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每日“五斧头”打卡法
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很多时候经常把时间花在一些无意义的小事上,而导致那些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时间完成。这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在提高行动力效率的过程中,一定会先设置好“每日五斧头打卡”页面,因为这样我才能够更关注每日的行动,帮助自己更好地提高这些有意义的事情的比重。看着效率一天天地提升,做这种有意义的事情就会上瘾,离拖延行为也就越来越远了。
“每日五斧头打卡”是在我陷入迷茫和拖延时,听了一个故事后受到启发开始行动的。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世界领导力大师约翰·麦斯威尔(John C.Maxwell)曾经在一个很重要的演讲台上,讲过一个影响他终生的“樵夫砍柴”的故事。有一棵很大很粗壮的树木长在樵夫的屋前,挡住了大片阳光,也越来越不方便他通行。于是,樵夫下定决心要把它砍倒,而樵夫为了维持生计,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所以他决定每天只砍“五斧头”。
刚开始砍的时候,每天的这五斧头根本没有对这棵大树造成任何的影响。第二天、第三天,甚至一年也是。但他知道,只要他不放弃,就一定能砍倒这棵大树。
麦斯威尔先生说:“树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砍五次。”他从19岁时就决心想要成为领导力的权威,于是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立了自己的“五斧头”:每天阅读、每天记笔记、每天分类归档、每天写作、每天思考。不论风吹雨打,他都会坚持砍这“五斧头”,即使是圣诞节等重大节日。他就这样把这些小小的“五斧头”一直坚持了40多年。如今的约翰·麦斯威尔先生早已成为全世界地位不可动摇的专家,也被誉为“世界领导力大师”。
看似小小的几件事情,但加上时间的复利,就让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位世界级大师——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喜欢写手账的人,总是能够将自己习得的方法和技能在手账上视觉化。这个每日“五斧头”,我也在手账上视觉化了出来。一般我会按照以下四个简单的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设立每日“五斧头”之前,一定要非常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或者是想要坚持的习惯有哪几个。虽说麦斯威尔先生坚持的是每日“五斧头”,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若学习和工作都太忙,就可以将“五斧头”改成“三斧头”,选择一个让自己稍微容易坚持的习惯,之后再慢慢叠加。
比如说,我的成长目标一共有五个:
① 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② 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如写手账;
③ 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④ 保持文字输出;
⑤ 保持身体健康。
设定好目标后,接下来就要将它们变成可视化的页面,可以依据这个打卡页面来养成习惯。
步骤二:提炼出每日要打卡的“五斧头”,要与自己的成长目标相对应。根据我的成长目标,分解到每天可以实践的行动,每日“五斧头”的打卡项目分别是阅读30分钟、锻炼30分钟、写作30分钟、每日健身和每日思考等等。
将打卡项目罗列出来后,就可以开始在手账本上画出打卡页面:
① 在常用的手账页面上,写上本月月份轨迹作为标题,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我习惯用秀丽笔写上英文。
② 月份标题写好后,就可以开始画格子了。第一横行写的是该月份从1号至31号的日期,第一竖列写的是每日要打卡的项目,这个页面基本上就设置好了。
③ 最后在睡前花一分钟的时间,大概追踪一下打卡的情况,我习惯用斜线画满整个方格,表示已经完成了这个斧头。
每次在月末时,看到打卡页面都是满满的斜线,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如果相反,打卡页面空白的地方较多,就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总是完不成这个项目,之后再进行调整即可。
在打卡页面的下方留有空白处,我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贴上喜欢的胶带、贴纸、自己画的画,或者是本月的总结反思。只要稍加一点小心思,就能够得到属于自己风格的手账。如此一来,集美貌与实用于一身的每日“五斧头”打卡页面就完成了。
在专注于每日“五斧头”打卡的过程中,一些对自己来说相对比较无意义的事情会不自觉地断舍离,于是我会更专心地去做一些能够帮助自我提升的事情。每天不间断地行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开花结果。
2.股神巴菲特的“两列清单法”
在设立每日“五斧头”的过程中,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成长目标是什么,可以尝试使用股神巴菲特的“两列清单法”来帮助自己找到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股神沃伦·巴菲特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白手起家,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大股东、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2020年4月7日,沃伦·巴菲特以67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4位。如此成功的人,他是如何确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的呢?
巴菲特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生管理技巧,叫作“两列清单法”,但这个方法不是他告知世人的,而是巴菲特的私人机长说出来的。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迈克·弗林特(Mike Flint)已经做了巴菲特十几年的私人机长。弗林特曾透露说,因为自己一直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区分事业的重点,就向巴菲特请教。巴菲特首先建议他将自己想做的25个职业目标写在一张清单上,然后审视一下这个职业目标清单,圈出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职业目标。弗林特花了一些时间,照着巴菲特说的去做,最终他得到了两个清单。随后巴菲特就问弗林特怎么看待这两个清单。弗林特回答说自己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5个重要的职业目标,至于另外20个,可以在闲暇的时间去做,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弗林特的回答后说道:“不,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这个小故事说的就是“两列清单法”的重要性。这个清单法的有益之处在于,从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25个目标中找出最重要的5个。与这5个成长目标相比,其他都是让自己分心的,但也无须将这些让自己分心的目标直接删除,暂时放在一边即可。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职业和人生的规划,还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段时间内提高效率。这个原理其实也是缓解拖延行为的方法之一,内在逻辑是精要主义,学会删除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减少来回切换导致的拖延行为。
《搞定》的作者戴维·艾伦(David Allen)曾说过一句话:“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是不可能同时完成每一件事情(You can do anything,but you can’t do everything.)。”花一些时间来弄清楚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把重点放在那些目标上面,避免浪费时间在其他的事情上,便是提高效率的利器。一定要牢记:想要提高效率,必须有取舍才行。
3.用手账记录自己“说到做到”的小事
在提升行动力时,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去建立自信心。有时候并不是自己设立的目标太高难以达到,而是在向前一路奔跑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就慢慢选择退缩了。慢慢地,当放弃的次数越来越多后,敢于坚持和尝试的勇气就越来越少了。
从小到大我并非是一个自信的人,但后来我发现建立自信最好的方式是自我认可和自我鼓励。当我尝试用手账在一段时间内将自己“说到做到”的小事通通都记录下来后,我从内心为自己感到开心。原来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不好,自己也能够完成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自信心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记录的过程分两步:
步骤一:记录自己最近“说到做到”的小事,再小的事都可以,比如按时早睡早起;
步骤二:留意观察在“说到做到”后,自己的心情是如何的,并对应记录下来。
记录这些小事可以帮你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一定时间内都做成了哪些事情,帮助自己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也使自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自律。
4.充分培养自己的目标感
提高效率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充分地培养自己的目标感。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给哈佛大学2017届毕业生做演讲时,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有目标感是很重要的。
所谓“目标感”,并不是简单指我们定下的目标,而是在意识上真正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
目标感强的人做事会有三个关键词:目标、方法、行动;永远处在两种状态:想办法、马上干。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想办法处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所以,想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很强的行动力,只要看他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会不会继续做下去,就大概能够知道他的行动力是强还是弱了。其实人人都害怕失败,但行动力强的人,总是会在自己做得不够好的时候继续做下去。
反观目标感差的人,本质上其实不是缺目标,而是无法排除情绪性感受对自己的影响。比如说,只要心情不好或者是有点什么小事,就会严重地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目标感差的人有两个关键词:感受、评价。最典型的表现是经常抱怨身边的人或事,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我会谨记这两者的不同,来审视自己是不是一个目标感低的人。
只要是一直向上的状态,可以允许自己偶尔偷一下懒,偶尔拖延一下,但不允许给拖延找借口。我们经常会为自己没有做一件事情找许许多多的理由以证明自己并没有拖延。“不要给失败找理由,要给成功找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察觉自己的拖延行为,拖延时坦然地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再想办法做得更好就行了。
我很喜欢“make every minute count”这句话,让每一天都算数。手账就是这样一种可以让时间看得见的工具,让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算数。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