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可称得上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对有些贪吃的人来说,为了美食甚至可以付出一切。
晋代有位京漂名叫张翰,有一天,他在秋风中突然情感奔涌,连声感叹道:“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叹完气,就立刻写了封辞职信,买了张返乡的车票,回家吃菰菜、莼羹、鲈鱼脍去了。
春秋时期的公子宋参加国宴时,对一锅鼋羹望眼欲穿,但国君偏偏没分一碗给这个吃货。公子宋愤怒难耐,不顾礼仪公然在锅里用手指蘸着吮吸汤水,然后拂袖而去。郑灵公被甩了脸子,暴跳如雷,声称非杀掉公子宋不可。公子宋为了自保,发动了一场血腥内乱,郑国陷入水火之中。
著名诗人孟浩然在招待王昌龄的饭局上,没忍住嘴馋,不顾背上毒疮还没痊愈,就对盘子里的鲈鱼发起了猛烈进攻,结果因“食鲜”旧病复发,抢救无效,死了。
而本文的主人公,一位来自东汉初年的吃货,他为了一口美食付出的代价虽然没有以上几位那么夸张,但是悲惨程度绝对不遑多让。
01
公元48年,南方武陵郡的五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不想全军覆没,六十二岁的伏波将军马援请命南征。
马援一生跟随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身经百战,军功赫赫,只是这次出征前,暮年壮志的他大概不会想到,此次远征将会怎样改变他的命运。
公元49年,三月,马援率军进驻壶头。还未开战,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暑疫)在军中蔓延,士兵伤亡惨重,马援也病死军中。
此时有人上书状告马援,光武帝震怒,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朝廷百官退朝回家后,纷纷议论这件事,不几日,整个京城谣言四起,大家都说伏波将军已被评为本年度皇帝最恨第一人。
这些话传得沸沸扬扬,可苦了马援的夫人。可怜马夫人刚刚遭受丧偶的打击,现在又被笼罩在国君震怒的恐怖氛围中,更让她感到煎熬的是,她根本不知道皇帝为何大发雷霆。
向马援生前的同事打听,那些平日里经常登门拜访、主动与马家攀附关系的文武百官,此时却仿佛患上了集体失忆症,好像从来都不认识一个叫马援的人。他们纷纷闭门谢客,生怕再和马家扯上半点关系。
几近崩溃的马夫人连葬礼都不敢办了,只匆匆在城外选了块地,将为国家打了一辈子仗,最后死在疆场的夫君草草埋葬。
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后汉书》)
世上最令人恐怖的就是未知,由于不知道皇帝生气的原因,马府一家老小都战战兢兢,每日活在恐惧之中。
马夫人猜测过,难道是因为马援这次南征没打好,惹得皇帝震怒?但细思之下,她又摇头否定了。
以光武帝刘秀的气量和他一直以来对马援的器重来看,不至于如此。况且这次失利是由于遭受了天灾,不是人力所能抗衡。而且虽然没能完成征讨任务,但对战局并未造成大的影响,更别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和马援一生征战立下的不世之功相比,这次失利实在算不上什么。
但是根据街头巷尾的传言,涵养极佳的光武帝当日在朝堂之上可是气得掀了桌子,还下令追回给马援的封侯印绶。
流言越传越热闹,马援的坟前却无比冷清,就连最亲近的宾朋故旧也不敢前去祭拜。
一身丧服的马夫人终于下了决心,不能让马援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吩咐仆人拿绳子将自己和儿女都捆上,然后打开府门,一起去皇宫上访。
02
刘秀还未平定天下时,马夫人作为随军家属就在军中多次见过他,仗着这份旧日交情,马夫人顺利地见到了皇帝。
刘秀面对这悲戚的一家老小,没有发怒,只是用一种极其阴冷的眼神注视着他们。
马夫人对马援的南征失利做了一番客套式的道歉,然后壮起胆子问眼前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威严帝王:皇上为何对马援如此震怒?
刘秀面无表情,下令让侍卫拿奏章给马家人看,目光里却全是轻蔑。
他冷冷地看着跪在玉阶之下的马夫人,知道这位马夫人虽然刚才表示了忏悔,但心中明显是带着一股气的,这股气让她面色肃穆,看起来不卑不亢。他也猜得到,等这位不卑不亢的马夫人读完奏章,必会无地自容,因为她的夫君,那个逢人就宣讲大丈夫应马革裹尸为国尽忠的马援,其实是个欺上瞒下、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果然,看完奏章的马夫人身体开始颤抖,当她抬起头的时候,已完全丧失了走进大殿时的沉静庄重。她瘫软在地,号啕大哭,口中不住地喊冤。
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后汉书》)
刘秀丝毫不为所动,他厌恶地挥挥手,宣布此次会见到此结束。
让马夫人瞬间崩溃的,是奏折里马援的罪状——贪污。
原来当初南征交趾时,马援非常喜欢吃薏苡,这种食物很神奇,不仅口感很好,还能治疗筋骨风湿,增强抵抗力,实在是居家旅行、行军打仗必备的美食。
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后汉书》)
马援从交趾班师回朝时,就专门拉了满满一车薏苡回京,打算搞一个大规模种植。当时的权贵们以为这一车包装严密的战利品肯定是稀世珍宝,纷纷索要,但是马援一直都看不起这群养尊处优的权贵,全部都拒绝了。
于是谣言四起,越传越离谱,权贵们都说马援拉了一车珍珠、犀牛角回来,却没有依法上交朝廷,而是自己全部贪污了。
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后汉书》)
马夫人之所以崩溃,是因为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了,而且当时流言纷纷的时候,她和马援都没意识到其中的凶险,还常常拿这事开玩笑。她笑自己的老公是个吃货,因为贪吃惹来了这么多流言。
马援不屑地说,我拉回来的这一车薏苡是做种子的,这些达官贵人又不打仗,送给他们吃也是浪费,干脆一个也不给,想造谣就造吧。
这些都是陈年的谣言,为什么当时没人向刘秀告状呢?原来马援在那个时候深受刘秀器重,权势如日中天,自然没人敢找他的不痛快。如今马援一死,那些对他心怀不满的人便趁这次征讨失利,上书狠狠地告了他一状。
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后汉书》)
这次告状的时机真是太微妙了,微妙到和马援做了几十年战友的刘秀,都不得不相信马援是个自私自利、阳奉阴违的伪君子。
微妙的原因只有五个字——南征的动机。
03
原来,六十二岁的马援此次请命南征,刘秀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刘尚已经全军覆没,此行实在凶险,马援这么大年纪,去旅个游都可能发生意外,更别说去打仗了。
结果马援再三请战,非去不可,还一再说自己虽是花甲之年,但仍能披甲上马,为国征战。
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后汉书》)
刘秀实在被他求得烦了,就让他上马试试。结果马援也不怕麻烦,当真找来一匹马,穿上铠甲,抄起武器,当众开始展示起来。
不知怎么的,同样不再年轻的刘秀看着眼前这个骑着马吆五喝六的老头子,突然一阵感动。
他想起他们都还年轻时,一起目睹了乱世里的千里白骨、生灵涂炭,一起揭竿而起为重建大汉盛世而奋斗。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少年郎都已满头白发,可是马援这个老头子的赤胆忠心仍丝毫未变。
这样一个忠臣良将的请求,怎能不让刘秀同意?又怎能不让刘秀为其马革裹尸的终生理想而感动?
然而,刘秀当时有多感动,日后看到告发马援贪污战利品的奏折时就有多愤怒。
在流血和杀戮、阴谋与背叛中走出来的刘秀,比任何一个人都要了解人心鬼蜮,他已不再相信世上会有毫无私心,只求征战沙场为国尽忠的人。他坚信奏折上说的才是真相。趁这次南征狠捞一笔,这才是马援这个六十二岁的老头子拼死也要南征的真正动机。
蒙受千古奇冤的马夫人连续六次上奏申诉,力证马援是受到诬告,他从交趾拉回的一车战利品只是种子而已,他只是贪吃,绝不是贪污。
可刘秀最终也没有相信,他消气之后,也只是同意让马援体面安葬而已。
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后汉书》)
也许我们不能过多地苛责刘秀的想法,毕竟“无利不起早”是众所周知的人性。
04
好在历史是公允的。三十年后,光武帝刘秀之孙、汉章帝刘炟派五官中郎将追加册封,授予马援谥号“忠成”,并封侯爵。
汉章帝给马援的谥号回答了刘秀的质疑:世间确实有不为私心、只求战死疆场的人,不仅有,还很多,伏波将军马援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十年前,为光武帝刘秀表演“老当益壮”的马援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贪吃,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吧。
那时的他,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演里。他飞身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精神矍铄。骑上战马,他就仿佛看到了边疆被劫掠后破败的景象。在还可以打拼得动的时候,为流离失所的大汉子民再次出征,就是死在疆场也心满意足了。
场下观看表演的刘秀被神采飞扬、须发飘飘的马援所感染,还禁不住大加赞叹:好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翁啊!
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后汉书》)
那一刻,刘秀的心里大概全是光明,肯定会相信眼前的这位老战友。如果当时有人告诉他马援是个贪污犯,他大概会笑着说:
我不信这个人会贪污,他顶多只是贪吃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