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每个王朝都有强盛的时期,也有衰落的时期,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不可能因为任何帝王的强权和意志而更改。

汉武帝之后,大汉王朝便不复当年。

唐玄宗之后,大唐王朝便日落西山。

高句丽,一个活跃在隋末唐初的政权,三败如日中天的大隋王朝,将隋炀帝逼到灭国的边缘,随后又狙击了千古战神李世民,最后让他饮恨而终。隋末唐初的历史上,高句丽出尽了风头,此刻也到了走下坡路的时候。

平定百济之后,李治便可以集中精力攻打高句丽了。

对李治来说,百济政权灭亡,他感到很欣慰,却没有激动之情,唯有面对高句丽,才能激发他内心的斗志。按照李治的意思,他准备效仿李世民御驾亲征,但是得了头晕目眩的疾病,被武则天强行留在宫中休养。

打高句丽的阵容,还是先前的几位大将。

龙朔元年(661)七月,苏定方在浿水(今朝鲜大同江)大败高句丽守军,随后将海军主力开到了平壤城外,等待契苾何力的陆军主力会师。

事实上,高句丽确实到了强弩之末,陆军一路势如破竹,轻松越过了所有的城池,直接杀到鸭绿江畔。此时,江水冰封,坚硬无比,契苾何力趁着天赐良机,将大军带到了鸭绿江的南岸,与高句丽守军展开了斗争。

高句丽的主帅叫渊男生,是渊盖苏文的儿子,他带着数万名精兵坚守在鸭绿江畔,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争取着最后的生机。

被别人打到老家的滋味很不好受,打不过别人的滋味更不好受。渊男生发现,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还是无法阻挡唐军的兵峰,一番苦战之后,高句丽被杀三万余人,渊男生孤身脱险。

龙朔二年(662)二月,平壤附近,蛇水战场。

唐军方面:苏定方、程名振、庞孝泰主帅。

高句丽方面:渊盖苏文亲自出马。

这一次,双方投入了绝对的主力,堪称一战定乾坤。

据史料记载,左骁卫将军庞孝泰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却因为寡不敌众,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之后,血洒疆场,含恨而终。与庞孝泰一同战死的,还有他的十三个儿子。我们都知道北宋的杨家将,却不知道早在唐高宗李治一朝,就已经有了满门壮烈牺牲的热血先例。

如此壮烈的牺牲,并没有换来唐军的大胜。

连年的征战,让大唐的国力耗损极大,这一切李治都忍了。可这一次,唐军再一次遇到了寒冷的暴风雪,平壤城下,唐军远离本土作战,粮草难以为继,将士的保暖得不到保障,死伤非常严重。

屋漏偏逢连夜雨。

边境传来战报:漠北的铁勒九姓联合同罗、仆固侵略大唐边境。

究竟是咬着牙攻打高句丽,还是撤军到漠北布防?

在李治看来,高句丽已经在走下坡路,对大唐本土没法形成致命的打击,然而漠北的少数民族却可以随时打到关中,威胁他的统治,再加上北线的契苾何力进展不顺,没法和苏定方等人会和,李治最后还是给前线下诏:撤军回朝,全力支援漠北战线!

还有一道圣旨,李治丢给了驻守在百济的刘仁轨、刘仁愿:平壤的主力部队已经撤回,百济战场势力单薄,唐军仅仅镇守在熊津江口,恐怕很难形成气候,大军要么开到新罗求生存,要么班师回朝……可以想象,李治确实遇到了大麻烦。

历史的走向,究竟由谁决定呢?

据史料记载,刘仁轨并没有撤军的打算,镇守百济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征伐朝鲜半岛的战略。眼下,皇帝的态度模棱两可,既可以班师回朝,也可以继续镇守,给了足够的选择空间,就看他自己的想法了。

刘仁轨不想撤,可他必须尊重将士们的决定。

因为,这帮兄弟远离故土,人心思归。皇帝的旨意到来后,他们兴奋不已,不少人都开始在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了。

刘仁轨搭了个高台,来了次影响深远的公开演讲:将士们!咱们是臣子啊,应该为国家而牺牲,怎么能考虑个人的私欲呢?陛下一直想消灭高句丽,因此先灭了百济,还留下部队驻守,为的就是控制住战略要地。不错,百济还有残余的敌寇,而且守备森严,但只要咱们秣马厉兵,做好准备,乘他们不备的时候攻击,就一定可以取胜。如果咱们打了胜仗,再找皇帝请求主力支援,朝鲜半岛便可一举**平!

如今,平壤的主力部队已经回朝,如果熊津也跟着撤军,那么百济的残寇就会死灰复燃,朝廷什么时候才能平定高句丽?一旦咱们开始撤军,敌军立马就会发动攻击,纵然是逃到新罗地界,也不过是羁旅之客。将士们,相信我,敌军的主帅鬼室福信残酷暴虐,不遵人伦,百济君臣互相猜疑,迟早会发生变故,咱们只需要坚守城池,等待变化,就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得不说,刘仁轨的判断很准确,决策也很果断,丝毫不像读书人出身的帅才。

大唐和高句丽的战争持续了数十年,好不容易将胜利的旗帜插到了敌人家门口,如果轻易撤军,那么先前将士们的努力将会付之东流。说得更现实一点,这一次撤退了,下一次还是得来,而且还是这帮将士!

在刘仁轨的鼓舞下,将士们逐渐放弃了回国的打算。

反倒是百济方面,听说唐军要撤军,兴奋得不成人样。可是左等右等,刘仁轨和刘仁愿也没有下令撤军,他们有点蒙了。

百济王扶余丰和鬼室福信开始坐不住了,他们派了个使者前往熊津江口,对刘仁轨等人说道:“啊,贵国的皇帝不是心疼你们,让你们回家嘛!将士们出来的时间也挺长的,再者说他们在这里吃不好,穿不暖,还是赶紧回家吧!”

百济使者的表演太拙劣了。

看起来,扶余丰和百信复国的意愿非常强啊!如果让敌人过得舒坦,岂不是天大的罪过?刘仁轨和刘仁愿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扶余丰的使者刚回去,刘仁轨便发动了突袭,一举攻克了支罗城、尹城、大山、沙井栅寨,随后分散兵力,扼守险要。

刘仁轨心里清楚,可以取得小胜,全仰仗敌人放松警惕,如果要扩大胜利果实,总不能拉着百济的老百姓和扶余丰打仗吧?

刘仁轨给李治上了一道奏表,希望皇帝能仗义援手。

国有良将,皇帝的福气啊!

李治非常欣慰,于是在淄州、青州、莱州、海州调集了七千名将士,由熊津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统帅,前去支援刘仁轨和刘仁愿。

七千援兵到达之后,百济的反叛势力开始消停了。

接下来的局势,和刘仁轨设想得一模一样。

鬼室福信是个霸道的枭雄,他有能力掌控兵权,可他忽略了扶余丰。这位老兄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人,他从小就被送到日本做了人质,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内心发誓,一定要让百济成为霸主,做万民敬仰的君主。

扶余丰经常在公开场合表达对鬼室福信的不满,鬼室福信也在暗中谋划,意图除掉这位时常插手政务,没有自知之明的傀儡皇帝。

龙朔二年(662)七月,鬼室福信准备动手了。

鬼室福信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扶余丰有雄心壮志,人也很强势,可缺少军队的支持,轻易搞不定眼前的烂摊子。只要百济的军务无人处理,扶余丰为了稳定军心,一定会亲自请他出山,到时候就可以趁机杀了扶余丰。

守株待兔,很完美的计划!

接下来,鬼室福信在家称病,只等扶余丰前来送死。

鬼室福信可能不知道,扶余丰在他身边安插了内奸,计划诞生之时,也就是鬼室福信的末日。扶余丰下了一道诏书,声称鬼室福信是百济的栋梁之材,病倒在**实在是国家的不幸,并承诺一定会去他的府中看望。

鬼室福信兴奋得手舞足蹈,只等老板的到来。

扶余丰确实来了,可他是有备而来。

按照一般的套路,皇帝到臣子家中,肯定要来一段嘘寒问暖,然后大家开始聊天,聊到互相厌烦之时,再号令刀斧手进来,将对方给杀了。

扶余丰带着亲信狂奔到鬼室福信的床前,没有虚伪的对话,没有任何礼仪招呼,扶余丰直接掏出尖刀,将鬼室福信刺死在**。

扶余丰心里清楚,他没有能力摆平唐军,鬼室福信被杀之后,扶余丰就派人前往高句丽和倭国求援了。看得出来,这孩子的逻辑非常简单:我不高兴,就是不想让你活,即便是灭国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