠结“到底该不该成为一个老好人”这样的问题时,我认为我需要使用PMI来进行思考。所以我会定位到PMI思考法的区域中,写上具体的问题,再将使用方法写到下面,最后按照步骤开始聚焦思考PMI的每个方面。当然,在纸质手账上也可以参考这种方式进行记录。
“思维补给站”的设置,可以让你看到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思考是否存在漏洞,再不断地进行修改调整,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你可以不断地进行练习,遇事也可以常常翻阅,或许很快就能够看到自己在看待事物或者思考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提升,自己的大脑已经升级。
“成长就是和自己做斗争,请努力打败昨天的自己。”每天刻意练习思考并不容易,但认真努力才能看到成长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