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平叛的时候,隋炀帝正在南下。不过,他故意延缓了行军节奏,最终停在了河北的行宫。朝臣们心知肚明,皇帝并未放弃征讨高句丽的念头。

隋大业十年(614)二月初三,隋炀帝召开朝会,再次将征伐高句丽提上了议程。群臣深知,没有人能改变隋炀帝的意志,因此态度出奇地一致:皇帝,你爱咋地咋地,咱们跟着你就是了。紧接着,隋炀帝连下两道诏书:

第一道:当年,隋文帝征伐高句丽,都是因为汉王杨谅昏聩无能,高颎刚愎自用,临三军如儿戏,这才致使大军惨败而归。如今,朕决定将战亡将士的尸骨收集起来好好埋葬,并设置祭所和道场,为这些亡灵超度。

第二道: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这才让君主的恩德传及四方,天子的政令达及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万国来朝,可高句丽却不尊王化,时常侵扰大隋边陲,实在是罪大恶极!隋军的目标是除掉元凶首恶高元,至于其他的人,朝廷可以不追究,如果高元幡然悔悟,赶紧来朝,一切都好商量。

事实上,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前,隋炀帝已经意识到战争对民间的创伤,也意识到战争对国力的损耗,这才拿黄帝和成汤屡次征伐的典故来说事儿,以此来证明自己三征高句丽确实不算什么,希望减少民间的敌对情绪。

遗憾的是,这样的想法毕竟还是太主观了。

老百姓都是朴实的,他们只在乎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会想着帮隋炀帝去完成什么宏伟目标。在老百姓的眼里,你家里有一两银子就办一两银子的事儿,非得去大举借债,然后抛头露面耍大牌,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民间的情绪对立,不会因为一道义正词严的战争动员令而消减半分。

除此之外,地方官员也很郁闷。说白了,官员们只是打工仔,领导把活派下来,如果他们能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朝廷不会给他们升职加薪,可如果把活干砸了,就得面对上级领导的问责。更何况,地方官员还得面对老百姓的怒火,一旦这帮人闹起事来,第一个遭殃的也是他们。

你说说,地方官员找谁说理儿去?

隋大业十年(614)三月十四日,隋炀帝的御驾再次到达涿郡。

二征高句丽后,隋炀帝解散了大部分府兵,打算轮换一批新的士兵。此时,从各地征调的军队还没有到位,隋炀帝只能停留在此,等候各地的援军。然而就在此时,军中将领向他禀告,说叛逃的士兵越来越多,形势似乎有点不妙。

隋炀帝此时有很多选择,比如退兵,比如下诏安抚。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涿郡考虑了十来天的时间,终于在三月二十五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诛杀临阵逃跑的士兵,将他们的鲜血涂在战鼓之上,以示警醒。

杨广的意思很明确,这场战役,他非打不可。

隋大业十年(614)七月十七日,隋炀帝的车驾到达怀远镇。

隋炀帝心心念念的是后军可以迅速到位,可就在此时,后方又传来了噩耗:各地的叛乱仍然在持续,而且没有消失的迹象,老百姓对地方官府的对立情绪非常浓厚,以至调兵的圣旨到达地方后,竟然难以执行。

是啊,对老百姓来说,去高句丽打仗和送死是一个意思。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造反,在国内打内战呢,总之都是打仗,又有什么差别?更何况,各地持续叛乱,真正安心种地的百姓几乎已经绝种,至于有钱的人家,早就被起义军洗劫一空,自身难保了,谁还有心思给隋炀帝出钱出力。

隋炀帝的处境不妙,高句丽的国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高句丽毕竟是个小国,地不大,物不博,被隋朝打压了几次之后,国内人口锐减,粮食歉收,老百姓的反战情绪也很高昂。一句话,高句丽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根本无力和大隋争锋。

就在隋炀帝犹豫之际,海军主帅来护儿传来了好消息:海军已经到达毕奢城(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黑山上,又称卑沙城),高句丽组织军队抵抗,可很快就被消灭,来护儿一路高歌猛进,再次打到了平壤城下。

高元彻底颤抖了,继续和隋朝干下去,恐怕是九死一生,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开城投降,称臣认输。

为了表示诚意,高元将叛逃的隋朝重臣斛斯政(隋朝的兵部侍郎,跟随杨玄感作乱,兵败后逃亡高句丽)作为投降礼物,献给了隋炀帝,并表示自己随即就会前往洛阳,亲自给隋炀帝磕头认错。

在隋炀帝的眼里,高元终究还是低下了不可一世的头颅。

班师凯旋,等待高元的好戏。这就是隋炀帝下达的军令。

不过,来护儿却拒绝了隋炀帝的旨意。

他常年待在第一线,深知高句丽不可能轻易就范,这一定是高元的诈降计。来护儿给隋炀帝进言,声称这次隋军的优势这么大,高句丽已经成为砧板上的肥肉,直接灭了高句丽就行,这样班师岂不是空耗大隋的民力和财力吗?

大将军和皇帝的层次不一样,思维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其实在这里,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隋炀帝的行为。

比如,隋炀帝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妥妥的胜利面前又想搞精神层面的享受,希望看到高句丽人在武力下的屈服,对大隋王朝的臣服。

再比如,隋炀帝考虑到战争对帝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能不打就不打,想尽量减少士兵的损失。 至于怎么理解,就看各位对隋炀帝是什么样的认识。

问题是,来护儿希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来护儿的眼里,要经过真刀真枪干仗,才算得上胜利。历史,决定于来护儿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决定。

据史料记载,来护儿想活捉高元,也曾努力说服手下:“各位兄弟,咱们打了两次,可都是无功而返,如果这次选择退兵,恐怕就再没有机会了。如今,高句丽军队已经被彻底打垮,平壤城下的青草都被吃光了,咱们只需要迅速出兵,拿下平壤,活捉高元,就可以向陛下献捷了。”

来护儿的话义正词严,铿锵有力,连他自己都被自己的英武霸气给感动。只要部下们点头,就下达作战的军令。

大帐之内,海军将领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表示支持。是啊,两次征伐高句丽,身边的同袍兄弟战死不少,却并没有建立尺寸之功,就算不为兄弟们报仇,也要看在建功立业,洗刷耻辱的分上大干一场啊。

可就在此时,一个颇有话语权的人出面了——行军长史崔君肃。

崔君肃:皇帝已经下达了圣旨,咱们还是听他的吧,否则大家都要受处罚。

来护儿不理解,明明可以取得胜利,为什么要害怕被处罚而回朝呢?

来护儿想要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放出了大招:“兄弟们,咱们就算是违背皇帝的旨意,也应该打这场战役啊!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大家害怕皇帝下诏处罚,本将愿意背负所有的罪责。”

将士们非常动容,遇到这样的大哥,实在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关键时刻,崔君肃恶狠狠地说了一句:“你们这帮人如果敢跟随元帅进城,我回去后必定会奏上一本,让你们全部获罪!”

不得不说,这句话很有杀伤力。大家都知道,崔君肃帮隋炀帝灭了吐谷浑,深得皇帝的信任,由他奏本,十拿九稳啊。崔君肃话音刚落,众人的意志瞬间崩溃,一个个耷拉个脑袋,不敢正视来护儿的眼神。

将士们的态度就是这场战役打与不打最好的诠释。

来护儿不是傻蛋,手下的将领没有战斗意识,没有胆量违抗圣旨,他毕竟还是孤掌难鸣,最终下令班师回朝。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隋炀帝高高兴兴地返回洛阳,随后又去长安视察工作,可他念念不忘的是高元什么时候来中原搞国际交流,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东北来的使者。

隋大业十年(614)十月,隋炀帝亲自给高元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早点来长安朝见,无奈高元却再一次耍起了无赖,拒绝前往长安。

各位看官,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置?

隋炀帝下令了,让手下将帅严装以待,准备发动对高句丽的灭国战争。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漂杵。

如果隋炀帝发动第四次高句丽战争,辽东半岛恐怕真的会血流成河,尸骨无存,至于背信弃义的高元,恐怕会死得更难看。然而就在此时,朝臣给他说了一个噩耗:地方官府因为剿匪不力,致使盗匪蜂拥,全国各地已经乱了起来,大有失控的态势,希望陛下暂缓高句丽战争的提议。

隋炀帝很理智地传下诏书:暂停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

隋炀帝虽然没去成高句丽,却将怒火转移到了背叛他的斛斯政身上。

隋大业十年(614)十一月,隋炀帝让人在长安城金光门外肢解了斛斯政,让百官食其肉,然后挫骨扬灰,以示自己的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