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拥护李唐的朝臣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无端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波,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张氏兄弟,却把大火引到了自己身上。

长安三年(703)九月,武则天下诏:贬魏元忠为高要县尉,将张说和高戬流放到岭南。

武则天这样处罚,已经默认魏元忠等人并非谋反之罪,而是借此机会在朝中立威,打压朝臣的嚣张气焰。临行之前,武则天破例召见了魏元忠。

魏元忠感慨地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此番前去岭南,多半是不能回朝了,相信陛下一定会有想起我的一天!”

武则天:“爱卿何出此言?”

魏元忠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张氏兄弟,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陛下,这两个兄弟,最终会成为祸乱的根由!”

武则天有点无可奈何,说道:“魏元忠,你还是离去吧!”

洛阳郊外,太子府的崔贞慎等人给魏元忠送行,远处一双眼睛紧盯着他们,魏元忠刚刚离去,武则天便接到了一份告密书:状告魏元忠和太子府的随从崔贞慎等人阴谋聚会,意图谋反!据史料记载,告密之人是张易之本人,只不过状纸上写的是柴明。

群臣跟着胡闹也就罢了,可武则天很在意太子府的态度,如果背后是李显指使的,她不介意再来一次政治清洗。这一次,武则天找来了监察御史马怀素,武则天说道:“有人状告魏元忠和太子府的人勾结,告密书在此,证据确凿,你迅速处理此事,将审讯结果给朕报上来!”

武则天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而且还屡次派太监前去督促,可马怀素就是不想诬陷,因此迟迟拿不出审讯的结果。洛阳宫内,武则天十分焦急,前往催促的宦官一批接着一批,可就是不见回报。

马怀素直接找到武则天:“陛下,臣希望能和柴明当面对质!”

武则天颇为不满:“朕也不知道柴明在哪里,你只要按照状纸上告发的事实审问就行了,还找那个告状的人干什么?”

马怀素:“状纸只是一面之词,不可偏信。”

武则天勃然大怒:“你是想放纵谋反之人吗?”

马怀素:“陛下,臣不敢放纵谋反的罪犯。魏元忠身为宰相却遭贬黜,崔贞慎等人因亲朋故旧的关系为他饯行,如果诬陷他们在共同谋反,臣实在不敢。陛下掌握着生杀大权,如果要加罪这些人,您自己决断也就行了。既然陛下派臣负责审理此案,臣不敢不根据实情上报!”

武则天:“这么说,你是不打算治他们的罪了?”

马怀素:“臣才疏学浅,并没有发现任何罪证,无法惩处啊!”

武则天很欣慰,因为朝廷有大批的忠贞之士可供李显驱使。

武则天也很绝望,将皇位传给李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她能做的就是保护武氏家族的荣华富贵,保护张氏兄弟的锦绣前程。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武则天越是和朝臣作对,张氏兄弟的罪孽就越大,朝局的安定就越成问题。

武则天不想逆天而行:“马怀素,此事就这样吧。”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拥护李唐的朝臣可以接受武氏家族的存在,却不能容忍张氏兄弟作威作福。为了把张氏兄弟赶下台,洛阳的官员们开始暗中收集罪证,真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武则天不想面对朝臣集体发难,因此前往郊外的兴泰宫居住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长安四年(704)七月十二日,武则天刚返回洛阳没几天,有关部门便将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下狱,罪名是贪污受贿。铁打的证据摆在武则天面前,她也无可奈何,只好在当日下诏公开审讯。

长安四年(704)七月十三日,武则天突然下诏:张易之、张昌宗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应当与张同休等人并案审理!

一时间,群臣惊愕万分,都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闹不明白,武则天究竟是想对小情人动手,还是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不满?诏书发布之后好几天,朝廷没人敢接话,更不敢公开审理张氏兄弟。

长安四年(704)七月十八日,司刑正贾敬言终于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上了一道无关痛痒的奏折:张昌宗在民间强行收买田地,应该向他征收黄铜二十斤!

武则天:我看行。

朝臣在试探武则天的底线,武则天在容忍朝臣的疯癫。

长安四年(704)七月二十二日,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上奏道:“张同休兄弟共贪赃钱财四千余缗,朝廷应当罢免张昌宗的官职。”

张昌宗为自己申辩道:“臣为朝廷立过功劳,现在所犯的罪过,并不至于达到必须被免官的程度。”

武则天:“诸位宰相,依你们看,张昌宗到底有没有功劳?”

刚刚被提拔为中书令的杨再思是亲张派,因此和稀泥道:“陛下,张昌宗为陛下调制了神丹,陛下服用后确实有效果,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

这一招太绝了,群臣说这不是功劳,武则天立马就会拍死他们。

武则天欣慰地说道:“这是功劳,朕以为张昌宗应该官复原职!”

长安四年(704)七月三十日,武则天下诏:贬张同休为岐山县丞,贬张昌仪为博望县丞。

意思很简单,动他们的兄弟可以,但是别打张氏兄弟的主意!

然而,群臣对武则天的处罚并不是很满意,诏书刚刚发布,宰相韦安石就上了一道新鲜出炉的奏疏,这一次把矛头对准了张易之。就在当天,武则天让韦安石和宰相唐休共同审问张易之,可在两日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

长安四年(704)八月初一,武则天下诏:任命韦安石为检校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长史。

长安四年(704)八月初七,武则天下诏:任命唐休为幽州、营州都督,安东都护。

临行之前,唐休找到了太子李显,秘密进言道:张氏兄弟凭借着陛下的宠信不守本分,日后一定会作乱,太子殿下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维护李唐的朝臣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外朝已经是李唐的势力范围,武则天最仰仗的无非是张氏兄弟,只要拿下他们,随时可以逼武则天退位。

就在此时,相王府长史、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姚崇给武则天上了一道奏疏:“臣身为相王府长史,不宜再兼任兵部尚书,并不是因为臣怕死,而是怕给相王带来麻烦!”

姚崇的奏折让武则天大为欣慰。

什么叫老成谋国!什么叫宰相之才!

这时,武则天又想起了去世的狄仁杰,当年让他推荐贤良之臣的时候,姚崇便是狄仁杰重点举荐的对象,狄仁杰预言,此人是国之重器。此事过后,武则天似乎在姚崇身上看到了狄仁杰的影子,因此开始重新审视他的存在。

长安四年(704)八月初十,武则天下诏:任命姚崇为相王府长史、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道简单的诏书,就这样换来了锦绣前程。

此时,北方的突厥再次发动了侵略战争,姚崇临危受命,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临行之前,武则天握着他的手问道:“爱卿,此番平乱颇费时日,依你看,外朝之中有谁可以担任宰相之职啊?”

姚崇正色道:“陛下,张柬之为人稳重,智谋超群,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当机立断,况且他已年逾八十,请陛下赶紧重用他吧。”

长安四年(704)十月二十二日,武则天下诏:加封刑部侍郎张柬之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千年老二终于熬出头了!

客观地说,武则天的智慧确实超乎常人,她一生阅人无数,张柬之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缺陷,她心知肚明。在武则天看来,张柬之或许有宰相之才,但绝非是她理想中的能臣,因此面对狄仁杰的两次推荐,她都视而不见,姚崇的地位没有狄仁杰高,武则天却在此时提拔张柬之,完全是基于身后之事的考虑:张柬之或许不适合她,但可能适合太子李显!

这一段时间,朝廷对高级官员的任命非常频繁,怀州长史房融、吏部侍郎韦承庆相继被任命为宰相,而李峤、韦嗣立等人却相继被罢相。

经过一番人事调整之后,组成了以张柬之、崔玄暐、房融、韦承庆、杨再思五人为核心的执政班底。其中张柬之和崔玄暐是李显的坚定拥护者,韦承庆、房融、杨再思是张氏兄弟的拥护者。说白了,武则天还是在搞权力制衡。

面对此情此景,张柬之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基层混了数十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混成中央领导,却又在宰相之位遭到武则天的无情打压,他的心中难道不恨吗?据史料记载,张柬之为相后,并没有打算走和平的政权交接道路,而是想以暴力方式将武则天和张氏兄弟驱逐下台。

所谓的暴力,就是控制禁卫军!

当年,张柬之被撸到荆州做长史,和前任长史杨元琰泛舟江湖,二人将话题扯到了纷繁复杂的朝局上。说到动情之处,杨元琰慷慨激昂,大有一言不合就推翻武则天统治的打算。如今,张柬之步入权力中枢,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

为了掌控禁卫军,张柬之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任命。

提拔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

提拔桓彦范、敬晖以及右散骑侍郎李湛等人为羽林卫将军!

当然,为了消除张易之等人的疑虑,张柬之任命武攸宜做了右羽林大将军,此人正是亲张派的实力代表。在张易之等人看来,右羽林大将军是右羽林将军的头儿,只要控制了这个职位,桓彦范、敬晖等人就翻不起浪来。

然而,张柬之毕竟棋高一着。右羽林大将军虽然地位很高,却不能掌控每一个羽林卫将军,一旦宫内发生变故,最先动起来的就是禁卫军的小分队,谁能掌握就近的羽林卫军队,谁就能掌握制胜的先机!

军权是个敏感的东西,张柬之敢打禁卫军的注意,完全是仗着武则天一病不起,躲在长生殿调养身体。想来也挺有趣,张柬之毕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和年轻人相比,他有资本做最后的赌博,而且时不我待啊。

长安四年(704)十二月,武则天的病情开始缓和,陆续召宰相前去说话。

宰相崔玄暐:“陛下,太子和相王仁德彰明,孝顺母亲,友爱兄弟,可以在您身旁侍奉汤药。皇宫是禁地,事关重大,希望陛下不要让异姓人随意出入。”

武则天不想多说什么:“朕明白你的心意!”

直到此时,武则天依旧护着张氏兄弟。然而,张氏兄弟并非没有独立思想的提线木偶,武则天身体每况愈下,朝臣们步步紧逼,他们非常着急给自己找一条退路。张柬之紧锣密鼓地准备之时,张氏兄弟也在联络自己的亲信。

就在这时,朝臣们组织了一波反攻。一夜之间,洛阳城中便飞满了无数小纸片,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张氏兄弟意图谋反!

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她竟然无动于衷。

紧接着,一个叫杨元嗣的人状告张昌宗:他曾经找术士李弘泰相面,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之相,还劝他在定州建造佛寺,则天下百姓自然归心。

杨元嗣走的官方流程,按照制度,朝廷必须接受状纸,武则天下令:凤阁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承庆、司刑卿崔神庆和御史中丞宋璟共同审理。

数日之后,武则天召集大臣商议此案。

韦承庆、崔神庆是亲张派:“陛下,张昌宗对相面一事供认不讳,然而据他所说,早已经将此事回禀给您,按照制度,这属于自首情节,应该免除惩罚,至于术士李弘泰,应立即逮捕并治罪!”

御史中丞宋璟和大理丞封全祯说道:“陛下,张昌宗受陛下如此恩宠,竟还要召见术士相面,他意欲何为?据李弘泰所说,为张昌宗占得纯《乾》之卦,也就是天子之卦,如果张昌宗认为李弘泰妖言妄行,那他为什么不将李弘泰捆起来送到有关部门治罪!虽然他说已经将此事上奏天子,可终究还是包藏祸心,请陛下将他批捕入狱,没收家产,再惩罚其罪!”

张易之究竟有没有和武则天提及此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武则天并不想因此惩罚张昌宗,于是再一次选择了沉默不语。

宋璟:“陛下,如果不将他立即拘禁,人心不稳啊!”

武则天:“你们先暂停审理,容朕看看卷宗吧!”

武则天仔细想了想,宋璟是此案的主审官员,要让他不闹事,只能再给他安排点其他的差事。武则天:宋璟,你去扬州审理案件吧!

宋璟:俺不去!

武则天:幽州都督屈突仲翔被人举报贪污,你帮朕去查查!

宋璟:州、县官吏犯罪,官品高的由侍御史审理,官品低的由监察御史审理,如果没有事关军国大事的案件发生,御史中丞都没资格出使地方。

武则天:李峤正在蜀地安抚暴民,你前去搭把手,也算为国分忧!

宋璟:陛下,据臣所知,蜀地并无暴乱……

武则天:那你就老老实实待在洛阳,别给朕惹事,成不?

宋璟这头刚刚安静下来,桓彦范又开始发难了,而且言辞颇为激进:陛下,您这是姑息养奸,违背天意啊,如果再这样下去,天下臣民都会对朝廷绝望的,应该将张昌宗交给刑部、司刑寺和御史台三司会审……

武则天没理这茬。

紧接着,宰相崔玄暐也开始发难了,要求公开审理张昌宗。

武则天欲哭无泪,只好答应了。

武则天:审吧审吧!

三司会审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弄死张昌宗!

武则天还想做最后的反抗,她声称张昌宗确实向她自首过,本着坦白从宽的原则,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从轻发落,最好是别发落!

宋璟:“陛下,张昌宗因为被匿名信举报,被逼得走投无路才对您坦白,根本不是出自他的本意。更何况,他犯的是谋反大逆之罪,不允许因自首而免刑。如果张昌宗不被处死,那还要国法干什么!”

武则天的身体非常虚弱,面对咄咄逼人的宋璟,似乎有点儿力不从心,她已经无力再去抗争:“宋璟,你就不能看在朕的面子上,饶他一次吗?如果你再坚持己见,难道就不怕朕杀了你?”

武则天纵横政坛一生,死在她手上的政敌数不胜数,凡是她想干的事,有哪一件没干成?在她最落魄的时候,宁愿孤独地等待,也没有求过任何人。如此低声下气地求一位臣子,堪称武则天一生中少有的场面了。

很遗憾,宋璟并不买账:“陛下,张昌宗承受着他不应该享受的恩泽,臣深知此言一出就会大祸临头,但是在道义面前,臣死而无憾!”

宰相杨再思:“宋璟,要不改天再说,先退下吧!”

宋璟:“当着天子的面,你有何资格发号施令?”

武则天:“好,朕把张昌宗交给你们御史台审问!”

然而,宋璟才刚刚摆下阵势,武则天的使者便来到御史台传旨:陛下已经赦免了张昌宗之罪。武则天这招偷天换日简直太绝了,宋璟傻站在原地感叹道:早知道如此,就应该一棒槌将他的脑袋给敲碎了!真是遗憾终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