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瀍灭佛,除了看上佛教的财富,道教势力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赵归真、刘玄靖就是给灭佛运动推波助澜的人。
据史料记载,唐敬宗李湛做皇帝的时候,赵归真就已经成名了,他经常鼓吹神仙之术,吹嘘自己和神仙交过朋友,这引起了皇帝们的强烈兴趣。李瀍登基之后,召唤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到宫中,修建道场,宣传道法,炼金丹,交流长生不老之术。赵归真是道教人物,自然希望道教可以取代佛教。为了打击佛教,赵归真散布了一则谣言:“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
唐朝僧人的服装主色调都是黑色,这个杀伤力就太大了。
一百多年前,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的谣言变成现实,如今这种谣言重出江湖,李瀍怎能不警惕?如果武氏作乱,抓起来全杀也就罢了,可李瀍面对的是数十万僧人,总不能将他们全部处死,以绝后患吧。
李瀍犯愁了。
李瀍:“赵仙人,依你之见,如何才能保住李唐江山?”
赵归真:“陛下,佛教势力强大,已成朝廷心腹之患。为今之计,只有尊道抑佛,或许能够消除隐患。臣建议陛下,禁止民间使用黑色。”
就因为这句话,李瀍出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法令。比如不准使用独轮车,因为它会碾破道路,影响道士的做法效果;不准百姓施舍僧人,否则仗责二十。这些都是赵归真打压佛教的小手段,李瀍也乐于配合,因为他更在意丹药。
掰着手指数一下,唐朝多少皇帝因为丹药暴毙,为何还是有人前赴后继?也许在他们眼里,祖宗吃的都是假冒伪劣的产品,或者食用方法不对,他们总是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就是上天的宠儿,会碰上真的神仙。
因为对长生不老的迷恋,李瀍栽了进去。
会昌五年(845)十月,李瀍因为服食丹药,脾气变得暴躁,喜怒无常,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就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仙丹的药效。有一天,李瀍小心翼翼地问道:“赵仙人,朕总觉得身体不受自己的控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归真:“陛下,您在脱胎换骨,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为了隐瞒自己服食丹药的事实,李瀍传下旨意,不允许走漏风声。
会昌六年(846)三月,李瀍给自己改名为李炎,炎有双火,而唐朝是土德,按照五行相生理论,火能生土,他期盼自己改名之后,会焕发生命中的第二春。然而,他的美好愿望终究是一场空,没过几天,李炎就因为加大服食剂量,卧病在床。随后的十多天,李炎口不能言,性命垂危。
李炎宠信道士,无非看中了道家独门法器——仙丹,这些群臣都知道。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可谁也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起初,李炎坚持上朝,群臣每天可以看到他,至少心里踏实。可一连十天不露面,群臣开始恐慌了。
老谋深算的李德裕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于是领着几个大臣拼死请命,说什么也要见李炎一面,最终却遭到神策左军中尉马元贽的拒绝。一时间,朝中盛传皇帝病危,宦官集团把持内宫,大唐恐怕又将掀起一番腥风血雨的舆论。
文官集团没有说错,马元贽确实想搞事情。
拥立皇帝这件事,就像武则天做皇帝,太平公主、韦皇后就效仿一样,政治上具有遗传性。尤其是唐朝晚期的神策军中尉,如果不拥立一位天子,职业生涯就好像有缺憾。至于马元贽和谁勾结,打算拥立谁,暂时还是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后宫还有一位传奇人物,后妃王氏。
唐武宗登基称帝,王氏立了首功,李炎感念她的功劳,进封她为才人,后来执意立她为皇后。然而,李德裕等人觉得王氏是歌女出身,又没有子嗣,恐怕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李炎这才打消了念头。不过,这并不影响李炎的宠爱。
李炎病重后,王氏察觉到自己在宫中的尴尬,没有子嗣,没有高级封号,没有权臣和外戚可以依靠。可以想象,以后的生活会很无助。说白了,以王氏得到的恩宠,如果想在立储一事上搞点猫腻,根本不算难事。然而,她是个本分的女人,此时她已经打定主意,要给唐武宗殉葬。
有一天,李炎问道:“朕驾崩之后,你怎么办?”
王氏:“愿从陛下于九泉之下。”
听闻此言,李炎既觉得欣慰,也觉得悲伤。他不怀疑王氏的真心,一路走过来,王氏已经成为他离不开的红颜知己。李炎纠结了一会儿,最终下定决心,给王氏送了一条丝巾。王氏明白李炎的意思,她含笑接过,转身离开大殿。
马元贽没有心情管这些男女之事,他此时正在物色新的老板。李炎一共有五个儿子,可他们生母的身份都不尊贵,因此按照规矩,长子李峻是第一继承人。然而,马元贽却不想立李炎的儿子,他觉得光王李怡就很合适。
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武宗的叔叔。李怡的母亲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郑氏,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做了郭太后的侍婢,后来被唐宪宗临幸,生下李怡。由于生母身份卑微,李怡感觉自卑,从不敢在兄弟面前讲话。当时,唐文宗李昂经常到十六宅和诸王聚会,只要有机会,李昂就会拿李怡开玩笑,逗大家开心。也就是说,李怡看起来是最没能力,最没地位的王爷。
和仇士良相比,马元贽不算糊涂蛋。他很清楚,如果拥立英明睿智的王爷,以后可能会难以控制,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如果拥立唐武宗的儿子,人家本来就是继承人,不会对马元贽感恩戴德。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一名被前任皇帝欺负,被各路王爷嫌弃,需要被人拉出火坑,实现人生逆袭的王爷。
想想看,还有比李怡更合适的人选吗?
会昌六年(846)三月二十日,马元贽以李炎的名义传旨,宣布光王李怡为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随后将他改名为李忱,所有军国大事暂时由李忱处理。
会昌六年(846)三月二十三日,唐武宗李炎在大明宫驾崩,享年33岁,而他一生珍爱的王氏得知消息后,以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