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挂念,叫倾心已久,始终不得。
先天二年(713)十月十四日,也就是贬斥郭元振的第二天,李隆基带着部分朝臣在渭川狩猎,休息之际,他屡次打听同州刺史姚崇的近况。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李隆基想起用姚崇,有人嫉妒,有人不安,有人期盼。
中书令张说堪称是最不安的一位。张说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也想受到李隆基的重用,可事实摆在眼前,皇帝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姚崇。如果姚崇顺利回归,张说就会沦为配角,这让他以后还怎么混下去?
张说找到了御史大夫赵彦昭,指使他发起了第一波弹劾。
很遗憾,李隆基完全没有搭理。
随后,张说又找到了楚国公姜皎,此人是李隆基的好哥们,说话什么的完全不用顾忌。张说给姜皎准备好了台词:“陛下,您不是一直在找河东总管的人选吗,臣倒是知道一个,可以为陛下分忧!”
李隆基:“你说的是谁?”
姜皎:“同州刺史姚崇!”
姜皎说完之后,试探性地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正色道:“这是张说的意思吧?你竟敢欺君,想找死?”
看到李隆基如此维护姚崇,姜皎立马趴在地上认错,恳求李隆基重用姚崇。
李隆基:“罢了,派人前去传旨,让姚崇立刻觐见。”
按照惯例,皇帝巡幸某个地方,周围三百里的官员都要前来侍奉,姚崇作为同州刺史,自然也在侍奉之列,不过有了李隆基的旨意,他可以直接面圣。
君臣一别数年,再次见面,似乎有些陌生。
李隆基率先打破僵局:“姚爱卿,你会不会打猎啊?”
姚崇:“陛下,臣年轻的时候居住在广成泽附近,那时候经常带着一帮人打猎,后来有人说我是做官的料,不能将时间耗费在打猎上,臣这才发奋读书,进入仕途。不过,臣的底子很好,如今依旧可以打猎的!”
李隆基闻言十分高兴,下令让姚崇陪他一起打猎。据史料记载,君臣二人纵马在渭河之滨,其间李隆基拿军国大事相问,姚崇对答如流。
突然,李隆基停了下来:“姚爱卿,你也该回朝做朕的宰相了吧!”
旁人若是遇到这种情况,恐怕会立马匍匐在地,叩谢皇帝的隆恩。然而,姚崇却表现得十分冷静,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李隆基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了,姚崇这才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奏道:“陛下,臣先和您说十件事,如果觉得可行,臣就答应做这个宰相!”
李隆基兴致颇高:“好,你说说看!”
“第一,臣希望陛下取消严刑峻法,施行仁政,如何?”
“好!”
“第二,臣希望陛下不要兴起边关战事,如何?”
“好!”
“第三,臣希望朝廷执法能够公平公正,如何?”
“好!”
“第四,臣希望陛下不要让宦官参与政事,如何?”
“好!”
“第五,臣希望陛下不要让皇亲国戚担任宰相级的职务,如何?”
“好!”
“第六,臣希望陛下今后对大臣以礼相待,如何?”
“好!”
“第七,臣希望做臣子的都可以犯颜直谏,无所忌讳,如何?”
“好!”
“第八,则天太后建造福先寺,中宗建造圣善寺,睿宗建造金仙、玉真观,皆耗资巨万,坑害百姓,臣请求禁止建造寺观宫殿,如何?”
“好!”
“第九,从西汉开始,外戚专权乱政,臣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如何?”
“好!”
“第十,近年来,地方上的豪门望族为了给权贵送礼,大肆盘剥百姓,臣请求除了租、庸、调等朝廷赋税外,所有盘剥百姓的行为一律暂停,如何?”
李隆基:“好!你说的朕都可以做到!你现在是否要做朕的宰相?”
姚崇:“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就在当日,李隆基下诏:封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不得不说,李隆基对姚崇的回归是抱有期望的,可李隆基万万没想到,姚崇竟然带着“约法十章”回归,这确实是意外的惊喜啊。面对姚崇的请求,李隆基毫不含糊,全盘答应,而且将之奉为国策,这才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和唐高宗李治一样,李隆基也有识人之明。姚崇上马能带兵打仗,下马能治国理政,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让他担任宰相,可谓人尽其才。
回到长安之后,李隆基和姚崇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蜜月期”。
有一次,姚崇面见李隆基,说要任命一批郎官,希望他能批准。
有趣的是,李隆基只是望着屋顶,不说话也不表态。姚崇有点儿心虚,还以为李隆基是不高兴,因此主动退了出来。
高力士问道:“陛下,您为何对姚大人的提议置之不理啊?”
李隆基:“开什么玩笑。朕既然信任他,任命他为宰相,就不会在小事上影响他的判断,他也不要老拿这种事情来烦朕。”
被皇帝冷眼相对,姚崇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恰逢高力士到省台传旨,把李隆基的本意告诉姚崇,这才打消了他的顾虑。李隆基传达的信息其实很简单:既然把你召回来,你就解放生产力,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先天二年(713)十二月初一,李隆基下诏: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改门下省为黄门省,改侍中为监;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
先天二年(713)十二月十三日,李隆基下诏:姚崇兼任紫微令。
很显然,李隆基打算把中枢的决策大权交给姚崇,好让他放开手脚。然而,这样的任命却让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彼时,张说担任中书令,如果姚崇入主中书省,张说又该何去何从?有理由相信,这次任命是李隆基故意的,目的就是剥夺张说的参政之权,为姚崇的改革铺平道路。
被皇帝无故嫌弃,这种滋味并不好受。张说不想就此认输,他深知,自己无法改变李隆基的决定,为了在朝中站稳脚跟,必须寻找新的靠山。
一天深夜,张说偷偷摸摸来到了岐王李隆范的府中,表达了自己对岐王的敬佩和效忠之意,希望李隆范能在皇帝的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张说可能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早已经被监视起来。
数日之后,姚崇一瘸一拐地入宫面圣。
李隆基惊讶地问道:“爱卿,你的腿有毛病吗?”
姚崇:“陛下,臣的脚没病,可是有心腹之疾啊!”
李隆基正色道:“究竟怎么回事?”
姚崇:“陛下,数日之前,宰相张说秘密前往岐王家中密谈。臣以为,岐王是陛下最宠爱的弟弟,臣担心他会被张说所误,因此十分担忧啊!”
李隆基的脸色开始变得阴沉起来。
姚崇低着头,心里十分乐呵。想和我斗,你还是太嫩了点。
先天二年(713)十二月二十四日,李隆基下诏:
中书令张说改任相州刺史。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幽求改封太子少保。
黄门侍郎卢怀慎加封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一道简单的诏书,背后却蕴含了李隆基的执政理念。
为了把事情弄清楚,还是先聊聊唐朝的宰相制度吧。
大家都知道,隋唐堪称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最重要的过渡时期,历代帝王可能会有不同的执政理念,可有个理念在他们的骨子里一脉相承:遏制门阀贵族的势力,加强皇帝的皇权影响力。其中,群相制度就是他们最重要的策略。
唐朝初年,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一共有六位重臣,权势非常显赫。贞观时期,李世民为了加强皇权,特地设置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意思就是,如果你是太子太保,再加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你就可以和中书令、门下侍中共同参知政务了。
想想看,中书令、门下侍中都有固定编制,可同中书门下三品却没有编制,只要皇帝高兴,完全可以提拔几个自己喜欢的人做宰相,分散宰相的权力。当然,由于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级别很高,一般只授予三品级别的大臣。
唐高宗时期,真正的宰相只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司徒、司马、司空)和中书令。至于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并不算正儿八经的宰相,至少在高宗朝是这样的。
李治为什么要这么干?
原因很简单,能做到这个级别的官员,要么是门阀士族的代表,要么是政治高手,对皇权统治非常不利。因此,李治制定出了一个全新头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头衔专门授予那些级别不到三品的官员,这个阶层的官员,很多都出自寒门,最喜欢和门阀士族搞斗争,非常符合皇帝们的用人理念。
不得不说,唐朝几代帝王用群相制度把宰相约束得死死的,以至于宰相们只能围着皇帝转圈圈,从中枢决策者变成政务建议者和执行者。尤其是武则天、中宗和睿宗三朝,宰相形同虚设,皇帝换宰相比换衣服还要频繁。
不可否认,群相制度的诞生就是皇帝权力平衡的政治工具,它适合用来牵制宰相,可如果朝廷要干什么大事,一群人叽叽歪歪,可真办不成啥事!
李隆基是有政治抱负的皇帝,过去的几十年,祖宗们已经限制了宰相们的灵魂自由,到他这里,也该释放宰相的生产力,让他们为帝国发光发热了!
开元初年,中书令其实有两个编制,可李隆基清楚,张说和姚崇不对付,他既然重用姚崇,张说就必须让路,毕竟一山不容二虎。
至于卢怀慎,他出身范阳(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卢氏家族,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部侍郎、黄门侍郎,资历颇深。不过,他心里清楚,姚崇的才华和能力要远超过他,对李隆基提拔他做宰相,并没有太多期望。因此,卢怀慎不想过多地牵制姚崇,每逢商讨大事,基本都会尊重姚崇的意愿,甘愿做他的陪衬,因此赢得了“伴食宰相”的称呼,也赢得了李隆基的尊重。
刘幽求,李隆基的铁杆支持者,唐隆政变的时候,刘幽求坐镇中枢,帮李隆基发出了上百道命令,能力完全没问题。然而,刘幽求的性格有明显的缺陷,这也限制了他的仕途发展。
曾记否,刘幽求担任阆中市尉的时候,因为受到刺史的轻视,一怒之下,竟然挂印辞官,以至于轰动了中央政府。唐隆政变后,刘幽求晋升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是政变之功,刘幽求应该可以满足了,可他却在公共场合说自己功比天高,应该担任尚书左仆射和中书令。
唐睿宗李旦很无语,因为他是李隆基的亲信,此事也就作罢。然而,刘幽求居然和羽林卫的将军密谋,打算发动军事政变,拥立李隆基为帝。事情败露后,刘幽求被贬岭南,多亏朋友仗义援手,这才逃出生天。
毛泽东曾经评价刘幽求,说他是个人才,就是有点能伸不能屈。言外之意,这样的人不能重用。李隆基当然知道刘幽求的德行,上位之后,李隆基把他提拔为尚书左仆射,可并没有给予重用。
按照一般的套路,以军功获得皇帝恩宠的大臣,大多会被封为国公爷,然后慢慢淡出权力中心。皇帝的原则就一个,只要你不掺和皇子们的政治斗争,不卷入任何一派势力,保你荣华富贵。
然而,刘幽求并没有退隐的觉悟,他不仅想做首席宰相,还想和姚崇掰掰手腕。结局自然是悲惨的,在姚崇和刘幽求之间,李隆基毅然选择了前者。
被贬为太子少保之后,刘幽求甚为不平,屡次口出怨言。
不久之后,朝中某个不知名的小官向李隆基检举: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在家中埋怨皇帝!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刘幽求可能是心生不满,准备暗中谋反,往小了说,他们只不过是发发牢骚。
李隆基当即做出指示:将刘幽求和钟绍京交给紫微省处理。
刘幽求很郁闷,紫微省的老大是姚崇啊,这岂不是羊入虎口?
刘幽求是羊,可姚崇未必就是虎。姚崇是个聪明人,他看出李隆基只不过是想威慑刘幽求等人,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很快,紫微省的处理意见就出来了:刘幽求等人是朝廷功臣,只不过被罢官之后,心中稍微有点沮丧,这是人之常情。朝廷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将功臣逮捕下狱,否则天下人会有非议。
瞧瞧,这才是老成谋国。
数日之后,李隆基下诏:封刘幽求为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刺史,削去实封六百户;封钟绍京为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刺史。
刘幽求一直以功臣自居,没想到李隆基丝毫不给面子,将他从宰相直接撸为刺史。不久之后,刘幽求被改封为杭州刺史和郴州刺史,在前往郴州的途中,心怀怨愤的刘幽求不治身亡,享年60岁。
钟绍京的结局还算不错,他在被贬之后辗转各地,做了不少小官,一直熬到开元十五年,李隆基感念当年的恩情,将他重新接回长安,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最后在长安城安然去世,享年80岁。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恩难测,步步惊心,活着实在是不容易。不过,为官者最重要的还是要心态端正,能做官就做官,不能做就拉倒,如果逆天而行,过度迷恋权位,就算老天爷不收拾你,皇帝也会动手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