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 世纪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能和诃额仑成亲,就是靠的抢婚。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求亲
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都要向女方求亲。新中国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的媒人到女方家里求亲。如果女方同意了,就可以定亲。
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方求亲,才能得到女方的允诺。
《蒙古秘史》卷一中记载:也速该带领儿子铁木真到德·薛禅家求亲。德·薛禅说:“多求几遍,才许给。如果一求便答应了,会被人瞧不起。”后来蒙古便有一句谚语:“多求则贵,少求则贱。”
求亲成功后,男方要带上哈达①、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方家“下定”。女方则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聘礼
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决定,家庭条件好的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比如牧民等,则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
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也会以“九”为起点,从“一九”
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九九”便是长寿的意思。
贫困牧民不具备九的倍数牲畜的聘礼,也可以选择小于九的奇数,以三、五、七头牲畜为聘礼,但绝不能选择偶数。
蒙古族还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要比男方送给女方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
①哈达: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也有黄、蓝等色。
蒙古族的男女两家定亲后,首先要请喇嘛占卜,选择吉日,确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后,由男方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方家,同女方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就开始准备婚事。
这个准备一般就是打扫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同时还要宰牛杀羊,准备聘礼、嫁妆和新郎、新娘结婚的用品,以及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参加婚礼。
娶亲
蒙古族娶亲非常隆重,并且还保留着男方到女方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
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身着鲜艳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要穿上节日的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着彩车和礼品前往女方家。
娶亲的人到了女方家后,要先绕着女方家的蒙古包转一周,并向女方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其他长辈逐一敬酒,行跪拜礼。
仪式结束后,娶亲的人就入席就餐。到了晚上,又摆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仪式。到第二天清晨,娶亲的人要起程时,新娘则由新娘的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则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转三圈,然后才能在娶亲的人和送亲的人的陪伴下一同起程离去。
在娶亲的路上,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叼帽子竞赛。
这个游戏是送亲的人想办法把娶亲的人的帽子抢过来,还要挑在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逼着新郎下马去捡,以影响新郎前进的速度。为了能抢到帽子,娶亲者之间通常会彼此掩护,不让对方去抢。双方一路上你追我赶,互相嬉戏,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婚礼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不同的地区,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者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新郎家的蒙古包三圈。
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再拜见父母和亲友,最后,由梳头的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婚宴便开始了。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制品、糖果等。
婚宴上,新郎要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敬献哈达和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则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持续两到三天的时间,女方送亲的人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上一到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要送亲,并要在新郎家住上十多天。
尽管蒙古族各地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新娘嫁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
相关链接:
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
据估算,目前全世界有约1700 万人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约占全球人口的0.2%,其中甚至包括英国皇室。
牛津祖先基因检测公司2004 年启动了名为“Y-Clan”
的服务,专门为确认成吉思汗后代而设计,价格为180 英镑。
成吉思汗第一个高加索后裔在欧美被发现后,欧美掀起了一股成吉思汗热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征服一切”的帝王,开始研究他的军事谋略和政治统治。
不过赛克斯教授说,这个发现不仅证明了成吉思汗拥有的疆土非常广阔,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人类种族之间本就是紧密联系的,不存在 “纯种”种族。各种族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