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吐蕃政权实现弯道超车的时候,李世民对他们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当时,吐蕃和中原的交通非常不便,从吐蕃前往长安,必须要绕到北边的新疆,也就是经过丝绸之路,然后从玉门关进入中原。

地理位置的隔绝,让两国的邦交关系一直都没有建立起来。

不过,松赞干布的朋友圈很广泛,他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中原有个强大的王朝,他们的君王出手非常大方,大家每次去朝拜,都能带回来不少奇珍异宝,比如丝绸、茶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带不回来的。

贞观八年(634)十一月,松赞干布本着试一试的态度,也派了一批使者前往长安,还带了不少吐蕃特产。

面对吐蕃政权的投诚,李世民还是比较欣慰的。他虽然不了解吐蕃的国情,可从使者的口中还是听出了一些端倪:他们非常落后,想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不管怎么说,姿态比李唐要低,对李唐也没有威胁,这就足够了。

李世民好言安抚了吐蕃使节,按照惯例赐了一批财富,随后让冯德遐和吐蕃使节一同前往青藏高原,想要好好安抚松赞干布。

文化的碰撞,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贞观九年(635),李靖、侯君集等人灭掉吐谷浑,松赞干布听说之后,再一次派使者前往长安朝拜。这一次,吐蕃送来了奇珍异宝,却提出了一个比较过分的要求:希望李世民可以找个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两国永结盟好。

据史料记载,松赞干布能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听说吐谷浑和唐朝有和亲的先例,这才厚着脸皮找李世民要公主,想要以此攀上李唐王朝的高枝儿。

不过,李世民却很谨慎。

说白了,吐蕃和唐朝刚刚建立邦交关系,李世民还没摸清楚对手的底细,两国更没有爆发大型的战争,和亲毕竟还是太早了吧?更何况,和亲公主虽然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可毕竟是以公主的身份出嫁,说出去总归不是长脸的事。

李世民:“吐蕃使节,和亲一事还是先放一放吧!”

事实上,在李世民的眼里,吐蕃找李唐和亲,资格还不够。

遗憾的是,在吐蕃使者的眼里,自己国家是高原上最牛的存在,周边小国纷纷臣服,松赞干布更是民族英雄,神一样的存在,小到地上的牛羊,天上的飞鸟,大到天上的神灵,谁都会给松赞干布几分面子。

我们的赞普降低姿态找你求亲,却被你的一句话给打发了?这事儿说出去不好听吧!更何况,对使者自己来说,老板交代的事情没办成,回去还不得挨板子啊?总不能对松赞干布说,人家李世民看不起你这个吐蕃赞普,这才不答应嫁公主吧?

吐蕃使者的心情不太好,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问题,一直在组织语言,准备为自己开脱。事实上,他想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回到逻些之后,他对松赞干布说道:“哎,本来唐朝皇帝已经答应了赐婚,但是吐谷浑的使者却暗中说我们的坏话,皇帝听了之后,这才取消和吐蕃之间的和亲。”

松赞干布听闻此言,当场暴走了。

在吐蕃国内,松赞干布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年纪轻轻就统一了青藏高原,纵横天下,独孤求败,如今却因为求婚一事被吐谷浑给坑了,这如何能忍?

松赞干布的为人和李世民有得一拼,至少在骄傲的性格上,两人的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什么事儿都能做,什么事儿都敢做。如果吐蕃使者如实相告,说李世民看不起松赞干布,所以不愿意赐婚,松赞干布很可能直接让国内的二十万军队开道去长安(事实证明,他后来确实是这样做的)。

吐蕃使者的一番言论激怒了松赞干布,也把吐谷浑坑了一道。

此时的吐谷浑,刚刚被李世民打得满地找牙,东南西北还没分清楚,又无端遭到了西南霸主的忌恨,真可以说是悲上加悲啊。

据史料记载,松赞干布联合了羊同部落(隋唐时期的羌人部族,有大、小羊同之别。大羊同在西藏阿里地区,小羊同在西藏北部、青海境内黄河河源一带,与大羊同接壤),准备到吐谷浑境内浑水摸鱼一番。

面对吐蕃的二十余万军队,吐谷浑统治者早就吓坏了,他们把百姓带到了青海湖附近,打算躲避这场无妄之灾。至于吐蕃人嘛,也不客气,在青海湖溜达了一圈,随后把吐谷浑的战马牵回了家。

拿下吐谷浑之后,松赞干布让自己的铁骑顺势扫**了党项、白兰诸羌。公元贞观十二年(638)八月,松赞干布直接将军队开到了唐朝的松州(治所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西境,在此耀武扬威。

用二十万军队开道,搞事情的姿态非常明显。从后续的历史来看,松赞干布至少有两个目的,威胁李世民的同时,试探一下李唐军队的火力。

军队到位之后,松赞干布便让使者带着奇珍异宝,风风光光前往长安了,台词嘛,还是上一次的台词,松赞干布想要迎娶李唐的公主,至于态度嘛,强横了许多,大有一言不合就提兵前往长安的阵势。

对李世民来说,这是一次丧心病狂的外交挑战,已经触碰到他的底线。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服软和认输的字眼,他决定先狠狠地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松赞干布,然后再跟他谈合作的事儿。

遗憾的是,就在李世民部署反击的时候,吐蕃大军对松州发起了进攻。

松州除了管理民政,还有个都督府,负责管理党项等少数民族的事务,有少量的驻守军队,松州都督叫韩威。

当时,韩威在松州西北的甘松岭(松州与党项之间的重要通道)布置了一批守军,大约数千人,可并没有抵挡住吐蕃人的进攻。战败之后,韩松退入松州城,算是保全了唐军的实力。遗憾的是,阎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闻等羌族的首领却阵前反叛,归降了更为强大的吐蕃。

谁也想不到,两个文明的碰撞,竟然会如此激烈。

松州之战,李世民彻底暴怒了。

贞观十二年(638)八月二十七日,李世民下诏:封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

贞观十二年(638)八月二十九日,李世民下诏:执失思力为白兰道、牛进达为阔水道、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统率步、骑兵五万人前去和吐蕃交战。

这些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干将,接到皇上的旨意,连夜拔营,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家国保卫战,还关乎王朝的威严和面子,必须要拿下!

贞观十二年(638)九月初六,牛进达率先抵达松州城,趁吐蕃大军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成功斩杀了一千多人。

出师大捷,唐军将士如同打了鸡血,士气高涨不已。反观吐蕃大军,自从出征以来,先扫**了吐谷浑,随后加班加点赶赴松州,一直就没有回过家,士兵疲惫不堪。

想想看,吐蕃士兵也是普通的百姓啊,他们有老婆有孩子,外出征战,心心念念的就是家庭,至于吐蕃赞普的雄心壮志,他们并不是很关心。

事实上,统兵将领和大臣屡次给松赞干布上书,希望能够撤军回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遗憾的是,松赞干布一直没有松口。直到有八位大臣以自杀的方式劝谏,吐蕃百姓几乎要造反的地步,松赞干布这才决定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