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魏末年的贾思勰从小对农业知识很感兴趣,向农民学习了大量农业知识。后来他得到朝廷重用,走上仕途,指导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晚年,贾思勰辞官回家,边耕种边著书,历时十一年完成《齐民要术》一书,贾思勰也被人们誉为“农圣”。
博览群书
贾思勰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和父亲两代都善于经营,有着丰富的劳动经验,并且都非常重视农业技术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积攒了不少家族产业。贾思勰从小在田园长大,对很多农作物都非常熟悉,他还跟着父亲参加各种农业劳动,学习掌握了大量农业科技。他家里拥有大量藏书,这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也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①勰:xié。
成年以后,贾思勰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①等官职,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贾思勰生活的那个年代,南北政局相对稳定,尤其是北朝,几代皇帝对农业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而且北方的农业由于游牧民族的融入,畜牧业和养殖业也繁荣起来,与汉民族固有的耕种业互相渗透,从而使农业呈现出全面的繁荣。
贾思勰在各地做官时,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变化,并关心各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好的经验及时予以推广。
就这样,勤勉努力的贾思勰最终成了著名的农学家。
向劳动人民学习
贾思勰每到一地,总会向当地老百姓请教务农的方法,学习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比如:长着茅草的地要先让牛羊在上面踩过一遍,七月份翻地后,茅草才会死去;长得饱满、颜色纯正的稷②穗,一般是首选的种子类型,把它们割下来,高高挂起,等到第二年春天再脱下粒来播种,庄稼长势才好;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环境,要选不同的作物种类。例如: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就得选用茎秆坚强的品种;而温暖潮湿的低地种谷子,就得选用生长旺盛产量高的品种。
①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②稷:谷子。
有一次,贾思勰养的二百多头羊因为饲料不足,不到一年就饿死了大半。事后他想,下次我事先种上二十亩大豆,这样准备的饲料应该足够多了。就这样,他又养了一群羊。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羊又死了许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羊少饲料多,羊也会死亡。就在这时,有人告诉贾思勰,在百里之外有一位养羊的能手,也许能帮助他。贾思勰立刻找到这位老羊倌,向他请教。老羊倌在仔细询问了贾思勰养羊的情况后,找到了羊死亡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贾思勰随便把饲料扔在羊圈里,羊在上面踩来踩去,拉屎撒尿也在上面。
羊是不肯吃这种饲料的,于是就被活活饿死了。贾思勰又在老羊倌家里住了好多天,认真观察了老羊倌的羊圈,学习了老羊倌丰富的养羊经验。回去后,就按照这些养羊的方法做,效果果然不错。
贾思勰在探索、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许多丰富的生产经验,也让他更加迷恋研究农业生产,因此在致仕①后一门心思继续钻研农业。
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相关链接:
伟大的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一本农业大百科全书。它收录了一千五百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把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最后还列举了很多的“非中国物”,其实就是北方不出产的蔬菜和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