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收官之后,王文度率领大军到达桓笃城,许多胡人表示归附唐朝。在王文度的眼里,这帮人并不是大唐的子民,而是排队待宰的羔羊。

王文度咆哮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帮胡人就是在等我们班师回朝,到时候他们照样会反叛我们,不如现在就弄死他们,抢他们的钱财!”

面对王文度的神逻辑,将领们集体晕厥。

苏定方强忍着怒火,劝阻道:“大帅,如此一来,我们与贼寇有什么区别,还能成为讨伐叛贼的正义之师吗?”

假传圣旨都敢干,杀几个胡人算什么?

王文度也不傻,他想带着部下抢劫胡人,让部下记得他的好处,然后将假传圣旨一事遮掩过去,大家各取所需嘛。事实上,许多将领都没捞到正儿八经的军功,因此面对王文度的收买,纷纷失去了底线。

傲然挺立的人只有一个:苏定方!

在王文度的带领下,西突厥军队不知所踪,唐军打了几个小胜仗,随后班师回朝。李治下令调查其中的原委,王文度以假传圣旨为由,被判处死刑。不过,考虑到大军打了败仗,李治赦免了王文度的死罪,将他削籍为民,永不叙用。

至于程知节,因为逗留不进,贻误战机,再加上作为大军主帅,不辨真伪,纵容王文度肆意胡来,被朝廷判处死刑!李治念他是大唐功勋之臣,又是三朝元老,特旨赦免死罪,改判罢免程知节的所有官职和爵位。

面对这样的处罚,也不知道程知节究竟是何感想。

此次征伐西突厥,苏定方以五百人对阵数万敌军,可谓毫不露怯,虽然只斩杀了一千五百名敌军,却因此一战成名。更何况,面对王文度的嚣张妄为,苏定方不惧强权,坚持己见,这种气魄和格局让李治和武则天对他极为欣赏。

在领导那里露了脸,还怕没有出头之日吗?

显庆二年(657)正月,李治又下诏了。

行军总管:苏定方。

行军副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等人。

外国援军:以回纥援军为主,从北道讨伐西突厥。

技术支持: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左屯卫大将军步真,李治封他们为流沙道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的旧众,从内部瓦解贺鲁的同盟。

至于军队的编制,史书上没有明说,大约两万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从少数民族征调过来的军队。苏定方的目标是寻找贺鲁的军队,因此李治不想耗费太多的资源。

再者说,唐朝的天威尚在,与西突厥对战,是正义之师讨伐不听话的叛贼,因此仅凭唐军的军威就可以杀敌一半!

接下来的几个月,苏定方就干了一件事儿:在漫无边际的草原寻找贺鲁等人的踪迹。

显庆二年(657)十二月,苏定方来到了突厥金山(位于新疆以北,蒙古以西,东南- 西北向的山脉)的北面,刚好碰到了西突厥处木昆部。面对天降神兵,处木昆部的首领懒独禄慌了,他虽然有一万名生力军,可还是举起了白旗。苏定方对他们好言安抚,随后派遣一千名骑兵将他们看护起来。

苏定方此次出征,西突厥的部落望风归降,贺鲁只能将主力部队拴在裤腰带上,到处奔波流浪。苏定方继续向西进军,到了曳呸河(今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时候,终于碰到了贺鲁的主力。

准确地说,是贺鲁主动找上门来决战的。

贺鲁是西突厥至高无上的大可汗,草原上的雄鹰,手握十万雄兵,却被苏定方的两万人追杀,说出去还怎么在草原上混?

贺鲁表示,苏定方的两万部队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又是以少打多的战役,作为主帅,苏定方有一万个理由选择撤退。然而,苏定方坚信,贺鲁的十万雄兵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唐军胜算极大,打赢了此战,就可以换回大唐西部边境数十年的安宁!

曳呸河畔,苏定方宛若战神,神态坚定地传下了军令:步兵镇守在南原,把长矛密集排列,锋刃朝外;骑兵在北原布阵,随时准备冲锋!

对贺鲁而言,以十万骑兵对两万杂牌军,难道还会输吗?

贺鲁轻敌了,他没有找苏定方的骑兵交锋,而是找步兵的晦气。可是面对苏定方的长矛阵,贺鲁的战马吃尽了苦头,一连三次冲锋都没有击溃唐军阵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贺鲁的骑兵感到疲乏的时候,唐军的骑兵冲锋了。战场就是你来我往,疲惫的突厥骑兵看到敌人往来冲锋,逢人便砍脑袋,脑子能想到是就是:唐军打了鸡血,唐军疯癫了!不一会儿,战场上的血腥便让突厥军人呕吐不止。

突厥逃兵出现了,一个,两个,逃跑的想法如同恶性病毒一般,开始在全军蔓延。苏定方率领唐军将士一路追杀了三十余里,西突厥数万名将士成为刀下亡魂。接下来的几天,贺鲁组织残余部队和唐军交战,再一次大败而归。

西突厥可以横行天下,靠的是旗下的十个部落,它们是左厢的五咄陆部和右厢的五弩失毕部。其中咄陆部包括处木昆、突骑施、胡禄居、鼠尼施、摄舍提五部;弩失毕部包括哥舒阙、哥舒处半、阿悉结阙、阿悉结泥孰、拔塞干五部。

此时,贺鲁的败局已定,弩失毕部率先向苏定方投降。随后,咄陆部的贵族首领找到了南道的主帅阿史那步真,要求归降李唐王朝。

贺鲁一生都在为复兴西突厥而战,此时此刻,他只能仰天长叹,泪流满面。贺鲁不甘心失败,他还有最后一个希望:恶劣的天气!不错,贺鲁希望老天爷可以降下大灾难,阻止苏定方继续行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贺鲁平复了一下悲伤的心情,带着数百名骑兵向西狂奔。然而,苏定方不是程知节,仗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步,岂能放贺鲁轻易逃走?

苏定方:“萧嗣业,你去追击贺鲁的余党,我在后面支援!”

此时,塞外朔风横吹,积雪高达二尺,军中的马匹早已经冻伤了大半,许多将领都要求天晴之后再发兵。然而,苏定方的态度异常坚决:“贺鲁就是觉得塞外天寒地冻,才认为我们会驻军休息,此时我们耽误一刻,贺鲁就会逃得更远,你们想要获得泼天大功,现在就必须克服一切困难!”

军人的霸气,这一刻展露无遗。

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苏定方不顾年迈的躯体,亲自领兵追击,唐军昼夜兼程,一路上收编了不少被打散的胡人,后来又和弥射、阿史那步真顺利会师。

此时,探子来报:贺鲁正在前方驻扎,距离大军二百里地!

贺鲁大意了,他误以为唐军不会冒着严寒追击,因此将唐军甩开之后便放慢了行军的节奏,再加上失散的旧部前来投奔,贺鲁又有了翻身的资本。为了释放积蓄已久的压力,贺鲁拿出自己的装备,准备外出打猎。

突厥人不知道,苏定方的大军已经靠近了营地。

时至中午,西突厥士兵刚刚饱餐一顿,准备午休,苏定方令旗一倒,蛰伏待机的唐军犹如猛虎下山,瞬间就将贺鲁的营地包围。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贺鲁根本没有能力反击,留下了数万具尸体之后,贺鲁带着儿子呸运、女婿阎啜等人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市)。

继续追击,还是率军返回?

苏定方很清楚,此次出征的将士经历了一年多的跋涉,吃尽了苦头,再加上天寒地冻,马匹伤亡惨重,将士粮草和被服都不够,因此抱怨极大。

苏定方下令:归附唐朝的部落各自回到本部居住的地方,只要是贺鲁掠夺的财产,唐军会全部归还,唐军还会为大家开通道路,设置驿站,西突厥十姓百姓以后跟着唐朝混就是了!

石国西北的苏咄城外。贺鲁等人疲乏不堪,犹如乞丐一般,丝毫看不出他曾经是西突厥汗国的君主。**的战马经过连日的奔波,早已经口吐白沫,贺鲁命人拿着珠宝进城买马,却被某位无名氏拦了下来。

无名氏告诉贺鲁,他是城主伊沮达官的下属,城主很仰慕贺鲁的盖世英雄,因此早已经在备好酒食,准备和他畅叙一番!

仰慕?畅叙?酒食?

贺鲁不过是个流浪汉,能有容身的地方就不错了,逃难的时候还能有这样的待遇,实在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贺鲁表示,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靠谱。

事实证明,未来的人生确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但有时候不是你选择了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你。

伊沮达官为贺鲁准备了丰富的宴席,也备好了技术精湛的刀斧手,只等贺鲁入套。

贺鲁一路上兴致勃勃,期待接下来的友好会谈,可他没想到的是,还没到饭点,伊沮达官就动手了。原来,这是一场不用上桌的鸿门宴。

此时,苏定方已经回朝了,副总管萧嗣业奉命追击贺鲁。

伊沮达官:“尊敬的天可汗使者,我是你们忠臣的奴仆。你看,我已经将西突厥可汗贺鲁擒获,打算献给我们的天可汗!”

据史料记载,贺鲁被押送回长安之后,不久便去世。显庆二年(657),随着贺鲁的被抓,突厥十姓部落的归附,西突厥正式宣告灭亡。

李治的处置方案:将西突厥分为漾池、昆陵两个都护府。

阿史那弥射为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统率五咄陆部落;阿史那步真为右卫大将军、漾池都护、继往绝可汗,统率五弩失毕部落。至于西突厥十大部落的首领,依据部落大小、地位声望,朝廷委任他们刺史以下的官衔。

李世民很霸气,可唐高宗李治也不赖。

我们不能忘记西突厥的灭国战争,不能忘记大唐战神苏定方,正是他们将困扰大唐数十年的西突厥赶尽杀绝,这份丰功伟业,足以让他们君臣彪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