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想吃辣怎么办?(1 / 1)

虽说辣椒在中国普及是最近三百年的事儿,但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国人在餐桌上“吃辣”也并非难事。下面这几样,堪称古代中国“老资格”的辣味食材。

1.胡椒

首先出场的,就是一种长期价格不菲的“硬通货”辣味食材:胡椒。

在现代,胡椒已是十分寻常的调味品,烧烤摊等饮食场所里,胡椒更是吃货们的大爱。但在中国古代,调味效果极好的胡椒可是堪比真金白银的“宝货”。这种食材原产于印度,汉朝起才传入中国,之后虽然广为种植,但元朝前一直产量有限。胡椒的刚性需求很大,烹饪、医疗、炼丹都需要它,所以胡椒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在好些朝代里,简直就是金银财宝般的存在。

在唐朝年间,胡椒就格外吃香,很多有钱人都把家产换成胡椒来保值。唐朝大贪官元载倒台时,家里单胡椒就搜出八百石,存胡椒就等于存钱。甚至一些王朝发薪水,都是直接发胡椒。明朝洪武至成化的一百多年里,官员的俸禄外加戍边将士的饷银,经常用胡椒顶工资。甚至明英宗年间,京官们半年的俸禄都是胡椒,每次大家都是欢天喜地扛着胡椒回家,其“市场信誉”远超大明宝钞。

也因这不菲的价值,胡椒在古代餐桌上是标准的重量级材料。制作“素火腿”“牛饼子”等古代名菜时,它都是必需品。帝王的重大御宴上,胡椒更是必不可少。《澹庵文集》记载,北宋的皇帝们酷爱“胡椒醋羊头”。《齐民要术》记载,胡椒做成的“胡椒酒”是古代重大节日典礼必饮的佳品。至于像现代人那样,在烧烤摊上开开心心大撒胡椒粉,那在古代就是大把烧钱,普通老百姓真的吃不起。

2.芥辣

比起黄金般的胡椒,一款中国土生土长的辣味食材自古以来就是千家万户调味的最爱:芥辣。

芥辣,其实就是国人熟悉的黄芥末。这种食材以芥菜种子研末后加工而成,不但味道辛辣刺激,且自古就在中国广泛种植。《图经本草》里记载,宋代时芥菜的种植就到了“处处有之”的地步。《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食用芥辣调味的“辣菜”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芥辣汁有杀菌滋补的作用,因此越发受人们推崇,堪称寻常百姓家的日常必备食材。

早在盛唐年间,当时中国人就已日常食用的芥辣还走出国门,流传到日本等国,且在日本大受欢迎,今天依然是日本人吃海鲜或生鱼片时的重要调料。华夏文化圈的文化影响力有多强?也许在日料店尝尝芥辣,就能深深体会到!

3.茱萸

与芥辣一样,同样在古代遍布大江南北的辛辣食材,还有一种被大诗人王维写入名诗的好货:茱萸。没错,就是王维眼含热泪写下“遍插茱萸少一人”时,让他念念不忘的“茱萸”。

茱萸是中国古代一味重要的药用食材,产于中国大江南北各省。在唐朝年间,它的价值不仅仅是食材,唐朝人重阳节登高时,臂上必须佩戴插着茱萸的“茱萸囊”。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饱含多少对亲人的感怀思念在其间。

值得一提的是,《陈藏器》里记载,古代的茱萸树,树皮有杀菌功能。普通老百姓家刷牙漱口,经常就是嚼一块茱萸树皮,不仅能清洁口腔,还能杀菌止痛,是古代的家用牙膏。这个植物,堪称浑身是宝。

茱萸这种香气辛烈的食材种类也有很多,古代餐桌上最爱的,首推其中的“蜀茱萸”。这种生在高大茱萸树上的茱萸,古时又被称为“艾子”。唐宋时代蜀地的名菜,常用它做烹饪调料,通常是把茱萸捣碎后做成汁,用于烹调蔬菜,效果用宋朝名臣宋祁的形容来说就是“辛香”。宋代时蜀人喝酒,也常放一粒茱萸入酒,《成都古今记》里说这样简直“香满盂盅”,香辣得十分过瘾。

到了明清年间,这种“蜀茱萸”发展成了独家风味的辣椒酱——辣米酒。《本草纲目》里记载了它的制法,还形容了它的味道:“味辛辣,入食物中用。”这种独特调料,今天还在西南许多地区颇受欢迎。浙江湖州有一种茱萸做的酱料,名叫“辣虎”,当地百姓日常想尝辣味,这就是首选。

哪怕在辣椒普遍种植的清代,“辣米酒”“辣虎”这类传统“辣酱”依然风靡市场。很多地方的百姓喜欢就着“辣米酒”吃辣酱,简直“不怕辣”到无敌。

辣味食材的演变,其实也是古代中国餐饮文化的变迁缩影。这些千百年前曾经无比风靡的食材,无论今天是否还流行,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里值得怀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