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二年(301)正月,司马伦和孙秀加紧阴谋篡夺帝位。他们两个都迷信巫术,于是命牙门将(1)赵奉到处宣扬,称梦到了宣帝司马懿对他说司马伦应尽早入皇宫为帝;又说宣帝的神灵将在邙山帮助赵王,并在邙山又另立了一座宣帝庙。
散骑常侍义阳王司马威(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曾孙)一向巴结司马伦和孙秀,司马伦让他兼任侍中,掌管宣布诏书和下请上报的事务。这一次,司马伦命司马威夺取惠帝的玉玺,并伪造惠帝的禅让诏书。
司马伦又任命尚书令满奋(曹魏名将满宠的孙子)为使持节,仆射崔随为其副手,让他们代表惠帝司马衷,捧着玉玺印绶让位给司马伦。司马伦一开始又假意推辞,于是朝堂上再一次上演了宗室、大臣跪拜相劝的一幕,司马伦方才答应。左卫将军王舆和前军将军司马雅等率领甲士威风凛凛地进入宫殿,禁卫兵没有谁敢反抗。当天夜里,司马伦命张林等率兵把守各宫门,维持宫中平稳。
永康二年(301)正月九日,司马伦乘坐皇帝专用座驾进入金銮宝殿,正式即皇帝位,大郝天下,改年号为“建始”。晋惠帝司马衷被安排到金墉城软禁,由张衡带兵看守。
正月十日,司马伦尊司马衷为太上皇。这有点乱辈了,因为族谱中司马伦本属司马衷的爷爷辈,可现在司马衷反倒成了太上皇了,不过乱就乱吧,当皇帝心切的司马伦可顾不了这些。即位后,司马伦把金墉城改名为永昌宫,又废黜了皇太孙司马臧,封其为濮阳王,擢升自己的儿子,原世子司马华为皇太子,封司马馥为京兆王,司马虔为广平王,司马翊为霸城王,这些儿子都兼任侍中,领兵。
司马伦任命哥哥梁王司马肜为宰衡(汉平帝曾经封王莽的官,位置高过太宰),何劭为太宰,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义阳王司马威为中书令,张林为卫将军,其余党徒也都加官晋爵,甚至最低等的奴仆杂役也都有了官爵。每当朝会的时候,这些帽上绣着蝉形图案、侧旁挂着貂尾的高官就会坐满朝堂(2)。貂是比较珍贵的,宫中一时弄不来那么多貂尾以供使用,便用和貂尾差不多的狗尾巴顶替貂尾,由此还产生了一句谚语:“貂不足,狗尾续。”“狗尾续貂”这一成语就出自此。
为了进一步得到全国政府官员的支持,司马伦还让这一年全国各州郡所荐举的贤良、秀才、孝廉等全部免试,一律录用;各郡和封国在编没有职位的人员和太学生,年满十六岁的,全都封给官职;郡太守、县令全都封侯,郡属小官吏全都荐举为孝廉,县属小官吏全都荐举为廉吏。因为加官晋爵的人太多,府库里的储备不够用来封赐,金银不够用来铸造官印,所以出现了只有白版的授权而没有金银印信的侯。司马伦和孙秀希望用这种大面积封赏的办法取悦官员,得到他们的支持。
当初,平南将军孙旂(羊献容的外祖父)的儿子孙弼,还有他弟弟的儿子孙髦、孙辅、孙琰都对孙秀低眉顺眼、刻意攀附,甚至跟孙秀家合成了一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都升任到显要的位置,等到司马伦称帝后,这四人更是全部晋升为将军,封郡侯。在孙秀的建议下,司马伦又任命孙旂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孙旂觉得子侄们获得的封赏已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样肯定会给家族带来灾祸,便派小儿子孙回去责备他们,让他们辞爵不受,可孙弼等人正在兴头上,哪里肯听,孙旂没有办法,只能暗自为未来担忧,却也无可奈何。
昏庸的司马伦登帝位前就对孙秀言听计从,此时靠着孙秀做了皇帝,对他更是格外依仗。孙秀完全掌控了朝政,司马伦所下的诏令有不合孙秀心意的,他就随意改动增删,甚至自己亲笔书写诏书,政令有时候朝令夕改,官员也像走马灯似的换。卫将军张林和孙秀矛盾由来已久,对自己没有享受到“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非常不满,认为是孙秀捣的鬼。他秘密给太子司马华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孙秀大权独揽,目无君主,架空圣上,应该把他和党羽们全部杀掉,以安朝廷。”
司马华把信交给了司马伦,司马伦最信任的还是孙秀,于是又把信交给孙秀看。孙秀气得火冒三丈,他恶狠狠地说:“张林挑拨离间,图谋不轨,应该除掉他以绝后患!”司马伦遂命人逮捕了张林,屠灭他三族。这就是和孙秀作对的下场,一时间百官镇骇。
孙秀认为齐王司马冏(都督豫州诸军事,镇守许昌)、成都王司马颖(都督冀州诸军事,镇守邺城)。河间王司马颙(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镇守长安)都是封疆大吏,手握强兵,如果他们有异心的话,中央政府的局面就会相当危险,于是他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三位亲王身边做参谋,为了防止亲王抵触,又加封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示安抚。
(1) 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在牙门里领兵指挥的即为“牙门将”。
(2) 古代皇帝特准进宫的亲信官员,会在官帽上绣一个蝉形图案,并在帽子侧部悬挂一条貂尾,侍中在左侧,散骑常侍在右侧。这样的人在司马伦时一共有九十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