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淮南西道的简称,设立之初,就是为了遏制安禄山叛军南下,因此朝廷给淮西赋予的权力极大。鼎盛时期,淮西下辖州县多达二十余个,遍及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安史之乱后期,淮西的地盘要么被朝廷收回,要么被节度使分割,地盘逐渐缩小。然而地盘虽小,却一直内乱不止。

李希烈主政的时候,淮西只有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光州(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蔡州(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寿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州(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唐州(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沁阳市)六州。

李希烈被毒杀之后,部将吴少诚成为淮西的节度使。

吴少诚有个铁哥们吴少阳,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可吴少诚却毫无底线地信任吴少阳,以至于军中之事基本都交给了吴少阳。吴少诚去世的时候,本来打算把节度使宝座留给儿子吴元庆。可吴少阳暗中收买了不少江湖中的亡命之徒,再加上自己在军中的力量,最终在权力斗争中谋杀吴元庆,自己做了淮西节度使。

淮西内乱,朝廷趁机收回了寿州、安州、唐州。也就是说,此时的淮西只剩下蔡州、申州和光州三地。吴少阳野心勃勃,在任期间,暗中结交各地势力,大肆劫掠周边的军镇,将河南等地闹得鸡飞狗跳,以至于天怒人怨。

元和八年(813)闰八月,蔡州刺史吴元济发来奏折,暗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重,希望朝廷能够允许接替他掌管淮西的大小事务。事实上,吴少阳已经去世,吴元济隐瞒了老爹去世的消息,准备蒙混过关,自己接任淮西节度使之职。

悲剧的是,吴元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李纯早就想拿淮西开刀,吴少阳活着的时候,李纯碍于情面,不想动手,如今淮西节度使出缺,他怎么可能再重蹈覆辙,让吴氏家族继续执政?

当时,李吉甫看出了李纯的意图,于是主动进言,让李纯撤回了驻守在魏博边境的河阳节度使乌重胤,让他担任汝州刺史,驻军汝州城,拱卫东都洛阳。

与此同时,任命洺州(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刺史李光颜为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刺史,任命泗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刺史令狐通为寿州防御使,任命山南东道(治所在湖北省襄阳市)节度使袁滋为荆南节度使,任命荆南(治所在湖北省荆州市)节度使严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从地理位置看,朝廷已经完成了东南、西南、北面的战略包围。

朝廷做军事部署的时候,吴元济却在蔡州大肆捕杀老爹旧将中的主和派,意图掌控淮西的局势。节度判官苏兆被杀,大将侯惟清遭到囚禁,节度判官杨元卿因为在长安出差,幸免于难,丧心病狂的吴元济竟杀了他的妻子和四个儿子。

如此一来,吴元济算是彻底向朝廷宣战了。

李吉甫意识到了战机,于是主动递交了催战奏折:“陛下,淮西和河北有所不同。他们虽然势力很大,但却没有同盟,如今朝廷已经在淮西周边聚集了数十万军队,每日耗费的军费非常庞大,不如趁这次机会,将淮西彻底收复。”

新任宰相张弘靖跟风道:“朝廷应该停止上朝,为去世的吴少阳哀悼,同时派遣使者前去慰问,如果吴元济胆敢趁机闹事,朝廷正好借机铲除他。”

臣想战,君也想战,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随后,李纯派遣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前往蔡州吊唁。不过,吴元济的反射弧也很奇特,他并没有搭理钦差大臣,而是派出兵马,四面出击,屠杀舞阳县,火烧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掳掠鲁山与襄城,使河南、湖北等地震恐惊骇。

元和九年(814)十月十九日,李纯下诏,封忠武节度副使李光颜为忠武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为申、光、蔡三州招讨使,尚书左丞吕元膺为东都留守。

元和十年(815)正月二十七日,李纯下诏,免除吴元济的一切官职和爵位,下令各路兵马向吴元济发起攻击。只要灭了吴元济,怎么打都可以。

当时,朝廷总共安排了十六路军队围剿,而吴元济只有三州地盘,在任何人看来,吴元济都是必败无疑的。然而,官军的弱点在于,军队没有最高统帅,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进攻,往往是东边打完了,西边才知道消息。更何况,这些军队都是藩镇军,通常是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观望,绝不为朝廷热血卖命。

就拿招讨使严绶来说,他率先发起一波进攻,取得了小胜,觉得吴元济是秋后的蚂蚱,所以防御非常松懈。谁料想,淮西方面连夜反扑,逼迫官军退却五十余里,接下来的几天,官军屡战屡败,元气大伤,只能退入唐州自保。

寿州团练使令狐通步其后尘,直接退回了寿州。

两路大军俱折,消息传到朝廷,李纯震怒,将令狐通贬为昭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司户。与此同时,李纯派遣御史中丞裴度前往前线视察,看看各路大军究竟吃错了什么药,集全军之力居然拿不下小小的淮西。

事实上,调查小组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可裴度视察完毕后,带回来两个结论:淮西肯定是可以拿下的,能够担当重任的只有李光颜。

李光颜,河曲部落稽阿跌族人,原名阿跌光颜,毫无家族背景,凭借着军功一步步爬到高位,最后得到李纯的青睐,被赐予李姓。

李光颜的骁勇在于,自己虽然是主帅,却把自己当成将军来用,只要号角吹起,永远是冲在最前的那个。每逢交战,李光颜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淮西将士听说李光颜的大名就觉得心惊胆战。就在各路大军屡吃败仗,畏缩不进的情况下,李光颜在临颍(今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顿(今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连败淮西军,重振了官军的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