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有了像马略这样的姑父在,恺撒依然没有获得太好的政治资源。

因为马略虽然是战斗英雄,但有两件事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第一是马略的草根出身无法改变。马略一路走来,靠的不是家世,而是能力。在元老院中,马略充其量能够代表元老院中的民众派,而远不能影响贵族派。因此马略很难帮到恺撒。说起马略和恺撒姑姑尤利娅的结合,反而有种马略沾了恺撒家族光的感觉。

第二件事,说来也是一言难尽。

罗马共和国的当世英雄,不仅有马略,还有一个苏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

马略与苏拉,堪称当时共和国范围内的绝代双骄。

把马略与苏拉说成是绝代双骄,其实也不全对,因为两人压根就不是一个年代的人。马略比苏拉大了整整十九岁,所以严格来讲,马略是苏拉叔叔辈的。

这样两个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却成为一生之敌。

苏拉和马略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破落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家境十分清贫。然而与马略靠硬实力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不同,苏拉的人生却充满着各种幸运,还有数不清的贵人相助。

跟少年恺撒没有什么不同,苏拉也是罗马城中的一位风流公子。

不过苏拉不仅是性格风流,外形条件也十分过硬,史书专门对苏拉的外形进行过描述。在当时的罗马公民中,苏拉是十分少见的金发碧眼,金发还是偏红色的那种金。苏拉不仅有迷人的外形,而且自小受到了贵族教育,谈吐幽默,平易近人。

凭着这副天赐好皮囊,小小年纪的苏拉,游走于罗马城中的烟花柳巷,穿梭于各路女人的石榴裙下。

最终改变苏拉命运的,就是与他有染的女人们。

其中有位富有的罗马妓女,临终之前将家财尽数赠给了苏拉,而有这位名妓的珠玉在前,苏拉的干妈也如法炮制,将遗产统统交给了苏拉。

依靠着女人们前赴后继地给他财产,苏拉一夜暴富。

有了钱的苏拉,在战场上也如鱼得水。

早期的马略,是苏拉的命中贵人。

当初迦太基王国被罗马共和国彻底摧毁之后,北非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盘踞于今天阿尔及利亚的努米底亚王国(Numidia),由于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坚定地为罗马人充当第五纵队,当迦太基消失之后,努米底亚迅速填补了迦太基留下的空白,成了罗马人在北非的仆从国。当时在努米底亚王国,出现了一个叫作朱古达(Jugurtha)的贵族,他利用非法手段攫取了政权。由于朱古达并不能完全被罗马人所掌控,罗马共和国不得已发动了平叛战争,这场战争史称“朱古达战争”(Jugurthine War)。不出所料的是,未改革前的罗马军队不堪一击,甚至有个别军官在战前接受朱古达的贿赂。

从形势上看,朱古达战争不能速胜,于是,刚刚被任命为行政官的马略,决定亲征。公元前106年,马略的出征大军中,担任副手的就是当时的财务官(Quaestor)——苏拉。

按理来讲,在马略的统帅之下,朱古达战争的最终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不可预见的是,最终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活捉朱古达的人却是苏拉。换句话讲,朱古达战争等于是搂草打兔子——辛辛苦苦搂草的是马略,最后逮住兔子的却是苏拉。

凭借在朱古达战争中立下的头功,三十二岁的苏拉第一次在罗马政坛上有了一席之地。

又过了十五年,公元前91年。

这一年,爆发了“同盟者战争”(Social War)。同盟者战争,简单理解,就是没有公民权的意大利人,同拥有公民权的罗马人之间的一场亚平宁内战。

这一年的苏拉四十七岁,正值壮年;而这一年的马略,已经是一个六十六岁的老人了。

十五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苏拉在政坛逐步上升,而马略则在政治上一败涂地,远走他乡。如果不是这场战争,罗马元老院中高谈阔论的贵族们,恐怕很难想起来当年那位解日耳曼之围的老英雄。

最终战争以妥协而结束,意大利人在军事上没有占到便宜,但是在政治上却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公民权。不过,成名已久的老革命家马略,在三年内战中表现得星光黯淡。反而中生代新秀苏拉,在战争中迅速崛起,最终成为罗马政坛上可以挑战马略的政坛新星。

对于马略来说,这并不是最糟糕的事情。

最糟糕的是,自从马略改革之后,募兵制下的罗马军界,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当年征兵制下的义务兵,怎么看都像是共和国军,所有权是属于人民的,属于元老院的。然而世易时移,如今募兵制下的职业军人们,打仗能力突飞猛进,比如在辛布里战争中,就把日耳曼蛮族杀得横尸遍野。然而,这些吃官饷拿官银的雇佣军,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军团长官。因为这帮雇佣军的薪水发放、绩效考核、年终评优、职位升迁、退伍安置,哪一样都离不开自己军队上级领导的悉心安排。

距离马略改革已经快二十年,此时的军队,俨然成了长官的私人武装。

马略的军队,其实就是“马家军”,苏拉的军队则是“苏家军”。

同盟者战争是一块试金石,检验了所有“家军”的成色,马家军的表现显然不如苏家军。

朱古达战争,马略搭台,苏拉唱戏;

同盟者战争,马略龙套,苏拉走红。

公元前88年,同盟者战争结束前,苏拉当选为新任执政官。

不过,对于马略来讲,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让马略感到郁闷的一件事——苏拉是元老院中的贵族派,而马略则是元老院民众派的代表人物,两个人是一对不折不扣的政敌。

党争之祸,甚于外患。

对于当时内战频发的罗马来讲,尤其是。

公元前89年,本都王国(Pontus)在小亚细亚半岛起兵叛乱。同盟者战争刚刚结束,罗马共和国就准备派兵镇压。不过,元老院贵族派和民众派,都想拿到这个带兵权。这样的竞争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长期以来,罗马共和国在地中海范围内罕逢敌手,周边国家只不过是罗马人的人肉沙袋。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战争就意味着对更多财富和奴隶的掠夺与占有。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当时的贵族派,坚决拥护苏拉的正确领导,而民众派则视老帅马略为自己的指路明灯。于是,烽火连三月的日子里,军情战情的重要性退居次席,内部政治斗争反而成了压倒一切的大事。贵族与民众两派之间的水火不容,终于被搬到了台面上。

两派争执不下,只能用普罗米修斯当年的大智慧来解决问题——抓阄。

抓阄结果,苏拉获得了带兵权。

马略这一派,显然不服,不服就要把事情闹大。

文攻不行,那就武斗。

于是,罗马城成了两派械斗的战场,虽说装备未必精良,但胜在拳拳到肉。

马略阵营的苏尔皮基乌斯(Sulpicius)一马当先,他和他的跟从者,将平日里那些衣冠楚楚的贵族元老拉出来揪斗,很多贵族派的骨干被群殴致死,这其中就包括了苏拉本人的女婿。在这种形势下,苏拉只能是服软,毕竟不服软就有生命危险。走投无路之下,苏拉一路逃到了马略家里,低头认罪,痛哭流涕。老上级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当年共同战斗的袍泽之情,溢于言表。

最终,马略原谅了苏拉。

与此同时,苏拉交出了东方战线的军事指挥权。

看上去,民众派大获全胜。

然而,苏拉虽然服软了,苏家军手里的大刀长矛可不是吃素的。苏拉趁乱偷偷溜出罗马城,带着六个罗马军团的苏家军,掉头杀回罗马城。

苏拉进攻罗马,这是罗马建城以来一次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事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罗马人自己攻打罗马城。

苏家军的战斗力,是在过去三年得到过验证的,何况这一次还是为复仇而来。

马略料到了政治斗争必然从文攻走向武斗,却没有料到当初的械斗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国内战争。猝不及防的马家军,被苏家军打得落花流水,马略仓皇逃出罗马城。苏拉的军队攻入罗马,血洗民众派。

这一年,是公元前88年。

这一年,恺撒十二岁。

罗马城的腥风血雨,少年恺撒都看在了眼里。

然而,恺撒却没有料到,这样的剧本,几年之后还会再来一次,甚至更加残酷。

血洗民众派之后不久,获得政权的苏拉,就带着自己的苏家军,开始了东方战线的平叛之战。迫切出征,是为了抚慰苏家军将士们在内战中的损失。外战的胜利,将带来无数的金钱与奴隶,也将更加巩固苏拉在罗马人心中的权威。

不过,苏拉前脚刚走,马略就带着民众派杀回罗马,重新掌握了政权。罗马城,这个号称“永恒之城”(the eternal city)的古城,此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反攻复辟成功的民众派,当然不会给苏拉派留任何面子,于是罗马城中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血流成河。

公元前86年,民众派的马略和秦纳(Lucius Cornelius Cinna),被选为新的执政官。

同一年,七十一岁的马略病逝。

马略的一生,是折腾的一生。马略出身贫贱,却七次当选执政官,在共和国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马略改革,拯救了罗马,却一手帮助苏拉打造了一支军阀部队。

马略,注定是共和国的中兴之臣。当然,若干年后,我们从结果来看,他也是掘墓人。

姑父马略在生前,并没有给恺撒带来滚滚的政治红利。马略正当红的时候,恺撒还没有出生。而等到马略东山再起,却又很快撒手人寰,这一年才十四岁的恺撒,显然还不具备独立闯**政坛的能力。

马略活着的时候,恺撒没有沾上光;马略死后,却给恺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马略是元老院民众派的代表人物,顺理成章地,少年恺撒被视为姑父遗志的接班人。这事根本由不得恺撒想不想,愿不愿意,只能说是被动地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公元前84年这一年,十六岁的恺撒迎娶了秦纳的女儿科涅莉亚(Cornelia),因此老泰山秦纳,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恺撒的第二个重量级的家族关系。

不过就在恺撒结婚的同一年,四次被选为执政官的秦纳,被自己的士兵谋杀。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民众派大权在握的当口。

这个当口上,贵族派的苏拉正在共和国的东方战线上纵横驰骋,杀人裂土。民众派把持了罗马城中的元老院,不断地派出部队和杀手,去骚扰他们的政敌——大军阀苏拉。

马略和秦纳二位老哥,一位是恺撒的姑父,一位是恺撒的岳父。他们二位一没留下能征惯战之军队,二没留下堆积如山之财富,他们给恺撒同学留下的唯一政治遗产,就是元老院与民众派折腾之基因。此外就是在马略生前,不断地试探大军阀苏拉的底线,没完没了地去捅那个随时可能爆炸的马蜂窝。然后在苏拉带着苏家军回师报复之前,带着满足的微笑离开人世。

二位大佬,这纯粹就是嫌恺撒死得不够快。谁都知道,此时的苏拉,早就在东方杀红了眼睛。其间就连古希腊千年古城雅典,都遭到了罗马军团的血洗。

面对这样的困局,年少的恺撒,又能如何?

公元前83年,东方战事告一段落的苏拉,率领五个罗马军团,从意大利东南部港口布隆迪西乌姆(Brundisium)登陆,准备翻越亚平宁山脉,向罗马城发起总攻。已经在东部战线中锻炼了五年的苏家军,此时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了大军阀苏拉的私人武装。这支部队战斗力强悍,对苏拉忠心耿耿,对民众派怀着刻骨的仇恨。

这场内战,一打就是三年。

这期间,马略的儿子小马略(Gaius Marius the Younger)被选为执政官,又在随后的战争中自杀殉国。

公元前82年底,苏家军在罗马城下,全歼了民众派的五万大军。就这样,在第一次反攻罗马(First march on Rome)六年之后,罗马第二次被苏拉攻破。苏拉带着横扫一切的怨气,进行了盛大的入城凯旋式。

再次掌握大权的苏拉,进行了更加疯狂的报复行动,苏家军在罗马城中大肆烧杀抢掠,对民众派大开杀戒。几千人被以政治犯的名义杀掉,人头还被放到了罗马广场进行示众。

第二年,苏拉强迫元老院选自己为独裁官,任期不限,同时给自己上封号——幸运者(Felix)。由风流公子到带兵军头,由马略副手到一方诸侯,幸运者苏拉,终于在他五十六岁这一年,攀上了人生巅峰。

苏拉大军压境,贵族派反攻倒算。马略的儿子小马略,选择了为信仰而战。而秦纳的女婿恺撒,则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保住了自己的气节。

进入罗马城之后的苏拉,用行政命令要求恺撒同妻子科涅莉亚离婚。

对于女人们来讲,恺撒并不是一个特别忠于爱情和婚姻的人,但恺撒绝对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硬汉。虽然说恺撒一生结了三次婚,但在马略和秦纳先后离世、民众派一败涂地的时候,跟秦纳的女儿离婚这种落井下石的事儿,恺撒一定干不出来。

很显然,四面楚歌时充硬汉,跟在一帆风顺时逞英雄,完全是两码事。十八岁的恺撒,为自己的抉择付出了代价。他离开罗马,到了共和国的东方避祸。

公元前79年,权势熏天的苏拉,在做了三年的独裁官之后,急流勇退。他辞去了所有官职,定居到了意大利海边的一所别墅,颐养天年。

第二年,独裁官大军阀、幸运者苏拉撒手西去,得以善终。

属于绝代双骄的时代,就此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