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假投降(1 / 1)

放弃洛阳之后,安庆绪一路狂奔到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叛军虽然处于劣势,但安庆绪仍然掌握着汲郡、邺城、赵郡、魏郡、平原郡、清河郡、博平郡,共计六十多座城池,兵器甲胄物资也很齐备。

到达邺城后,安庆绪清点了一下手下的兵力,骑兵三百,步兵一千,应该可以和当地的绿林军掰掰手腕。不过,安庆绪心知肚明,他的资本不是军事实力,而是老爹留下来的反唐旗帜。就算做叛军,也是做叛军里面的正统军。

让安庆绪最苦恼的是,史思明一直霸占着范阳老巢,傻子也看得出来,这位老兄想另起炉灶。为了安全考虑,安庆绪决定在邺城白手起家。为了匹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安庆绪将邺城改为安成府,年号改为天成。也许,安庆绪心里想的是造反行动可以受上天的庇护,希望天赐成功吧。

安庆绪在邺城驻扎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一时间,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人从各地纷纷赶来投奔。安庆绪又花费重金在河北招兵买马,很快就聚集了六万多人。但是,安庆绪稳住阵脚之后,并没有锐意进取的心思,反而是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花园,沉溺于饮酒作乐。他手下的大臣高尚、张通儒等人为了争权夺利,将队伍搞得乌烟瘴气。

超级战将蔡希德,一个敢于直言、性格刚直的帅才,因为给安庆绪提了点建议,便被张通儒等人迫害致死。蔡希德的部属气愤不过,开始聚众哗变,大燕政权可谓是分崩离析。可怜的安庆绪,竟然想到提拔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崔乾佑为天下兵马使,三军统帅。他上任之后,为了刷存在感,开始在军中铲除异己,疯狂杀戮,以至于闹得人心惶惶。

反倒是史思明,将范阳经营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

攻下洛阳和长安之后,安禄山把搜刮来的财宝全部运往范阳,按照安禄山的规划,这笔财富会留给自己和儿子享用,可没想到自家内乱,财富全部落到了史思明的手中。安庆绪从洛阳撤退的时候,其旧部李归仁,以及曳落河、同罗、六州胡等部的几万人都逃亡范阳,史思明在重兵防备的情况下将他们迎入范阳,一番恩威并施,威逼利诱,这几万人全部投向了史思明的怀抱。

实力和脑子,决定着乱世之中的话语权。

史思明对安禄山忠心,不代表对安庆绪忠心。

在叛军阵营,史思明的地位和才华仅次于安禄山,在他的眼里,安庆绪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更何况,史思明得到了如此多的财富和兵力,军事实力已经远超安庆绪。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劝史思明投降朝廷,免得到时候受安庆绪的牵连,落得个身败名裂、不得好死的下场。然而,史思明给自己的定位不是配角,而是能让天下风云变幻的混世魔王。

在安庆绪看来,史思明好歹也算是老爹的旧部,如今他在邺城东山再起,史思明连使者也没有派一个,不要里子,难道面子也不要了?

至德二年(757)十二月,安庆绪让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率领五千精兵前往范阳,官方理由是去征调兵力,实际上是趁机剿灭史思明。

小狐狸对老狐狸,胜负可想而知。不过,史思明的总参谋长耿仁智帮他分析了目前的局势:镇压安庆绪的五千精兵跟玩似的,可如果和安庆绪彻底决裂,安庆绪极有可能投奔大唐,到时候范阳方面就被动了。

史思明深以为然,于是当即拍板,准备先投降朝廷。不可否认,古人也懂得玩“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套路。

当时,阿史那承庆率领五千精兵,陈列在范阳城下,史思明则率领数万精兵严阵以待。打架靠的是气势,史思明人多势众,将士们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相比之下,阿史那承庆的五千精兵根本就不够看。

两军对阵,史思明调侃道:“将军,你带来的都是皇帝的亲军,身上有一股虎气,把我们小地方的士兵都吓坏了,咱们是兄弟部队,不必剑拔弩张。”

这一顿胡萝卜加大棒,堪称教科书级别!

阿史那承庆无可奈何,只好跟随史思明进了军营,晚上一顿牛羊肉和美酒,外加一场异域美女的歌舞表演,阿史那承庆和手下的数千将士都放松了警惕,史思明趁机解除了他们的武装。

据史料记载,史思明虽然残暴,但对这五千精兵还是给予了足够的耐心,史思明在桌上摆满了黄金白银和干粮,政策很简单:愿意留下的,拿走桌上的黄金白银;不愿意留下的,拿走桌上的干粮,送你们回家。

就在当夜,史思明轻松将五千精兵收入囊中。

第二天早晨,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醒来,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史思明告诉他们,将军窦子昂和乌承恩已经带着他的奏折连夜前往长安,奏折的内容非常简单:史思明愿意带着河北十三郡和麾下十三万将士投降朝廷。

乌承恩,张掖人氏,父亲叫乌知义,曾经担任过平卢军使。史思明没起家的时候,便在乌知义的手下做事,乌知义对他有提携之恩,而史思明对乌家一直感恩在心。后来,乌承恩做了朝廷的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太守,恰逢史思明跟随安禄山造反,乌承恩便前来投奔,二人私交非比寻常。

正是因为这份信任,史思明才派遣乌承恩前去长安递交降表。

据史料记载,史思明的投诚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安庆绪和史思明有矛盾是不假,可那都是叛军内部的家务事,关起门解决就好了。史思明突然带着河北十三郡和十三万将士投降,这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其中是否有诈?

事实上,李亨是个热爱和平的皇帝,天下能够安宁,自己能够做几年太平天子,比什么都强。史思明主动投诚,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他都热烈欢迎。不过,他还是希望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先民主,再独裁嘛。

李亨:“来来来,开个会讨论一下吧。”

宰相张镐:“陛下,史思明是个不折不扣的枭雄,眼下占尽优势,却主动投降朝廷,其中必定有诈,不可轻信呐。”

李亨不乐意了:“张爱卿,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啊?”

张镐心想,咱这不是聊天嘛,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已,哪有什么处置办法。面对李亨的逼问,张镐支支吾吾,竟然答不出个所以然。对此,李亨露出了鄙夷的神色。群臣已经看出来李亨有了决断,谁也不愿主动找骂。

至德二年(757)十二月二十二日,李亨下旨,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并让宦官李思敬前往范阳安抚,责令史思明带着部下讨伐安庆绪。乌承恩北上的时候,但凡路过州县,他都会拿出皇帝的圣旨宣谕,结果走了一路便招降了一路,朝廷使者到达范阳之时,安庆绪掌控的唯有邺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