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虽然不是中书令,却是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他奉诏回朝,究竟是给大家带来惊喜,还是带来灾难呢,同事们其实都很好奇。事实上,宋璟也很着急,皇帝任命你为首席宰相,总得干出点业绩吧?

开元五年(717)七月,宋璟把矛头对准了超级权贵:陛下!姜皎兄弟的权力太大,您给他们的恩宠又多,臣担心长此以往,他们的安全无法保障啊。

宋璟要找姜皎的晦气,确实有他的道理。

姜皎的爷爷姜行本是贞观朝的郕国公、将作大匠(皇家首席工程师),深得李世民信任,后来在高句丽战争中中箭身亡,李世民哀痛不已,亲自写诗悼念,并恩准姜行本陪葬昭陵。老爹姜柔远担任过内供奉、内事舍人(掌管皇帝诏令和奏折等事,相当于中央办公厅主任)等职,深受历代皇帝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姜柔远还是大奸相李林甫的外公。

姜家在朝中有地位,主要靠走皇家路线。姜皎步入仕途后,很快就升迁到尚衣奉御(掌管皇帝衣服)的高位。当时,李隆基还是个王爷,姜皎觉得他气质非凡,因此主动结交。李隆基也欣赏姜皎的性格,二人倾心相交,最后成了铁哥们。李隆基登基之后,提拔姜皎做了殿中少监(大内总管,从四品)。

据史料记载,姜皎可以随意出入李隆基的卧室,可以参加李隆基举办的个人宴会,还可以和后宫嫔妃饮酒作乐。姜皎每次入宫,李隆基都会给他赏赐宫女、宝马和珠宝。有一次,姜皎在后宫玩耍,对一棵长相奇异的树赞不绝口,李隆基立马让人将这棵树移植到了姜皎府中,这样的恩宠,亘古未有。

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后,加封姜皎为银青光禄大夫、殿中监、楚国公,实封四百户,还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对姜皎忠君爱国的行为给予了褒奖。后来,李隆基又加封姜皎为太常卿(正三品,掌管李唐宗族的祭祀)、上柱国(唐朝对有战功人员的封赏,总共十二级,上柱国是最高级别,享受正二品的待遇)。

姜皎的弟弟姜晦,因为姜皎的缘故平步青云,担任吏部侍郎。

事实上,姜皎虽然级别很高,地位也很尊崇,可手中并没有实权,和宋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从私生活来看,姜皎也算中规中矩。至于姜晦,史书说是因为哥哥的缘故升官,可从他的履历来看,应该是很有能力和节操的官员。

当时,唐朝缺乏马匹,姜晦暗中运作,从胡人手中购得三十匹骏马,后来经营皇家马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朝廷想提拔他做黄门侍郎,可他坚持拒绝了。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下属经常暗箱操作,把选官搞得乌烟瘴气,可姜晦总能洞察猫腻,锐意改革,深得朝臣的认可。

自古以来,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更不用说剥夺别人半辈子奋斗来的政治前途。那么问题来了,宋璟为什么要找他们的晦气?

答案其实很简单:宋璟疾恶如仇,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在他看来,姜皎和皇帝走得如此亲近,要么是居心叵测,要么是皇帝被他误导了。也就是说,虽然姜皎兄弟没有犯错,可宋璟觉得他们错了,他们就是错了。

面对宋璟的请求,李隆基很为难。他从未怀疑过姜皎的忠诚,可宋璟是他提拔的首席宰相,这个面子必须给,只能牺牲好哥们的利益。

开元五年(717)七月初三,李隆基下诏:汉高祖刘邦创立天下之后,亲信大臣因为权力太大,最后都死于非命,东汉光武帝的南阳旧友,因为选择隐退,最后却能保全荣华富贵。朕决定,罢免姜晦吏部侍郎之职,改任宗正卿;免去姜皎太常卿之职,勒令其回家养老,保留上柱国、楚国公的待遇。

事实证明,李隆基完全是配合宋璟才下的旨,宋璟下台之后,李隆基立马就把姜皎任命为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随侍皇帝。

当然,除了没事找事,宋璟还是干了些正事的。

开元五年(717)九月,宋璟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朝臣和皇帝议政的时候,如果不涉及国家机密,应该让史官仿照贞观旧例,加以记录。

贞观时期,为了加强御史对朝臣的监督力度,李世民定了个规矩:凡是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重臣入朝奏事,必须有御史、史官随同,如果皇帝和大臣的言论有不妥之处,御史必须及时匡正,讨论的事情不管善恶大小,史官都应该记录在册。朝廷各衙门办公,必须在正衙举行,不许到偏殿或后堂。御史弹劾百官的时候,必须头戴獬豸冠,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的奏表。

在这种制度下,皇帝和大臣想搞阴谋诡计,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世民也很憋屈。

想想看,如果皇帝和宰相商议国事的时候,御史总喜欢插嘴捣乱,有时候一件事就可以争论半天,消耗时间不说,皇帝还得假装他们说的都是金玉良言,维护自己善纳谏言的光辉形象,多累啊。更何况,皇帝发表言论,史官是如何记载的,有没有做到不偏不倚,皇帝心里也没底。

武则天执政时期,许敬宗、李义府等党羽都是等御史和史官撤退之后,再偷偷摸摸地到偏殿或者后宫议事。这样一来,御史和史官的监督自然变小了。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鼓励御史和谏官风闻奏事,也就是不用调查事实真相,仅靠道听途说就可以弹劾朝臣,御史大夫和监察御史也可以相互弹劾。在武则天的黑暗统治下,贞观朝留下来的监督之风**然无存。

如果重新启动这套监督制度,无论是李隆基,还是朝中的宰相,包括宋璟本人,手中的权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不过,李隆基和宋璟都有公心,在朝廷风气和个人私欲之间,君臣联手选择了前者,确实让人敬佩。

开元七年(719)四月,开府仪同三司、祁国公王仁皎去世。他的儿子王守一奏请李隆基,希望能仿照窦孝谌的先例,将他父亲的坟墓建造到五丈二尺高。

按照唐朝的丧葬制度,一品官员的坟墓高度大约是一丈九尺,即便是埋葬在皇帝旁边的陪陵,最高也不能超过三尺,王仁皎凭什么建造到五丈二尺?

原因很简单:王仁皎是李隆基的岳父!而窦孝谌是唐睿宗李旦的岳父,他的陵墓便是五丈二尺的高度,不管怎么说,都属于有章可循,没毛病。

宋璟得知消息后,情绪非常激动。

据说,他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您又不是不知道,当年窦孝谌的坟墓修好之后,街谈巷议多么难听,只不过朝臣无人敢指责睿宗皇帝的过失而已,如今怎么能犯同样的错误呢?当年,太宗皇帝送长乐公主出嫁,嫁妆的标准超过了长公主,魏征极力劝谏,终得褒奖。韦皇后擅自加高父亲的坟墓,最后只不过让家族覆灭得更快而已。王同皎的坟墓修得高大一些,本来无可厚非,臣之所以劝谏,无非成全王皇后的美名。况且,陛下所行之事,子孙也会效法,不能不谨慎啊。

宋璟说的话很明确:要么效仿太宗皇帝,做千古名君;要么效仿中宗皇帝,为世人诟病。据史料记载,李隆基听完之后十分兴奋,夸奖宋璟能够按照礼法办事,维护皇帝的名声,十分难得,因此赏赐了四百匹绢帛。

还是那句话,皇帝都是演员,英明的皇帝都是优秀的演员。有时候,皇帝纳谏并不是真的认可这件事,而是迫于环境的压力,不得不接受这件事。皇帝是不是真的认可,主要看他的内心是不是愿意去遵守规则。

开元七年(719)十一月,李隆基使用皇帝墨敕,将岐山县令王仁琛提拔为五品官员。所谓的墨敕,就是没和吏部官员商议的情况下,动用皇权封官。

宋璟觉得很奇怪,李隆基为什么要偷偷提拔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县令?调查之后发现,此人居然是李隆基的昔日亲信。

奏折马上就递了上去:陛下啊,您要提拔亲朋故旧,本不是什么大事。然而,王仁琛已经被连续提拔,如果再破格任用,别人怎么能服气?况且,王仁琛是皇后的族人,陛下行事时应当考虑公众的舆论。臣认为,此事应交给吏部核查,如果王仁琛符合资格,臣会优先为他安排官职。

问题是,王仁琛要是符合吏部的提拔条件,李隆基能走后门?面对强势的宋璟,不仅王仁琛要认命,李隆基也得认命。

无独有偶,宋王李成器也给李隆基上了奏折,希望皇帝能看在他的面子上,用墨敕给自己的亲信薛嗣先封个小官儿。

李隆基:“兄弟,没问题,朕马上给你下敕书!等等……朕还是给中书省和门下省下个手谕,让他们来处理吧!”

很快,宋璟的奏折就来了:“陛下,薛嗣先担任过斋郎(隶属太常寺,负责打扫太庙),不过业绩不突出,应该没资格升官。然而,薛嗣先是宋王的人,封个小官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每次任命官员都会考察他的能力和品德,而且都会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臣认为陛下是贤明之君。如今面对宋王的请求,您并未直接下敕书,而是将此事交给臣,臣认为由吏部考核即可!”

宋璟的太极拳打得炉火纯青,此事交给吏部,肯定是没下文的。

这件事,宋璟虽然抬高了李隆基的光辉形象,可毕竟驳了他的面子。至于宋王李成器,连提拔亲信这点儿事都办不成,可谓是威严扫地。

不得不说,宋璟执政时期,有些事确实是为朝廷着想,有些事纯属找同事的晦气,比如让李隆基撸掉姜皎的官职。当然,宋璟敢这么干,主要是因为直来直去的性格,个人品行确实无可挑剔,可以拿两件事来说一下。

开元六年(718),广州传来消息,说当地的百姓很想念宋璟,因此建造了一块“遗爱碑”,意思是宋璟将德政和仁爱留在了广州。古往今来,能够得到百姓认可的官员可谓是凤毛麟角,一碑在手,对官员来说是无上的荣誉,对朝廷来说,也是皇帝用人有方,教化有度。

宋璟能获得殊荣,心里应该是挺满足的,可满足之后,他却给李隆基上了一道措辞谦逊的奏折:陛下啊,臣在广州并没有什么功德,百姓给臣立碑,无非是因为臣的职位和陛下的宠幸罢了,这是对臣的阿谀奉承。陛下如果想要根除歪风邪气,那就从臣的身上开始吧!

于是,刚刚被竖起来的“遗爱碑”,就在宋璟的谦让中被推倒。

没过多久,朝廷组织选官考试,一位叫宋元超的官员也参加了,可能是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他向主考官报了一个猛料:他是宰相宋璟的远房叔叔!

有了这层身份,吏部官员对宋元超自然是礼敬有加。宋元超更是满心欢喜,只等吏部结果出来,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谁料想,这件事被捅到了宋璟的跟前,他找到吏部官员,一本正经地说道:“宋元超确实是我的远房叔叔,不过我一直没见过他的面,如果他没透露这层身份,你们吏部按照规矩考核提拔也就是了,既然有了私人关系,就剥夺他的候补资格吧!”

历史告诉我们,有靠山很重要,了解靠山的脾气更重要。

据史料记载,宋璟做了四年宰相,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反而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随处可见。然而,任何一个盛世的到来,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宋璟用他的忠正耿直,慢慢扭转了武则天以来昏暗的政治风气,为开元盛世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这也是他为后人称道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