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弟子们在前往大梁的路上。五十多岁的他虽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命运有无数种可能,自己还没有实现推行仁政的理想。

虽然孟子未实现其政治理想,但是他游历诸侯的队伍规模,却远胜于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那是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如同丧家犬一样。而孟子的队伍浩浩****,弟子彭更问了孟子一个非常可爱的问题。

“几十辆大车跟着您,几百号人追随您。咱们从一个诸侯国吃完,再到另一个诸侯国去吃。这样不太好吧?”

在弟子眼中,孟子师徒一伙人成了一群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吃货大军。

孟子哈哈笑道:“如果这样做不好的话,那我们在途中连诸侯给的一篮子饭都不应该接受。其实这样做是符合道理的,你看舜不是从尧手中接过了天下,这过分吗?不过分呀!”

公元前320年,孟子来到了大梁城,即将与魏惠王相见(魏国都城在大梁,魏惠王又被称为梁惠王)。

此时年迈的魏惠王如同风中残烛,要知道他年轻时,魏国那可是天下小霸王,而今刚经历过马陵之战,齐国全歼魏国主力,太子战死。西边的河西郡又被秦国抢夺。南边的楚国趁火打劫。

一落千丈的魏国再也无法实现昔日的荣光。

魏惠王求贤若渴,听说著名学者来到大梁,立刻安排接见。

孟子每次求见国君,都像是一次相亲。每一次相亲,双方都满怀憧憬,可是每次都失望而归,发现双方都不是自己的意中人。

魏惠王:“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你会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吗?”

孟子:“大王不要讲利益,有仁义就足够啦!如果大王只讲‘如何有利于国家’,大臣也会说,‘如何有利于自己的封邑’,士和百姓也会说,‘如何有利于自身’。上下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一个拥有万乘之国的国君被弑杀,那一定是拥有千乘战车的大夫所为;一个拥有千乘之国的国君被弑杀,那一定是拥有百乘战车的大夫所为。如果轻义重利,人就会不知足。有的人会丢弃自己的父母,有的人会不顾自己的君主。大王要讲仁义,千万不要谈利啊!”

史书上虽然没有写到魏惠王的反应,但是可以猜到他此时的心境。

魏惠王一定心想:“难道你是从几百年前穿越过来的?”

自从三家分晋后,天下诸侯齐刷刷地迈入战国时代,时代的主旋律就是变法图强、中央集权,而且魏国是第一个带头搞变法的。大臣都是只拿工资,没有股份的打工仔,即使有封邑那也没有兵权与行政权。哪怕你位极人臣,国君说要你死,你就不得不死。战国时期国君的非正常死亡率断崖式下跌。春秋时的臣弑君现象对于战国时期国君来说,那只是遥远的传说。

听完后,年迈的魏惠王只是笑笑,他明白自己遇见了一位可爱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没有坏心眼,可以留在身边聊聊学术。

年迈的魏惠王回顾自己的一生,感觉自己也算勤勤恳恳,可是到了晚年为啥不复当年的辉煌。于是他又把孟子拉过来唠嗑,这就是我们中学课文里背的一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

魏惠王问:“寡人治理国家,已经很尽心了。河内发生大饥荒,就把受灾群众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去。当河内发生饥荒时也是这样做的。而别国国君没有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百姓没有投奔我,我国的民众也不见增多,这是怎么回事啊?”

孟子:“大王曾经喜欢打仗,那我就用战争来做比喻。战鼓一旦敲响,战斗就打响了,有的士兵贪生怕死,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有的跑了五十步。因此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大王,你说这样对吗?”

魏惠王:“不对,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其实还是逃跑。”

孟子笑道:“大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让本国的百姓比邻国多。不违背农时,老百姓种的粮食就吃不完;网孔小的渔网不入池沼,鱼鳖都吃不完;按照树木的生长季节进入森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老百姓生活富足,他们的生死也就没有遗憾了,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宅田周边种上桑树,五十多岁的人可以穿上丝绸;鸡猪狗鸭不失时节的养殖,可以让七十多岁的老者吃上肉;一百亩的农田按照时节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挨饿;注重乡村学校的教育,强调尊敬长辈的道理,须发斑白的人在道路上负重时,就会有人帮忙。如果能把上述所讲的全部做到,必然在天下称王!”

对话里,我们看到孟子理想的王道政治。

所谓王道就是像尧舜那样的先王的统治之道,他们推行仁政。可是这些明君都是上古的人,怎么实施仁政,谁都没有见过。为此,孟子解释了一番,要让老百姓过上小康日子,还要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化。

魏惠王听完后,觉得有道理,谦虚地说:“我愿诚心诚意地接受先生指教。”

孟子:“杀一个人,用木棒和用刀剑有何区别?”

魏惠王:“没有区别。”

孟子:“同理,用政治手段和刀剑杀人有何区别?”

魏惠王:“没有区别。”

孟子:“厨房里有肉,马厩里的马吃得膘肥体壮,而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如同是放任野兽去吃人。野兽吃人尚且令人憎恨,国君作为百姓的父母,自己治理下的百姓处于生死边缘,国君的意义何在?”

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能听明白,孟子是在炮轰魏惠王。

如果这是在魏惠王年轻的时候,孟子早就被砍了。可现在的魏惠王已经是一位彻底失败的垂暮国君了,他只想在临死前给自己一次救赎,救救这个千疮百孔的魏国。

魏惠王听后,长叹了一口气。

“魏国曾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到了我这一代,在东面被齐国打败,太子战死;在西面被秦国侵吞了七百里疆土;在南面被楚国羞辱。我很愧疚,我想替死去的将士洗刷屈辱!”

孟子:“如果大王能施行仁政,轻徭薄赋,减轻刑罚,重视农耕;青壮年能学习孝悌忠信,在家孝敬父兄,在外侍奉长者,即使手里拿着木棒,也能打击秦、楚两国的重装步兵。有的国家压迫百姓,让百姓家人受苦受难,大王可以去讨伐他们,必然没人敢对抗您!所以‘仁者无敌’,希望大王不要犹豫!”

魏惠王听完后如醍醐灌顶,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不需要打仗就能让国家富强的方法啊!

虽然魏国衰落,但好歹是七雄之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孟子仿佛看到了自己推行仁政的希望。

可惜,就在孟子来到魏国的第二年,魏惠王死了。

魏惠王死后,魏襄王继位。

孟子第一次见到魏襄王时,就感觉眼前的这位大王,一点儿君王气质都没有,一看就是不靠谱的人。

新继位的魏襄王跟他父亲一样,对魏国的局势忧心忡忡。他对孟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抛出了一个宏大的问题:

“天下能安定吗?”

孟子愣住了,自从周天子东迁洛邑以来,天下乱了数百年,从未安定过。不过他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统一就能安定!”

魏襄王惊愕了,现在魏国不被他国揍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孟子竟然提到了统一天下,难道孟子手里有让魏国开挂逆袭的方法吗?

“谁能一统天下?”魏襄王急忙问道。

孟子:“不喜欢弑杀的人就能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对于战国众多诸侯来说,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敢做这个梦的国家,也就秦、楚、齐三个重量级大国。孟子认为,在乱世之中,百姓惨遭屠戮,他们都渴望施仁政的国君,如果这样的国君出现,必然民心归顺,实现天下一统。

现实总是让理想主义者啪啪打脸,就在孟子说完这句话的一百年后,虎狼般的秦国如同压路机一样,灭了六国,一统天下。

表面上看是孟子错了,秦国使用武力实现统一,可秦帝国只存在短短十余年,便灰飞烟灭。

用汉代才子贾谊的一句话来解释秦帝国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社会中,看似在做以卵击石的傻事,可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他们却是胜利者,其思想化为亘古不变的真理。

孟子是一位清高的人,他看不上的人,一刻也不愿多交。

很快孟子和弟子的车队浩浩****地离开了大梁城。

大梁城位于中原腹地,曾经魏惠王造的天子之都,经历多次战火,变成战区房。中原在诸侯眼中是一个肥美之地,更是适合打仗的战场。孟子一路上经常看见曾经战火纷飞的战场遗址,多少破败的城市,多少白骨兵器**在蔓草之中。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多乱的世道呀。

孟子发出了对时代的怒吼。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天子不仁不能保全四海;诸侯不仁不能保有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保有宗庙;士人与庶民不仁不能保有自身性命。如今憎恶死亡却喜欢干着不仁的事,如同厌恶酗酒却偏要喝酒。)”

天下必须靠仁义才能一统,而符合条件的,孟子想来想去也只剩齐国了。

秦国如同豺狼虎豹一样,楚国又崇尚道家,而齐国开放包容,国力昌盛,正是自己思想的最好试验田。更重要的是,和孟子不对付的齐威王已死,现任齐宣王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国君,也礼贤下士。

就去齐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