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做了大汗后,一心想着壮大国力。他觉得农业发展对国家的意义重大,便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部门“劝农司”。同时,他还任用了一大批懂得农业的人担任劝农官,督促农业生产,并撰写农业方面的专业著作。山东东平人王祯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田间地头
公元1295 年,王祯被忽必烈任命为宣州旌德县的县官。他在任职期间,生活俭朴,把自己的俸禄全都捐给了地方兴办学校、修建桥梁道路、施舍医药,百姓们亲切地称赞他“惠民有为”。
王祯和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一样,继承了传统的“农本”①思想,认为国家的根本是农业,不管是中央朝廷,还是地方官府,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农业生产。
①农本:即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见《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王祯在旌德和永丰任职时,劝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他规定:农民每年要种若干株桑树;每当到了麻、苎、禾、黍、麰①麦等作物播种或收获的时候,他都会走进田里一一加以指导;同时还为农民画出“钱、鑮②、耰③、耧④、耙、麴⑤”等农业用具的图形,让老百姓对照着制造和使用。
为了鼓励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他还以身作则亲自从事农业生产,从中得出了许多耕织、种植、养畜的丰富经验。
一天,他到田间视察时发现,一些田里的庄稼高而葱郁,一些却长得又黄又矮。他便问田里的老百姓:“这庄稼是怎么了,怎么长得良莠不齐?”
老百姓回答说:“我们下种比别人晚了几天,错过了农时。”
王祯又问:“那你知道什么时候下种最合适吗?”
老百姓摇摇头道:“我们都是看时候差不多了就种,至于什么时候该种、什么时候不该种,我们也不知道。”
①麰:móu。大麦。
②鑮:bó。古乐器,一种单独悬挂的大钟。
③耰:yōu。古代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
④耧:lóu。播种用的农具。
⑤麴:qū。酒母。
王祯的心一沉,为了不使老百姓再错过耕种的最佳时期,他当即便下决心要为老百姓写一本有关农业生产的书。
下定了决心,王祯就开始行动了。他向有经验的农夫请教,并且自己做实验。对每一种农具的使用,每一种庄稼的外观、生长习性,以及播种、培育方法等都一一进行了绘图说明。经过数年的刻苦研究,他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竟达数尺之高。
经过不懈的努力,王祯终于编撰出了《王祯农书》。该书将王祯所处时期的农业同历史上的农业生产相结合,使元代的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史上的重要部分。这本书全书约有十三万字,插图三百多幅,共分三十七卷,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
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都内容丰富,条理分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著作。
“农桑通诀”
为了不再使老百姓误了最佳播种时机,王祯经过反复推敲,并向懂气候的人请教,在书里向人介绍了一个同心的八层圆盘制作的《授时图》。这个八层圆盘,里面分别画着指向确定季节的北斗星、标着表示天地变化的天干地支、表示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七十二候应以及什么时候该从事什么样的农业活动。王祯用一个圆盘就解决了老百姓一直都搞不清楚的农时问题。
《王祯农书》一书中的“农桑通诀”是王祯对农业科学以及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的综合性总结。开头部分,王祯从“农事起本”“牛耕起本”“蚕事起本”三个方面,讲述了农事和蚕桑的起源。
并以“授时”和“地利”两篇探讨农业生产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强调农业生产中“时宜”和“地宜”的重要性。在尊重天时、地利等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全面系统地阐述人事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专篇,概述农业种植中的各项问题。
“农桑通诀”还分列“种植”“畜养”“蚕级”等专篇,阐述林、牧、副、渔等广义农业各个方面的内容。还以“孝弟力田”“劝助”“蓄积”等篇章,宣扬了封建官府的重农思想和劝农措施。
“农桑通诀”问世以后,人们对广义的农业内容和范围,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百谷谱”
《王祯农书》中的“百谷谱”讲的是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利用等各方面的知识。
书中所介绍的农作物共有八十多种,分为谷、蔬、果、杂等六大类。其中还包括各种植物性状的描述,如谷属中的粱,王祯描述为:茎和叶的形状都像小米,但果实的颗粒要比小米大,穗带有尖尖的芒;谷属中的蜀黍,则记载:茎有一丈多,生在茎顶端的果实大如扫帚,果实的颜色是漆黑的,好像蛤蟆的眼睛;瓜属中的冬瓜,是果实长在藤蔓下方,和斗笠一样大小,多是长形的,皮厚而有毛,刚开始是青色,经过霜降后瓜上就会生一层白色粉末,瓜肉和瓜子都是白色的;瓜属中的芡,则是叶子像荷叶,但是表面有刺,花开的时候向着阳光,果实结在花的下面。
“农器图谱”
在《王祯农书》问世之前,唐代陆龟蒙曾著有《来耙经》一书。
但是,陆龟蒙所介绍的农具以江东犁为主,耙、砺泽等水田耕作农具的记载只是一少部分,且没有图。
南宋曾之谨的《农器谱》所收录的农具种类,不仅没有王祯的多,且也没有图。在《王祯农书》之后的农书中,如《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虽然也有“农器图谱”,但是多来源于《王祯农书》,并没有增加新内容。
“农器图谱”具体分为田制、杷扒、蓑笠、杵臼、仓廪、鼎釜、舟车、灌溉、利用、蚕桑、织纤、扩絮、麻芒等二十个大类,二百五十七种农业机械和工具。
为便于农人使用,王祯还给这些农业机械、工具绘制了详细的图谱,并把每幅图都标上文字说明,这也是王祯在古农书中的一大创造。
相关链接:
中国古代五大农书
在中国古代的农业学专著中,有五部被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分别是《氾①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
除了元代王祯所著的《王祯农书》外,西汉氾胜的《氾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这部书总结了“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
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
《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著,这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宋代陈敷著的《陈敷农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书籍。陈敷自耕自种,并刻苦钻研,直到七十四岁时才完成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明朝的徐光启,徐光启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涉及面非常广,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①氾:f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