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左仆射、后将军、丹阳尹王国宝和建威将军王绪攀附着司马道子,狐假虎威,大肆收受贿赂,为人奢侈,吃穿用度直逼皇宫中的待遇。王恭和殷仲堪的存在对他们是个威胁,他们总感觉如芒在背,因此多次劝司马道子罢免此二人的兵权。

王恭派人去荆州见殷仲堪,商量怎么对付王国宝等人。南郡公桓玄不得志,想趁火打劫,就极力劝殷仲堪道:“王国宝和你们是死对头,现在他手握重权,王恭是皇上的亲舅舅,王国宝肯定不敢加害他,到时候您就首当其冲了!如果他让皇上召你回朝做尚书令,罢了您的兵权,命殷觊任荆州刺史,您该怎么办?”

殷仲堪皱着眉头问道:“我也苦恼一段时间了,你说该怎么办?”

桓玄接着道:“您应该和王恭一同起兵清君侧,这才是上策。”

殷仲堪于是和堂兄南蛮校尉殷觊、南郡太守江绩等人在一起谋划,殷觊表示反对,他说道:“我们应该坚守本职,朝廷的是非不该我们过问,我反对出兵。”殷仲堪一再坚持,殷觊生气了,但也没办法,只好说道:“我不赞成,也不反对。”之后便假称有病,辞职回家了。

江绩也表示反对,殷仲堪让杨佺期代替江绩为南郡太守,朝廷召江绩回朝任御史中丞。殷仲堪又和雍州刺史郗恢商量,郗恢也不同意。这么多人都持反对意见,殷仲堪也犯了犹豫,恰巧王恭的使者来到,殷仲堪的胆又壮起来了。

王恭上书朝廷,列举王国宝的种种恶行,拉起清君侧的大旗起兵。司马道子收到奏章后惊慌失措,心想只能舍车保帅了,于是把罪过统统推到王国宝一个人身上,派人把王国宝抓住,交付廷尉治罪。

隆安元年(397)四月十七日,朝廷下诏,命王国宝自尽,并把王绪绑赴街市问斩。司马道子还派人向王恭道歉,王恭也不好继续深究,便率军撤回了京口。

司马道子的长子司马元显在朝中担任侍中一职,本年十六岁,才智过人,处事果断,他对父亲司马道子说,王恭和殷仲堪终不会善罢甘休,要早做准备。司马道子一听很高兴,任命司马元显为征虏将军,拨给他官员和部队,让他私下准备。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司马道子觉得如鲠在喉,对于亲信王国宝被逼死一事耿耿于怀。谯王司马尚之对他说道:“目前方镇权力大,宰相权力轻,您应该把亲信派往外地,以此作为自己的屏障。”司马道子同意,任命自己的司马王愉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四郡诸军事。

豫州刺史庾楷被司马道子割去了四个郡归江州刺史王愉管辖,老大不高兴,上书朝廷说:“江州处于内地,豫州与贼寇接壤,不应该把这四个郡划给王愉。”司马道子不加理睬。庾楷大怒,派他的儿子庾鸿去游说王恭道:“谯王目前的权力超过了往日的王国宝,他们预谋削弱藩镇,大祸恐将临头,应该趁早起兵。”王恭又告知了殷仲堪、桓玄,他们都表示同意起兵,共同推举王恭为盟主,约好日期,举兵杀向京师。王恭的司马猛将刘牢之劝他应该适可而止,此时不宜再发兵,但王恭不听。

司马道子准备分化他们,派人到庾楷那里叙旧,要求他罢兵,庾楷不予理睬。

司马元显对父亲司马道子说道:“上次您杀了王国宝,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次不能再学上次了,否则您恐怕性命难保。”司马道子把这事交给司马元显处理,自己又和美人喝酒去了。

殷仲堪听说王恭已经起事,也准备发兵,不过他不懂军事,就把指挥权交给了南郡太守杨佺期兄弟。他派遣杨佺期率五千水兵作为先锋,桓玄为第二队,自己亲率两万部队作为第三队,从荆州顺长江东下。

杨佺期出身名门,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人,他家一直到他父亲杨亮,九代都以德才著称。杨佺期认为自己家本应是东晋的第一家族,只是因为渡江时间较晚,就不能被列为势族,也不能和当时的名门通婚,自己更是仕途不顺,因此和哥哥杨广、弟弟杨思平、堂弟杨孜敬都愤愤不平,憋了一口气,希望朝廷有变化,好让他们一展抱负。他们热烈拥护殷仲堪的计划。

隆安二年(398)八月,杨佺期等率军出现在湓(pén)口,江州刺史王愉猝不及防,被生擒。

九月十日,司马尚之在牛渚大败庾楷,庾楷的部下全军覆没,他自己单枪匹马去投奔桓玄。司马道子任命司马尚之为豫州刺史,司马恢之(司马尚之的弟弟)为骠骑司马、丹杨尹,司马允之为吴国内史,司马休之为襄城太守。

九月十六日,桓玄在白石大败朝廷军队,和杨佺期推进到了横江,司马尚之退走,司马恢之全军被歼。九月十七日,司马道子命司马元显驻防石头城,又命王珣防守建康北郊,谢琰(谢安次子)守卫宣阳门。

王恭向来自负,目前更是威风凛凛。他军事能力有限,全靠司马刘牢之出谋划策,但他并不尊敬刘牢之,只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下级看待,呼来喝去的。刘牢之是何等人物,这让他深感屈辱。司马元显得知了刘牢之的处境,就派庐江太守高素去游说。高素把司马道子的亲笔信交给刘牢之,给他分析时局,许诺如果他反叛王恭,日后就把王恭的位置给他。刘牢之动摇了,对儿子刘敬宣说道:“王恭野心很大,他的计划一旦得逞,很可能要篡权,我准备奉旨讨伐他,你有什么看法?”刘敬宣回答道:“王恭欺辱皇室,您和他不沾亲不带故,只是同事关系,脾气秉性也不合,父亲讨伐他,我认为可以。”

王恭的参军何澹之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刘牢之的打算,禀告了王恭,但何澹之一直和刘牢之有矛盾,这王恭是知道的,所以他不相信何澹之的话。不过他也觉得之前怠慢刘牢之了,于是设宴宴请刘牢之,并当众拜刘牢之为义兄,又把精锐部队和精良武器配备给他,命他率领帐下督颜延为前锋。

刘牢之率军到了竹里,斩杀了颜延,宣布投降朝廷,并派儿子刘敬宣和女婿东莞太守高雅之回军进攻王恭。王恭此时正在城外阅兵示威,刘敬宣驱使骑兵拦腰截断他的队伍,王恭的军队溃败。

王恭逃向曲阿,曲阿人殷确是王恭旧属,他划船拉上王恭准备去投靠桓玄,但被人发现,押赴建康后斩首。临死前王恭还从容不迫,神色如常,他梳完头发,理过胡须,说道:“我轻信别人,才造成今天的结果。我是忠于朝廷的,百世之后,希望有人记得我。”他的子弟、同党全被处死。朝廷任命刘牢之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及扬州、晋陵诸军事,兼兖、青二州刺史。

不久,杨佺期和桓玄到达石头城,殷仲堪也到达芜湖。司马元显征调数万百姓和士人防守石头城。刘牢之率北府兵急行到建康西扎营,杨佺期和桓玄畏惧刘牢之,撤退到蔡洲。

左卫将军桓修(桓冲的儿子)建议用官位引诱桓玄和杨期,让他们反叛殷仲堪,司马道子同意,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之后他召郗恢回朝任尚书,让杨佺期替代郗恢任都督梁、雍、秦三州诸军事兼雍州刺史;贬殷仲堪为广州刺史;任命桓修为荆州刺史,刘牢之派一千人护送桓修上任,又派殷仲堪的叔叔太常殷茂到殷仲堪军营宣读诏书。

殷仲堪接到诏书,暴怒,命桓玄和杨佺期迅速进军,桓玄和杨佺期却对朝廷的任命感兴趣,犹豫不定,不肯进发。殷仲堪了解后,知道仗没法打下去了,赶忙撤退,生怕走得晚就走不了了。他临走时对荆州众将士说,如果你们还不走,我回去后就杀光你们的家眷,将士们一听纷纷撤退,桓玄和杨佺期也不得不跟着撤走。

桓玄和杨佺期全力追赶殷仲堪,到寻阳终于追上。他们三人觉得彼此离不开对方,就互相把自己儿子、兄弟作为人质交给对方,换取信任。隆安二年(398)十月二十三日,他们正式举行结盟仪式,推荐在荆州基础深厚的桓玄为盟主,决定联合抵抗朝廷。司马道子害怕了,又恢复了殷仲堪荆州刺史的职务,把桓修罢免了。这时候,御史中丞江绩弹劾桓修等人为了个人利益使朝廷蒙羞,司马道子干脆下令免去桓修所有职务。

但桓玄、殷仲堪和杨佺期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桓玄家在荆州基础牢固,加之他本人骄横,做了盟主后更是专横跋扈,对杨佺期看不上眼,处处压制。杨佺期兄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预谋除掉桓玄,桓玄也计划想要铲除杨佺期兄弟。

司马道子不赦免庾楷,桓玄便任命庾楷为武昌太守。

殷仲堪派刺客秘密杀死了郗恢和他的四个儿子,对外宣称是附近的蛮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