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面,有几个地方大家想必印象颇深。
比如在牛家村,郭靖黄蓉密室疗伤那会儿,从主角到配角都来这儿走了个过场。
再比如铁枪庙,不管是柯镇恶、欧阳锋还是完颜洪烈,逃跑时都躲到了这里来,杨康最后还埋骨于此。多年以后,柯镇恶与人相约决斗,地点也在铁枪庙。杨过来到这里,偶遇柯镇恶,知晓当年真相,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人都能遇见铁枪庙?
原来铁枪庙在宋代,简直是遍地开花,基本上每个村镇都会造这样一个庙,用来供奉人们心中举世无双的大英雄王铁枪。
王铁枪本名叫作王彦章,是五代时期后梁的名将。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人送外号“铁枪”。
当然,仅凭打仗的本事好,是做不了老百姓心中的大英雄的。
五代十国时期,家国分裂,四处战乱,有本事有战绩的名将数不胜数,却只有王彦章一个人被百姓称颂纪念,自发地为他修庙宇、立祠堂。
凭什么?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自古以来,人们崇尚的大英雄都是悲剧英雄,而取得了成功的胜利者,往往不会得到百姓真心实意的纪念。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冤死风波亭的岳飞,他们是百姓最尊敬的人。
王彦章和他们一样是以悲剧收场,而且在五代两宋时期,他比这些人可出名多了。
01
王彦章出身低微,家中世代都是白衣。
唐末五代时,天下大乱,梁太祖朱温招兵买马,王彦章跑去毛遂自荐,说自己要当队长。
周围士兵哈哈大笑,觉得这个庄稼汉疯了,但王彦章却说,我天生雄壮,比你们这群人厉害多了,看来今天不让你们开开眼界,你们是不会服我。说罢,他脱了草鞋光着脚,在旁边有蒺藜的路上来回走了三五趟。
众人大惊失色,王彦章得意扬扬,招呼着,来呀,谁不服,也跟我一样走两趟!
这蒺藜长满了刺,人踩上去还不得被戳上十个八个孔?谁敢?众人面面相觑,都跑了。
朱温在帐中,听见了这位牛人的事迹,当下把他提拔为小队长。那个时候朱温还没有当皇帝,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刻,最重视笼络人才。
王彦章膂力过人,专使一杆长枪,骑着马在敌军阵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入朱温麾下后打了几场漂亮仗,多次立下奇功,于是更得重用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王彦章用的这杆铁枪足重一百斤,换算成今天的重量单位,也有六十多斤,正常人抡都抡不动,可他却使得虎虎生风。而且他打仗时不止带一杆枪,随身还背着一根备用的,这分量,也就只有《水浒》《三国》这样的演义小说里才敢这么写。
不管铁枪究竟重几何,王彦章都毋庸置疑是一员虎将。宋江就非常推崇他:“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
王彦章出身不好,若是生在太平年代,恐怕只能做个卖力气的农夫屠户,幸好他生在乱世,有本事的人都能用拳头来打天下。
朱温的事业蒸蒸日上,很快代唐建梁,王彦章作为提前入股的元老级大将,也跟着噌噌地升官发财。
开平二年(908年)十月,王彦章迁任左龙骧军使,次年兼任左监门卫上将军,乾化元年(911年)再兼任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及检校司空。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次子朱友珪登基,加封王彦章为检校司徒。
两年后,他又任澶州刺史,并被封为“开国伯”。
02
然而生在乱世,贫民可以得到上升阶梯,却也只能一辈子流离于战乱。
王彦章打了一辈子的仗,一生都在效忠朱温和他的子孙们。朱温很信任他,将他带在身边做保镖,可朱温的儿子们却很忌惮他。
公元912年,朱温和军营娼妓所生的宝贝儿子朱友珪弑父夺位,自己坐了龙椅。
王彦章是个武人,不懂宫廷斗争的这些弯弯绕,他效忠的是后梁朝廷,这朝廷的开创者虽然死得不明不白,辅佐他儿子也是一样的。
但朱友珪心里有鬼,对王彦章他们这群老将又敬又怕,千方百计想夺回兵权,便将王彦章外放了出去。
王彦章觉得外放也挺好,终于可以自由飞了。
可没过多久,朱友珪又被他弟弟朱友贞给杀了,朝中局势再次一番动**。朱友贞觉得王彦章是哥哥防着的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又给他加官晋爵,不但给了“开国伯”这样的荣誉头衔,还让他坐上了濮州刺史兼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个实权位置。
王彦章真正成了主政一方的大将,但他心里不是很高兴,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世道不是当年跟太祖一起打天下的时候了,他再也不会得到中央的信任。
朱温是个有本事的开国皇帝,却不是个有本事的父亲,他养的儿子是一群白眼狼,所以他才在临死前死不瞑目地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李亚子就是朱温的老对头——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是后唐的开国皇帝。
原本朱温和李克用争夺天下,是半斤对八两,但两人先后过世以后,倒是从儿子上分出了高低。
朱友珪果然如朱温所说,是个“豚犬”,猪狗一样的东西,继位后荒**无度,惹得民怨四起。朱友贞其实比他哥朱友珪还是有本事一点儿,但他自从篡位以后,就疏远了那些久经考验老成谋国的重臣,如敬翔、李振等人,反而听信他姐夫赵岩和小舅子张汉杰的谗言,把老爹披肝沥胆打下来的江山败成了个空壳。
就在开国老将们都差不多被朱家俩猪队友坑得死的死、散的散时,王彦章扛起铁枪,又一次打了场大胜仗。但是这边他刚打了胜仗,那边京城一顿乱折腾,把稍微有些好转的局面又搞得优势全无。
此时的局势早不是当初梁、晋两国分庭抗礼之时了,李存勖建立后唐以后,一点一点蚕食了后梁的大片土地,把军队都开到了魏州城门下。王彦章纵有满身的力气,也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
龙德三年四月初,后唐军队攻占郓州,后梁朝廷大惊。宰相敬翔在朱友贞面前力争出兵,无果,一根绳子上了吊,依旧没能成功。
被人救下以后,敬翔向皇帝举荐了王彦章,想让他取代懦弱无能的守城将领戴思远。
出征之前,朱友贞问王彦章,你觉得自己多久可以得胜归来?
王彦章说,三天。
朱友贞撇撇嘴,觉得他在吹牛,但当时朝廷上的确无可用之人,只能让他上前线去了。
事实证明,王彦章从来不吹牛。
他到了阵地以后,仔细观察两边局势,知道凭自己手里这点人,是不可能打得过李存勖的数万精兵的。于是他大摆疑兵计,命令众将士在军中吃喝玩乐,大摆宴席,让敌人放松警惕。但莺歌燕舞背后,他却暗中安排了一批冶铁人员及六百名刀斧手乘船前往德胜口。
宴会进行了一半,王彦章说声尿急,更衣离场。刚出场子,他就跨马飞奔,率领数千人沿黄河往德胜口而去。
一声令下,兵分两路,船上士兵烧断铁锁,并以斧斩断浮桥,王彦章则亲自带人攻克南城。李存勖得到消息,立刻引兵增援,但援兵到时,梁军呼声震天,王彦章已经站在城墙之上了。
这时离王彦章出征之日,正好三天!
0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王彦章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得意扬扬回朝,却换来了皇帝的白眼。他的副手段凝被张汉杰等人笼络,在回朝后向皇帝隐瞒王彦章的战功,反而说他饮酒轻敌,败坏了军中风气。王彦章气不打一处来,在朝堂上就争辩起来,却不如那群奸臣巧言令色,最终得了个御前无状的罪名。
朱友贞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自己觉得坐着不稳,反而责怪王彦章这群开国功臣,他越打胜仗,皇帝就越忌惮。所以王彦章班师回朝后,皇帝不但没给他升官,反而夺了他的兵权,让段凝去统兵,抵挡李存勖。可段凝拍马屁的话很多,打仗的本事却没有,把王彦章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池全丢了。
丧钟在后梁上空敲响了。
不久之后,后唐军队进攻兖州,直逼后梁首都,朱友贞又慌了。
王彦章本来在家里养老,被皇帝火急火燎地派去驻守邺城金波亭。可军事大权握在段凝手里,他怎么肯让王彦章重掌兵权?最后只派给了他五百名骑兵。
王彦章宝刀未老,仍想为国家出一份力,领着五百人渡过汶水,计划进攻郓州,却在递坊镇被后唐军队袭击。
王彦章胆大如牛,激励将士们说:李存勖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儿,没什么好怕的!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他再怎么排兵布阵,五百人又怎么抵得住成千上万的敌军?
后唐将领夏鲁奇曾经也在朱温手底下干事儿,老远就认出了王彦章,把他刺伤后生擒了。这件事情成了夏鲁奇一辈子都在吹的牛,逢人就说:“王铁枪胆如芥子,吾最知之,无足可畏。”
王彦章以铁枪出名,夏鲁奇却用枪生擒了他,于是后人给夏鲁奇起了个更霸气的外号,叫“金枪老祖”。
06
王彦章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堂堂铁枪好汉,打了一辈子胜仗,到老居然被敌人给抓了。
虽然李存勖百般用好话招揽王彦章,他又怎么肯听?一口唾沫吐在地上,脖子一横,投降没有,要命一条!
李存勖不光抓了王彦章,还抓了他随军的家属。此刻亲人性命捏在对方手中,敬酒不吃恐怕就要吃罚酒,但王彦章的回复始终都很干脆。
老子生是梁人,死是梁鬼,你们要我投降,皇帝来给我提鞋我也不会这么做!
李嗣源奉命来劝降,还被他抢白了一通“邈佶烈”。这是人家小名,公然被叫,还挺让人下不来台的。
李存勖对这个老将又敬又恨,问他为何防守没有防御工事的中都,而不前往兖州驻防。
王彦章无奈地说,自己受制于形势,无能为力。但是,虽然后梁皇帝负他在先,他却死都不肯屈服于异族的统治之下。
李存勖是沙陀族人,平素最厌恶别人搞民族歧视,看王彦章这副样子,招降是不可能了,那就杀了吧!
王铁枪终于为后梁抛了头颅、洒了热血,享年六十一岁。
在章回小说《隋唐五代史演义》中,王彦章之死的规格非常非常高,叫作“五龙逼死王彦章”。
这里的“五龙”是指五个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晋高宗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这五位,应该说是五代十国最盛名在外的五个帝王了,而天下第一英雄王彦章,要五条龙一齐上阵,大摆玄妙阵法,才能弄死。
在真实的历史中,王彦章之死与刘知远、郭威他们应该扯不上什么关系,但真正害死他的,也是五位皇帝:后梁的朱友珪、朱友贞;后唐的李存勖、李嗣源;后晋高祖石敬瑭。
李家两兄弟跟王彦章打了一辈子的仗,对他很是忌惮,恨得牙痒痒,却也有英雄相惜之感,石敬瑭作为李存勖手下大将也多次与他交锋,而导致王彦章被生擒的兖州之战,本就是这三人最得意的杰作。
朱友贞自毁长城。后梁在王彦章死后没几天便被攻破都城,朱友贞身死国灭,落得个自食其果的下场。
王彦章临死之前曾痛骂仇寇,最终血洒刑场。应该说,他并非死于战败,而是死在奸臣和昏君的抛弃之下,他的悲剧,是他一生忠诚报效的后梁带给他的。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王彦章传》里说:“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王彦章用他的满腔热血青史留名。在他去世多年以后,人们依然在缅怀他,为他建起一座座庙,竖起一座座丰碑。
正如陆游诗中所写:“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