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的翻天大改变(1 / 1)

唐代科举制名义上沿袭了隋朝科举制,但是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隋朝的选才方式和标准被严重篡改,大多数重要科目均被摒弃,用人价值观发生了本质变化。

那么,唐代科举制被改成什么样子了?

考试科目之变

唐朝的科举制只是在名义上沿袭了前朝,但实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考的科目摒弃了孝、德、礼、义等察举项目,大量增加了文才类的科考项目。那时,州县考试名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则为省试。并且,唐代取士不单单看成绩,还需要有名人的推荐。因而,唐朝涌现出大批考生奔走于公卿门下投卷①的现象。历史上,白居易就曾向顾况投《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并得到其大力赞扬。投卷使有才者得到展示的机会,但也给了投机取巧之人机会。

公元659 年二月,唐高宗李治亲自主持考试选人,公开遴选治国良才的“殿试”由此开始;此后,武则天曾在洛成殿策问贡人;唐玄宗也曾于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殿试考生,选拔了大量人才。

常试与制试

唐朝的科举考试一般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是每年分期举行的,制科则是由皇上临时下旨举办。其中,常科最开始是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为礼部侍郎主持,设秀才、明经、俊士、明法等科目,并以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为常设科目,而明经与进士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科。由此可见,隋朝原本的十科考试在此仅保留了“文才秀美”以及“学业优敏”

这两科。而剩下的诸如“操履清洁”“孝悌有闻”等八科均不被重视。

依照当时律例规定,只有两类人可以参加常科,即生徒和乡贡。

公元736 年,报考对象的筛选愈发严格,诗赋也成了进士科的主要考题。

①投卷:应进士科的考生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

每次常科考试结束,人们称考中者为“进士及第”,也称“登龙门”;首名则称为“状元”。试后,人们会举办曲江会、杏园宴、雁塔题名等活动以庆祝考试结束。届时各地达官显贵,甚至连皇上也会亲临“登紫云楼”观看,场面热闹非凡。当然,常科考试及第①后并不意味着能够直接得到官职,登第②后,考生还要通过吏部的选仕考试,合格了才能真正踏上仕途。如果未能通过吏部选仕考试,则只能前往节度使处当幕僚,然后才能踏入官场。

制科则是由皇上亲自主持,但凡在职官员、常科及第者、平民百姓均可参加。与通过常科考试的人相比,通过制科考试的人即使名望高,却仍居进士之下,有“杂色”之称。除开制科与常科,唐朝还有武举。武举始于公元702 年,乡贡均可来应武举,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涉及步射、马枪等。当年的兵马副元帅郭子仪便是通过武举从军的。

可以说,科举制在唐朝丰富完善,但实质却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种变化使得科举制逐渐变化为由皇权旨意摆布的官本政治用人体制,加速了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统一。

①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②登第: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相关链接:

醉打金枝

唐代宗时期,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娶升平公主。公元767 年,郭暧与升平公主争吵,并打了她一巴掌。郭暧怒气腾腾道:“皇帝算什么?我父亲只是不愿做皇帝罢了。”

公主一气之下回了皇宫,而皇上却安慰升平公主,让她回婆家去。郭子仪得知此事后,生气地把郭暧关了起来,等皇上降罪。唐代宗对郭子仪说:“都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他们夫妻吵架,我们做亲家的又何必当真?”回到家后,郭子仪又将郭暧揍了一顿。后来,这个故事便被改编为京剧《醉打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