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星空中,有一处南山与一丛秋菊永远属于陶渊明。他虽然身在红尘中,却能逃脱名利网,远离污浊坑,毅然归隐田园。他以坚守自我的方式,完成了一种诗意的人生,让人感受到了另一种生命的美丽绽放。陶渊明不仅是东晋的骄傲,更是中国历史的骄傲。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晚期,陶渊明诞生了。他出身名门,曾祖父是鼎鼎大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陶渊明就立志要救世济国,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可是在陶渊明成年之后,整个东晋礼崩乐坏、腐败动乱,陶渊明空有一腔伟大胸怀却无处施展才华。再加上他天生耿直清廉、清高端正,不愿意趋炎附势攀附权贵,更看不惯官场上那一套阿谀奉承,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社会格格不入。他一生多次断断续续地做官、辞官,最终选择了出仕。
陶渊明人生中最后一次辞官,是公元405 年。那一年,陶渊明已过不惑之年,为了生计,他在朋友的不断劝说下到彭泽县出任县令。有一天,朝廷派人来县里了解民生。有人劝告陶渊明说:“上面派人来视察,你应当穿戴整洁,面色恭敬地去迎接。”陶渊明长长叹息道:“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眉顺眼地面对这些家伙!”然后他就辞掉了县令之职,至上任不过八十多天。
自此之后,陶渊明永远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生活。
陶渊明彻底过起了隐居生活,一面读书写文章,一面耕田。虽然后来天灾不断,稻谷颗粒无收,他家的房屋又遭火患被烧毁,生计越来越困难,但是陶渊明始终恪守知识分子的傲骨,不再当官,拒绝朝廷的征召,甚至连江州刺史送给他的米和肉也拒绝了。
从此,世间少了一名小官,却多了一位一身傲骨的大诗人。
陶渊明劝学有法
一天,有个少年慕名前来向陶渊明求教学习的方法,少年问道:“我十分敬佩您渊博的学识,您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有什么妙法可以传授给晚辈吗?”
陶渊明哈哈大笑,说:“哪有什么读书的妙法啊!只有笨办法,全靠下苦功夫罢了!勤奋学习就会进步,偷懒疏忽就会退步。”
见少年似懂非懂,陶渊明就拉着他的手来到自己亲手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棵秧苗说:“你蹲在这儿观察一会儿,告诉我稻秧长高了吗?”
少年目不转睛地盯了很久很久,也看不出禾苗往上长的意思,他站起身来对陶渊明说:“并没有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真的没长吗?如果不长,小小的禾苗是怎么变得这么高大的呢?”
少年听完若有所悟,低头思索着。
陶渊明又说:“其实,稻秧每时每刻都在长大、长高,只不过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和稻秧成长是一样的道理,知识的积累过程是缓慢的,有时候连自己也不易发觉, 但只要你肯勤奋学习,积少成多,早晚有一天可以成器。”
陶渊明又用手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说:“你看,那块磨刀石的表面像马鞍一样凹进去了!”
“那是被刀磨成的。”少年立刻回答道。
“那你告诉我,它究竟是哪一天被磨成这个形状的?”
少年被问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得摇摇头。
陶渊明接着说:“人们每天在上面磨刀和镰头,年深日久石头才会变成马鞍形状。读书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坚持,每天都会有所亏欠!”
少年这才领悟,他向陶渊明鞠躬说:“多谢先生指点迷津!请您为我写几句话,我将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沉吟了一番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少年连连点头,拜谢而去。
相关链接:
“五斗米”究竟是多少?
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么五斗米是否就是当时县令的薪资数目?非也!西汉时官吏的俸禄采取年薪制,全发粮食。每年领取的粮食以重量计,有万石 、二千石、六百石等种种名目。从东汉开始,俸禄形式统称为“石”,实际上是发一部分粮食、一部分现银。陶渊明时期,县令的年薪是四百斛,若按月发放的话,每月实发米十五斛,再加一定的现银。当时一斛等于十斗,十五斛为一百五十斗,将一百五十斗米除以每月三十天,恰好是每天五斗米。
五斗米究竟值多少呢?一斗为十升,一升大约为四斤,那么五斗米就约为二百斤米。不算另外发放的现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一天收入二百斤米的县官属实打实的高收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