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三年(715)五月,山东出现了特大蝗虫灾害。

如果放到现在,是不可能出现蝗虫灾害的,因为农作物都自带杀虫基因。即便出现了,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变身为油炸蝗虫,成为食客口中的美食。然而在古代,蝗虫被视为自然界的精灵,如果出现大规模的蝗虫灾害,就代表老天爷在惩罚百姓。很迷信的世界观,却是真实存在的。

据史料记载,蝗灾发生的时候,老百姓全都跪在受灾土地的旁边焚香祈福,希望蝗虫能早日离去,当地官员也都迷信天灾之说,无人敢出面除蝗救灾。

官府的不作为,老百姓的迷信,让蝗虫肆无忌惮地破坏庄稼,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山东便赤地千里,村野凋敝。官员们害怕吃不饱饭的农民会聚众闹事,因此将灾情迅速上报给中央朝廷,请求皇帝派得力干将前来赈灾。

当时,姚崇坐镇中枢,接到山东的奏报之后十分诧异,因此奏请李隆基,让他迅速派遣御史前往各地,督促当地官员和百姓组织灭蝗行动。

然而,令姚崇惊异的事情发生了:京城的官老爷和地方官员一样迷信,他们认为蝗虫是自然灾害,是老天爷在惩罚民间,贸然灭蝗是对老天爷的不尊敬。有些官老爷竟然声称,声称蝗虫的数量太多,根本没办法将它们全部灭掉,与其劳民伤财,还不如等它们自生自灭。

事实上,李隆基也在质疑姚崇的提议是不是多此一举。

面对这帮高居庙堂,只读圣贤书的官员,姚崇显得十分无奈,但是想到山东境内的百姓正在遭受着痛苦,姚崇便感到十分不忍。

姚崇跪在地上,声色俱厉地谏言道:“陛下!山东境内,蝗虫漫山遍野,黄河两岸的百姓逃亡殆尽,朝廷岂可坐视蝗虫吞噬禾苗,却不动手救灾呢!就算杀不死所有的蝗虫,也可以挽回部分损失啊!”

宰相卢怀慎也是迷信之人,不过看到姚崇如此坚持,内心也开始动摇:“姚大人,朝廷如果杀灭的蝗虫太多,是否会对天地间的阴阳之气造成伤害?”

姚崇:“想当年,楚庄王生吃水蛭,疾病竟可痊愈;孙叔敖杀死两头蛇,上天竟然愿意降福给他。如今,咱们却忍心看着老百姓被饿死,也不愿看到蝗虫被杀死,这是何道理啊?”

李隆基:“姚爱卿,你说得有道理,可是……”

姚崇:“陛下,如果这样做会带来灾难,臣愿意一力承担!”

大家可能政见不同,也有可能是政敌,可临危之际,姚崇愿意发下毒誓,舍生忘死,这份胸怀足以让满朝文武肃然起敬。面对姚崇的表态,李隆基无法坐视不理,他立即下旨,让朝廷御史前往各地组织救灾工作。

姚崇的锦囊妙计是这样的:晚上的时候,在田边点燃篝火,然后挖个大坑,等蝗虫主动来投。为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姚崇承诺,捕杀一石蝗虫,朝廷就给百姓一石粮食,多劳多得,上不封顶!

在官府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蝗灾最终得到了控制。

开元四年(716)四月,山东再次爆发大规模的蝗灾。消息传到京城,李隆基和姚崇依旧派出了原班人马前往各地组织救灾。

悲剧的是,山东的官员撂挑子了。在他们看来,蝗虫是上天对民间的惩罚,就是因为去年的灭蝗行动,破坏了天地间的阴阳之气,惹得老天爷不开心,所以才造成了第二次蝗灾。更有甚者,以汴州刺史倪若水为首的地方官员拒绝朝廷的御史入境,公然反对姚崇组织的灭蝗行动。

据史料记载,倪若水在汴州任上修建孔庙,提倡教育,兴办州学和县学,并亲自教诲学生,境内教化盛行,是当地百姓人人称赞的父母官。他之所以反对灭蝗,并非懒惰和庸碌,仅仅是因为愚昧无知。

倪若水上奏朝廷:“蝗虫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并非人力可以扭转的,朝廷应当通过修德行善来消除蝗灾。十六国时期,前赵帝王刘聪就下令捕杀过蝗虫,但是结果却如何?蝗灾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演越烈!”

姚崇立马写了封信:刘聪的帝位来得不太合法,德行自然不够镇压妖孽,当今圣上乃千古明君,德行自然可以战胜邪恶之物。历朝郡守,但凡为官贤良,蝗灾自然不入其境,按照你的意思,山东出现蝗灾,难道是你修德不够?

如果倪若水固执己见,一顶“不修德”的帽子扣下来,恐怕子子孙孙都要遭受骂名。接到姚崇回信后,倪若水屁颠屁颠灭蝗去了,最后统计下来,汴州境内就杀死了十四万石蝗虫。

事实上,地方官员卖力干活的时候,一些大臣却纷纷给李隆基上书,声称灭蝗运动会破坏阴阳之气,迟早会让老天爷再次降罪的。李隆基相信“天人感应”的说法,面对一边倒的舆论攻势,他也开始动摇了。

李隆基:“爱卿,朝臣都认为朝廷不该灭蝗,你是怎么想的?”

姚崇:“陛下,朝中酸儒只知道读死书,却不知道变通。北魏时期,山东也爆发过蝗灾,就因为官府不忍心灭蝗,导致千里赤地,颗粒无收,老百姓为了活命,最后易子而食。如今,黄河两岸的百姓家中都没有太多存粮,如果放任蝗灾继续,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充当乞讨的流民。灭蝗,关乎国家气运呐!”

李隆基深以为然,这才镇压了反对派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