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参是李泌推荐的宰相,李适觉得不合适,所以罢免了他,新继任的宰相叫陆贽,是李适亲手提拔的,陆贽是不是也会走上悲剧的道路呢?

陆贽(754—805),浙江嘉兴人,出身于县令之家,大历八年(773)中博学鸿词科进士。他有一个人生座右铭:“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上不负天子没问题,下不负所学也没问题,所谓的恤就是忧虑、担心的意思,他说不必担心和考虑其他的问题,那就大错特错。

事实证明,一个人想要施展抱负,舒适的环境很有必要,这个环境有时候别人会给你,可也需要自己主动创造。比方说,身为朝臣,需要照顾皇帝的情绪,这样皇帝才会力挺你,同殿为臣,需要照顾同僚的情绪,这样会避免不必要的嫉妒,否则就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政治斗争中。很显然,陆贽的座右铭违背了基本的社交规律,这也让他的仕途走得异常坎坷。

据史料记载,李适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将才学出众的陆贽从监察御史(正八品)提拔为翰林学士。在唐朝,翰林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和秘书,日常工作便是帮皇帝起草各种各样的诏书、文章,皇帝想休息的时候,会找他们说话、下棋、赏花等等,因此有“内相”的美称。翰林学士如果加封知制诰的头衔,等同于中书舍人,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一般可以升任宰相。也就是说,陆贽二十多岁便成了中央办公厅的成员,地位显赫,前途无量。

陆贽的才华,让李适深深折服,自从担任翰林学士,陆贽一直跟随在李适的身旁。奉天之难,李适和陆贽走散后,李适痛哭流涕,放话谁能帮他找回陆贽,便赏赐千金。然而,喜欢归喜欢,陆贽的性格太耿直,耿直到不会变通,这也是李适最头疼的地方。因此,所有人都做了宰相,可始终轮不到陆贽。

贞元八年(792)四月,38岁的陆贽终于被李适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备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此次晋升的不仅有陆贽,还有尚书左丞赵憬,他的头衔与陆贽一样,也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照编制,中书侍郎确实有两人,但是皇帝为了减少内耗,一般只任命一个中书侍郎,同时将两位中书侍郎封为宰相,确实需要勇气。李适这样安排,极有可能不看好陆贽的领导才华,让他上位只是权宜之计。

果不其然,陆贽上台后,因为杀不杀窦参的问题,与李适产生了对立,以至于李治直接绕过宰相班子,让宦官组织了谋杀。试问,一个不与皇帝统一阵线的宰相,李适要他何用?贞元八年(792)七月,陆贽为相三个月之后,班宏去世,陆贽推荐湖南观察使李巽接替他的位置,李适当场表示同意。可没过几天,李适找来陆贽,语重心长地说道:“李巽还是继续做他的湖南观察使吧,至于度支使一职,就让司农少卿裴延龄来做吧。”

陆贽彻底蒙了,皇帝的话不是一言九鼎吗,怎么会翻脸比翻书还快?陆贽知道裴延龄的底细,直觉告诉他,此人不可用。陆贽反对道:“陛下,度支使干系重大,如果刻薄吝啬,便会生出麻烦;如果宽容,便会让下面贪污成灾。裴延龄是个荒诞虚妄的小人,起用他恐怕会让人心不服,到时候他做得不好,微臣面上无光不要紧,恐怕到时候会有损陛下的圣明形象啊。”

言外之意,李适看人很差劲?李适表示,自己很没有面子,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裴延龄必须做度支使。做就做吧,谁让你是皇帝呢。

事实上,因为这些小事,陆贽和李适的关系非常紧张,以至于影响到了国家大事。裴延龄事件后,陆贽给李适上了一道奏折,针对边疆军区的管理制度和粮食储备两大隐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管理制度上,陆贽认为非常混乱。

第一,戍边的士兵不由守边的将领管辖。

第二,守边的将领不由元帅统领。

第三,朝廷派宦官去军中做监军,这些人权力太大,而且人数众多,以至于同一个城中,同一个军中的不同官兵,竟然会被不同的宦官监军。

第四,作战指挥权不在前线元帅和将军的手中,而在中央政府。这样一来,边疆数千里的防线上军镇林立,每逢吐蕃侵略,军队之间就缺乏配合,以至于数十万军队如同一盘散沙。

在粮食储备上,边境更是一团乱麻。

李泌改革后,由军镇种植粮食,当地的官府去收购,这样可以鼓励军镇将士开荒,大家都有好处。然而,地方政府在执行的时候,对朝廷的政策阳奉阴违。比如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不愿意拿钱收购粮食,反而是城中商人大肆抢购粮食,囤积居奇,等到缺粮的时候再拿出来售卖,牟取暴利。地方有粮食巡院,可他们对朝廷谎报粮食存储数量,以此捞取政绩,实际上仓库里面空空如也。

说白了,陆贽谈到了核心问题:李泌军政改革的基础是粮食、后勤保障不出问题,可如今后勤体系已经接近崩溃。再加上李适收回军权,让大唐的军队各自为政;派遣宦官做监军,让地方军队和中央政府互不信任。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大唐中兴真的无望。然而,奏折递交之后,李适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后来,陆贽接连上了几道奏折,反复强调边镇隐患,李适始终不愿处理。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可有几点应该可以视为李适不理睬的原因。

第一,李适清楚,大唐积重难返,盛世难以再现。改革是李泌主持的,李适也努力推行过,可时过境迁,环境又发生了变化,所以才出现了新的问题。李适有心改变,可几年之后又会重新回到老样子,难道要重新来过?

第二,李适认可陆贽提出的问题,可陆贽只是单纯地提问题,并没有想到解决办法,后续难以执行。而且,在陆贽的奏折中,将许多责任都推到了李适的头上,这让李适非常厌恶。对李适来说,他需要能解决问题的宰相,最好是功劳都是皇帝,罪过都是宰相的相处模式。

第三,皇帝都喜欢听好话,即使他知道好话是假的。李适从成年开始,一直在战乱中度过,回到长安之后,也是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他有过雄心壮志,可最终却受到最沉重的打击,这是现实给他的教训。试问,科学家可以踏着失败的脚印前行,好面子的皇帝能吗?李适是皇帝,他需要享受生活,需要有人拍他马屁,需要有人将他推向神坛,维持帝王应该有的尊严。

其实在李适的眼里,陆贽整日里只想着给他谏言,而且说的都是大道理,所以觉得他不够接地气,真正接地气的是他自己。

据史料记载,奉天之难后,李适最喜欢的就是钱财,喜欢地方官员进献宝物供他挥霍,这些贡物被称作“税外方圆”,也称作“用度羡余”。购置宝物的钱,要么从中央的税收中截留,要么对百姓加征税收,要么削减官吏的俸禄,有的官员甚至靠贩卖蔬菜瓜果,给李适赚钱花。如果进献一万缗的宝物,地方官员至少搜刮十万缗钱财,这便是德宗朝的现状!

要说中国历史上擅长割韭菜的皇帝,李适必定榜上有名。

当然,李适还是很照顾朝臣情绪的,比如他搜刮了许多钱财,日子过得很滋润,也希望朝臣能够跟上他的脚步,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有一天,李适和陆贽聊天,说道:“爱卿啊,你为人太过清廉谨慎,比如各地官员进献的东西,你应该收下,这样工作才好开展。像靴子、皮鞭之类的小东西,受之何妨?”

这就是唐德宗李适。在皇帝和凡人中间,李适坚定地选择凡人,放弃了皇帝该有的责任。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有两种复杂的特点,以至于我们很难去评价他们的功劳与过失,比如秦始皇、隋炀帝、李世民等等。然而,李适是个特例,能够想出鼓励宰相贪污的主意,足以说明他是个糊涂蛋。

面对李适的好意,陆贽哭笑不得。结果就是,陆贽搬出了各种律法、典故,强行将李适顶了回去。陆贽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他遇到的皇帝不中用,而他的情商太低,原则性太强,没有能力改变李适对他的态度。接下来的日子,陆贽继续为朝廷建言献策,可绝大部分奏折都被李适束之高阁,这究竟是谁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