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吃什么东西都上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他们吃东西容易上火,可他们吃清热泄火药的时候,上火症状缓解了,但又可能引起腹痛、腹泻、腹胀、没胃口、打嗝嗳气、泛酸、呕白沫、小便清长、起夜或者腰酸腰痛等症状。
这时候就会有医生说这种上火是上热下寒,有些医生则认为是阴虚火旺。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症状呢?
我大概有七八年时间也是饱受这种困扰。要么就是皮肤冒痘,要么就是口腔溃疡;常年口臭;经常没胃口,总感觉肚子很饱,不想吃饭,一看到油腻的就犯恶心;要么纯粹的便秘,要么就是虽然便秘但大便冲不干净,粘在马桶上,用的纸巾很多,总觉得擦不干净;睡觉睡不着;耳朵嗡嗡响;头皮油,脸上油,眼屎多,耳朵一掏也油,背上长痘。这些症状很多人都有,就说自己是上火,阴虚火旺,湿热,大家只看到这个湿和热。
只要有这种认识,很多人采取的措施就是清热祛湿。可是一旦清热就觉得脾胃不舒服,胃疼、胃胀、没胃口,就觉得凉到了——嘴巴没味道,口水分泌很多。这又让有些人觉得是脾胃虚弱,就开始用党参、黄芪、枸杞、当归进补,甚至用阿胶、大枣等补药去补,补的时候就会睡不着了,口腔溃疡或嘴角糜烂各种上火症状就出现了。上火是一个统称,有些症状我就不讲了,统一来讲,上火就是整体机能兴奋的状态。
对于这种现象,有些人认为是一个人虚了,但是经不住补,于是就下了一个定义叫虚不受补。
从逻辑讲,虚就应该补,这是正确的,怎么叫虚不受补呢?
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有争议的,经不起推敲的。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上火症状呢?他明明是出现肠胃虚弱,消化无力,吃饭只吃一点点就胀,整体精神状态是虚弱的,没什么力气,这都是虚的症状,可为什么用补药的时候不行呢?明明有虚弱的症状,吃这些应该补的药却没有效果,反而有不好的影响,所以人们在搞清楚病因也治疗不好这种症状的时候,就取名叫虚不受补。
这就是我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观念,这确实是虚,确实是应该补,这是一个直线的关系,为什么达不到目标呢?问题出现在哪里呢?肯定是道路的问题,前面达不到目标,反弹回来了。如果补药是箭,体虚是靶子,箭射靶子应该是一箭中的,射不中一定是中间有阻碍了,这个阻碍的东西常见是痰湿或瘀血。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具体如下。
第一个原因:补路不通
痰湿、瘀血等挡住了药的通路,成分补不到身体虚的部位。
这个痰不是咳出来的痰,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成分,是身体无法利用的东西,即一些垃圾物质。
痰和湿都有个特性,容易和热结合到一起,然后是流动性差,停久了就沤,沤久了会发热,就像垃圾桶里的烂菜一样沤久了发热,痰湿同时还能储存热。
痰究竟储存了哪些种类的热呢?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吃了高热量的牛羊肉类、煎炸类、烘烤类、辛辣等食物,食物的热被痰湿储存了,不能被身体吸收,被痰湿挡住了。
其次就是吃补的药物——人参、黄芪、枸杞、当归、大枣等药物,还有药酒、阿胶这些。你们发现没有,身体明明是虚弱的,可是这些东西吃进去就是上火。其实是中间被痰湿挡住了,痰湿储存了这些药物的热性,结果人的身体不能吸收,然后火往外发。
最后是环境的热。夏天中暑就是痰湿储存了空气里的热量。坐公交很闷是身体里面的热量也被痰湿储存了,这时候出现的典型症状就是胸闷、恶心和心慌。
食温、药温和气温这三种温被痰湿储存而散发不出去的时候,就会出现发痧、胸闷、恶心和呕吐。这就是虚不受补的第一个原因,痰湿就像壳一样包在身体上,所有热量被痰湿挡住再反弹出去,就出现了上火症状。痰湿挡住了补的道路,就是补路不通。
第二种原因:脏腑虚弱不胜药力
脏腑虚弱的时候也能补,但是剂量不能过大,要小剂量来补,因为脏腑很虚弱,承受不了那么重的药力。这个前提是去掉痰湿的情况下才能补。比如每餐吃饭只能消化一两饭,可是我们给药是二两,就会造成一整碗药水喝下去胃很胀,消化不了,这个药怎么能吸收进去?肯定是排掉。这种虚不受补是脏腑薄弱,不是不受补,是药物的量太强,脏腑承受不起那么重的担子。这就如同轻舟速行,船的载货量是有限的,小船可能只能装两担谷子,你给它装十担,整个船就被压下去走不动了,减轻了就能很快运行,装太多的货物就把船压下去沉到江底了。我常举例的是篝火,篝火快熄灭的时候,我们拿一捆柴扔上去,会把火种压灭,可是一根根地放,就能越烧越旺,这是不是一个道理呢?脾胃虚弱的时候承受能力小,补药一定要小剂量,一点点激发它。脏腑虚弱的时候是不胜药力的,但不是虚不受补,只是剂量过大的原因。
第三种原因:补错了
补错了一大半原因出现在患者自己身上,少部分是医生的原因。比如阴虚的患者,很多人会在网上查询肾阴虚怎么补,网上说吃六味地黄丸,这些人就每天吃。肾阳虚的人去查肾虚怎么补,他还是只看到六味地黄丸,他也去吃的话就会越吃越虚即可能会出现**、夜尿频多的症状。
一个男人**,别人说是肾虚,他听说六味地黄丸补肾就去买了吃,他吃这个补阴虚的药是不是会越来越阳虚?有些人肾阴虚,他却买了金匮肾气丸,越吃火越旺。这就是阴阳错补,补错了,是因为很多患者没有咨询医生,就自作主张进行药补。
关于进补,江南那边的人应该清楚,江南的人冬天进补的膏方,即中药膏舀一勺冲水喝的那种,吃之前要吃开路方,开路方就是用来清痰湿和瘀血。
治病是医生和患者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一个过程,患者充分了解医生的意图才能很好地把医嘱贯彻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正确的治疗思路才能见到成果。
所以,站在我的角度,我希望找我治疗的患者不要盲目来,先看看我的思路,然后知道我是怎么治病的,看这个思路适不适合你,接不接受,你再来。我治病是讲步骤的,一个问题一个层次来解决,不是你有什么病就来解决什么毛病。我治病治的是面,不是一个点,是立体的。比如你牙疼,我可能给你治胃,胃火好了牙疼就好了。你了解了后,治疗中产生一些排病反应的时候也不会慌张。
[1].本文于2016年10月31日在“中医范怨武”微信公众号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