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财富管理节流体系 摆脱迷茫:熟练利用根源击破浑噩模型(1 / 1)

1.三个终极拷问,助你明晰底层目标

步入社会后,我一直希望能够用手账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财富管理体系。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与自己的财富做好朋友,并且让它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目标吧。

在写手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时常用手账本和自己对话,这能够帮助我快速成长。对待财富观也是如此,在开始知道如何赚钱之前,必须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明晰自己想要赚钱的意义。因为很多人可能只是希望赚钱,却不知道自己赚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于是,赚了钱之后毫无目的地花掉,然后又继续赚钱,就像《穷爸爸和富爸爸》里老鼠圈的老鼠一样,虽然很努力地不停奔跑,却依然停留在原地。

只有明确自己的目的,再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能够事半功倍。

所以,请大家大胆地写下来吧,要有做梦的勇气!终极拷问:

①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② 你拥有什么样的梦想?

③ 如果让你在自己的墓志铭上,用一句话来描述你的人生,你会写什么?

2.万能的理解层次模型,帮你打造有效的 人生策划

在人生中,每一件与我们有重大关系的事情,我们都需要赋予它一些意义,才会更加重视。但是,人生的事情那么多,我们不停歇地去处理它们,就会因为忙碌而变得被动和迷惘。有时候不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分不清哪些事情是无意义的,哪些事情是对人生有深远影响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上,日复一日地积累,自然能够活出一个满意的人生。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不管是在学习、感情中,还是工作中,随时随地都能够用的万能模型——“理解层次模型”,来帮助大家解决人生中的许多事情。

理解层次模型是由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原创的重要模型。我会将这个模型放置在自己的大脑中,当遇到较棘手的问题无法解决时,我会将它拿出来帮助自己进行思考。

理解层次模型一共分为六层,从上到下分别是:系统、身份、信念与价值、能力、行为、环境,每一层所表达的意思是:

系统:自己与世界中各种人、事、物的关系。

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信念、价值:配合这个身份,我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

能力: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

行为:在环境中,我们做了什么?

环境:外在的条件和障碍有哪些?

同时还分成上三层、下三层,两者所表达的意思是:

上三层:信念与价值、身份、系统——内在深层需要。

下三层:环境、行为、能力——外在具体表现。

举个例子,我曾经采访过很多对现状不满却苦于无法改变的朋友,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苦恼,给我的答复大多数是“唉,我没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结婚了就没有自由了”等等。不管对于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觉得是自己没有机会改变,受到了外在因素的禁锢而让自己变得不自由。

拥有这种想法的人,都认为如果外在的条件改变了,自己也会变得有所不同。其实这样的想法也只是被困在了“环境”层次上,自己不愿意也不敢打破这样的人生,怕令自己越活越辛苦。大多数人在面临问题的时候,都会从“环境”这一层去思考该如何改变,而很少思考该如何从根源上改变。我们应该从信念与价值、身份、系统这三个层面上进行思考。

对于我个人而言,有价值和快乐的人生是可以通过自己一步步策划来实现的。我将自己曾经尝试过的两种不同的人生策划展示出来,分别是从下至上的无效人生策划和从上至下的有效人生策划。

在我的人生轨迹还没有发生改变之前,我的人生就是根据从下至上的理解层次模型来进行策划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以失败告终。

我当时整个的心理路程是这样的:

环境

我天天加班,生活枯燥无味,每天公司和家里“两点一线”,加完班回来后,感到身体疲惫,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运动。从最底层的环境开始思考时,其实只是在描述自己的现实情况,并没有跳出“环境”的框架限制,还略带一丝抱怨的情绪。

行为

每天都非常尽力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只是希望能够少加一些班,多一点生活的时间。

乍一看,这样的行为改变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此举的本质还是在环境划定的框架中,试图改变行为,以此改变结果。

能力

我去学习更多的职场技能,以应付焦头烂额的现状。

这样的想法,其实还是没有从环境中跳脱出来,只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去做一些可能不太喜欢或不怎么情愿做的事情。

信念

学了一段时间的职场技能,似乎还是没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开始胡思乱想:“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听了这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世道原来如此艰难啊。”最后干脆就想:“算了,还是不要改变了吧,待在舒适区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好像也挺开心的。”

身份

要不还是安分地做温水里的青蛙吧,平淡的生活也挺好的。

这就是我在开始改变时,经常会遇到的“死循环”。后来我发现,刚刚开始想要做某些事情时,我总是习惯按照从下往上的“理解层次模型”进行策划。这样即使一开始全力以赴,排除万难,但结果总是遭遇“滑铁卢”。在过程中坚持得很辛苦,而且只要看不到好的结果,就会第一时间选择放弃。当失败和放弃的次数增多以后,慢慢地自己就变成一个不愿意也没有勇气改变的人了。

在吸取了经验教训后,我就尝试按照从上往下的“理解层次模型”来策划自己的人生。

这像是给了我一把打开“生活浑噩无目标”之门的钥匙:不要总是急着问下一步我要做什么,而是先问自己“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身份

给自己定下一个时限,问问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成为一个样的人。

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成为一个充实、自律的自由职业者。我开始想象,当我成为那个充实、自律的自由职业者之后,我会怎么做呢?我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我已经是一个时间自由的人了,当然要认真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对得起每天来之不易的自由时间!我会多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由时间,去充实自己的大脑,多培养自己的能力,多体验这个世界的所有。想到这里,就会感觉到整个人热血沸腾。

信念

对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应该放弃什么?

以前我从未接触过这个问题,所以每天都会把时间放在一些无意义的娱乐和玩乐上,忽略了自己的学习成长。自从开始思考以后,我发现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最重要的,应该适当地放弃一些浪费时间,并且过后会带来内疚感的娱乐项目,专注在自己的学习成长上。

能力

为了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我需要掌握什么能力呢?

为了成为自律的自由职业者,需要掌握好最重要的时间和注意力,需要学习一些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技能,这样可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以及合理地安排我的业余生活。

行动

需要做些什么来拥有这样的能力?

行动的第一步是准备一张时间表,写下自己的目标,量化到每一天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并设计奖惩制度,来帮助自己成为一个说到做到、不拖延的人。

环境

身边哪些资源能够帮助我达成这个目标?

从人、事、网、书等方面找资源,找寻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我一同进步,互相监督;也可以找自己的榜样,用榜样目标法鞭策自己,从榜样身上吸取能量;还可以从网上找寻与这些技能培训相关的课程或者相关书籍等,帮助自己快速达成目标。

当我这样从上往下去策划自己的人生,我脑海里最后的想法就是,现在我要变成这样的人,我要带着什么信念,以及拥有什么能力,要做些什么来获得。搞清楚每一层的正确处理方式,慢慢就能够逃离浑浑噩噩无目标的生活了。

我的人生榜样查理·芒格有一句话,可称作“普世价值”:“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先使自己配得上它。”就像我们想要拥有美好的肉体,就要想办法让自己配得上它;想要和谐幸福的家庭,就要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变好,一步步地策划自己的人生,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