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赵匡胤遗泽(1 / 1)

岳飞之死 高天流云 3366 字 1个月前

现在终于可以揭开赵构掌控朝局的底牌了。先是一个问题,赵构称帝的根基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精英军人的推举,由他们压服四方,才让整个世界认可了赵构。

当然,还有赵构唯一的宋朝正统皇室血脉。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赵构就是汉献帝。张、韩、刘等人的角色相当于董卓、袁绍、曹操、孙权等人。这些军阀寡头把赵构扶植起来的同时也能把皇权夺走,从此你方唱罢我登场,赵构和宋朝只是牌位而已。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将军都对赵构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只有刘光世在苗刘兵变中稍有迟疑,但也从来没有过背叛赵构的举动。

没有免费的忠诚,这些军人之所以臣服,一定有被赵构压制的事实存在,现在我们就要剖析出来。

赵宋在建国之初就定下了拆解权力的大政方向,具体实施手段是叠床架屋的官职划分。比如宰相之权一分为三,变成管理政府的宰相,管理军事的枢密院,管理财权的三司使,以及给知州配个名叫通判的副手等,为的就是杜绝任何人在任何时代大权独揽,威胁到宋朝皇帝的统治。

所以王安石、蔡京、秦桧想搞一言堂就得发明置制三司条例司、讲议司、修政局这样的独立部门。

叠床架屋的官职设置在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时间里铺设到了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上至国都,下至县镇每个官员都在与同僚们制约与反制约的工作环境里生活,确保没有一个世族门阀存在。

像袁绍那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豪门世族,在北宋根本就不存在,连同能真正掌控军队的寡头们也不可能存在。因为宋朝的军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防,达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安全线。

这的确会减损战斗力,但是国家与皇位安全。至于像董卓那样的暴发户,西军大佬曲端有那么点苗头,他自己也表现得无拘无束,谁都不放在眼里,可是一旦张浚翻脸,他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就被干掉了。

这就是制度的威力。

宋朝制度的受益者是文官集团和乡绅士人,这两者的精英就是士大夫,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赋予了这些人极大的权力,在乱世中官方的权力被削减,可是对财富的控制分配权却被保留了下来。

比如各地的赋税,历年官方积蓄的财富,士绅等囤积的家资等,都是宋朝隐藏在水面下的底蕴,比之开封城里被金军搜刮走的皇室、大臣、市民、商家的财富不遑多让。而文官集团与乡绅士人并没有权力私自动用它们,因为制度。

叠床架屋、互相制约是宋朝制度的精髓所在,只要制度正常运转就没有人能单独行使任何权力。在任何时候,它们都没有能力挑战皇权。尤其绝妙的是,这两者的利益得由皇权保障才能安全。

当北宋灭亡时,准确地说是以赵佶、赵桓父子为代表的北宋贵族阶层与当局顶尖政客的北宋政治主体灭亡时,全国地方级的文官集团和全体乡绅士人都完整地保留着。他们在初期经受了金军粗糙的劫掠,区域范围有限。义军转化成流寇之后也抢了一些,但一个“流”字就注定了抢夺的层面很浅。

这让两大集团极度渴望皇权的恢复,赵构适时出现了。合作长达一百六十七年的成功模式瞬间回归,两者无缝衔接,立即双赢。这种组合天生就是压抑武人的,随着赵构历经劫难而不死,逐渐坐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事必然会被遏制,或者杀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起义也会失去成功的土壤,不久之后洞庭湖钟杨起义的覆灭就源于此。

至于真正的穷苦百姓,他们不会在乱世中失去财产,因为没有财产,却会因为宋朝权力阶层的复活回到从前苦难却不丢命的生活模式里,也不是不能接受,甚至会庆幸还能活着,从而感谢赵构。

那么赵构的力量会有多大呢?换言之,文官集团和乡绅士人能提供给他的钱有多少呢?以张浚准备富平之战时对蜀川增酒税为例。

“浚以为然,于是大变酒法。自成都始,先罢公帑,卖公给酒,即旧扑买坊场所置隔槽,听民以米赴官自酿。每一斛,输钱三千,头子钱二十二,多寡不限数。明年,遂遍四路行其法。夔路旧无禁酒,开始榷之。旧四川酒课岁为钱一百四十万缗,自是递增至六百九十余万缗。”

只是酒,一年就收入六百九十万缗。那么加上粮、盐、茶等税,会有多少呢?再推广到全境所有州县,会有多少呢?

拥有一个盘根错节触及国家各个角落的政体组织,稳定长久地收税上缴,让赵构拥有源源不绝的海量钱财,就算建炎集团在草创时期实力微小,也会迅速变成江淮、江南世界里最大的实力派。

接受赵构统治的军头们会得到军费、装备,在碾压周边义军、流寇时会非常轻松,事实上如果没有金军频繁地南侵的话,宋廷根本不必设立镇抚使,他们在本质上只是待宰的肥羊,张、韩、刘等军头都对他们虎视眈眈,视为口中食。以武力统一中国南方是必然的结果。

史书只记载了军队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却隐藏了军队是由谁支持及怎样发展壮大的内幕。说到底这是赵匡胤的遗泽,是他留给后世血嗣的最后一份红利。赵构在扬州逃跑之前就尝到了好处,但仍然处于纨绔状态,觉得理所应当,他身为赵宋唯一正统血脉天然该得到这些。

他甫到江南时战战兢兢,受金军追袭势力崩灭,江南不久之前还遍地狼烟,被北宋荼毒,根本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但是太监们迅速地作威作福了,江南人只能眼睁睁坠入深渊却无可奈何,浙江一带的民众哪怕遭际再苦,也不敢反抗。

之所以这样,联想到赵构的第一个落脚点是杭州的州衙,真相应该水落石出了。

赵构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有什么,并且立即开始使用。突然到手的特权让他得意忘形,从地面一下子飘到了半空中,所以他才有底气敢把张、韩、刘都派出杭州,单独留下苗、刘等禁卫军,结果搞出了明受政变。

两宋之际,武将与文官集团、皇帝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刻存在着反弹和压制,好几次走到了两败俱伤的边缘,甚至真的出现了塌天之祸,也决定了南宋最后的结局,以及岳飞、韩世忠最终的命运。

击破曹成之后,赵构召见岳飞,然而临行前,虔、吉两州盗匪突然起兵劫掠循、梅、广、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诸郡,整个夏季岳飞都在这片广大区域里剿匪。

盗匪剿灭,岳飞终于启行,携长子岳云赴临安陛见。时隔七年,赵构已是九五至尊,岳飞也从当年大元帅帐下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威名显赫的方面大将,此行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临行前宋廷以赵构的名义赏赐了一套金蕉酒器,物虽小,但意义重大,此前韩世忠也得到了同样的一套酒器。

陛见时赵构态度亲切,准备工作十分细致,聊天时一年前军中发生的“小事”都提了出来,就是岳飞酒后痛殴赵秉渊事件。赵构劝诫岳飞酒大伤身且误事,岳飞保证从此滴酒不沾。

赵构赏赐给岳飞很多物品。有衣甲、马铠、弓箭各一副,金线战袍、金带、手刀、银缠枪、海皮鞍各一件,军旗一面,上绣“精忠岳飞”四字。依惯例,上述赏赐减半随赐岳云一份,计弓箭一副,战袍、银缠枪各一件。

岳飞升任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驻军江州。江州傅选的部队、江西安抚使所辖各路军马、江北舒蕲两州的驻军全部划归岳飞。所制辖区与驻扎在长江沿岸上游区域的王燮,下游的韩世忠、刘光世并列,形成了四大重镇。

从这时起,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岳家军。

岳飞雄心骤起,不禁想起心中积郁多年的志向,那是他在收复建康之后回归宜兴县,在太湖之滨的张渚镇张大年的桃溪园里写下的一段题记,即《五岳祠盟记》。它是岳飞一生追求的表述,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世代传颂铭记的文字,现恭录如下:

近中原板**,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大小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

今且修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至此四年过去了,岳飞终于有了实现抱负的实力,而机会就在襄阳。他上书请战:“襄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今当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李成远遁,然后加兵湖湘,以殄群盗。”

宋廷上下罕见地一致同意,授予岳飞黄复州、汉阳军(今湖北武汉)、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制置使之职,起兵逾江收复襄阳六郡。为配合岳飞北伐,宋廷命令韩世忠以万人屯泗上为疑兵,刘光世选精兵出陈、蔡两州,合势并进,相为犄角,为岳飞声援。军饷共计支钱六十万贯,米支六万石,由户部员外郎沈昭远专力筹措,赵构又亲笔诏令鄂州、岳州及周边各地的监司、帅守通力供应岳飞部的消耗。

这是建炎南渡以来官军第一次主动渡江进攻,声势不可谓不大,岳飞心情激越,当船到中流,他环顾幕僚、部下,发誓道:“飞不擒贼,不涉此江!”

绍兴四年五月初五,岳飞率三万军马北渡长江,进击伪齐。第一个目标是郢州。郢州守将荆超是伪齐国皇帝刘豫的亲信班直,骁勇强悍,号称“万人敌”。此人自恃郢州为江汉名城,城高池大,岳家军涉江远征,没有重型攻城器械,派部下刘楫在城头挑衅骂阵,从岳飞到张宪,岳家军高层都被点名。

岳飞大怒,下令活捉刘楫。

岳家军没用任何攻城器械,他们“累肩而升”,搭人梯强行登上城头。为首者是位十五岁的少年,手持两柄重八十斤的铁锥所向披靡,攻破郢州。他就是岳飞的长子岳云,军中称他为“赢官人”。

赢,有时也作“羸”字解,用来形容岳云是位年纪幼小,身体单薄的贵公子,但“赢官人”三字的本义是常胜不败!

攻破郢州,杀伪齐军七千余人,尸体堆积的高度超过了郢州内最高的建筑天王楼。荆超跳崖自杀,刘楫被活捉,岳家军初战胜得干净利落,震动两淮。没等伪齐军做出反应,岳飞兵分两路,由张宪、徐庆向东攻击随州,岳飞本人率主力直取襄阳,与伪齐主将李成决战。

襄阳是江汉第一名城,有两淮最高的城池和十万以上的守军,远超岳飞率领的两万军力。而且在行军途中,一个坏消息传来。张宪在随州攻势不利,战事胶着,被拖进泥潭了。这对孤军在客境作战的岳家军是极为不利的,张宪多年以来是岳家军的军中之胆,他有闪失,会动摇全军的士气。

事实上他派人来通报消息就有求援的意思,怎么办?岳飞正在犹豫,牛皋主动请战。牛皋在《岳飞传》等演义小说里是岳飞从小结交的生死兄弟,性格鲁莽又粗中有细,往往在激烈的战斗中自带幽默效果,尤其是他与金兀术(完颜宗弼)纠缠一生的争斗更是脍炙人口。

正史中牛将军不是这样的,他的履历表中战功累累,声名显赫。

牛皋,字伯远,生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汝州鲁山(今河南平顶山鲁山县)人。出身于农家,精善骑射。靖康之变时他在家乡聚众抗金,屡战屡胜。杜充主政开封时,牛皋在鲁山讨伐巨匪杨进,三战三捷,因功受封荣州刺史、中军统领,成为宋朝的正规军。

牛皋与金军多次交战,从家乡鲁山到京西到江西再到鲁山邓家桥,一路连胜,官职升至西道招抚使、安州观察使、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等显赫职衔。但中间要命的是牛皋曾在李横手下短暂任职,这导致他一下子被宋朝官方踢出官军序列,成了镇抚使。

相似的经历让牛皋与岳飞倾心结交,当岳飞北伐襄阳时,牛皋奔赴临安晋见赵构要求参战,从此加入岳家军。

此时他主动请战去征讨随州,声称只带三天的军粮就能成功。全军顿时哗然,初来乍到就想羞辱岳家军第一战将张宪吗?这是藐视张宪还是不屑岳家军全体?老实说,牛皋犯了众怒。

牛皋带着三天的军粮出战,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攻克了随州。消息传来,全军震惊,算上行军赶路的时间,实际情况是赶到的同时就攻克了城池。这实在太惊人了,但是战报细节公开之后大家就都释然了。

岳云也参战了,他再一次率众登城,决战决胜,给全军带来了无比的胆气和征战的欲望。岳飞挟此气势率军进逼襄阳,坐拥坚城、十万兵力的李成选择野战,作为地主,他优先选择了地利。

具体战位是“左临襄江”。

岳飞一见就笑了,李成把骑兵列在江边,把步兵排在开阔地,犯了兵家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骑兵列阵在江边,一边是水,天然缺了一半的驰骋地,是形势危急到背水一战了吗?步兵排在开阔地,是整个宋朝士兵的悲剧。没有产马地的宋朝养不起骑兵,与辽国、西夏鏖战百年,几乎每次都是在开阔地与骑兵死磕,成建制地覆灭。

岳飞以鞭指王贵,“尔以长枪步卒击其骑兵”。再指牛皋,“尔以骑兵击其步卒”。两军相接,伪齐的骑兵被岳家军的步兵用长枪在局促的环境里压进襄江,步卒在开阔地被牛皋的骑兵追杀死伤无数。

李成继剿匪之役后再次被岳飞击败,只能逃跑。回顾战斗,李成像个战场白痴一样犯错,拉低了自己,也衬托得岳飞的胜利缺少成色。那么真是李成低能吗?当然不,李成纵横天下,无拘无束,南宋要派出张俊、岳飞合兵才能赶走他,投降伪齐后刘豫视其为左膀右臂,击败镇抚使北伐时李成就是主将。

李成为人坚毅,如此大败也毫不气馁,他会合金国的刘合孛堇、原在陕西的金伪兵马,屯兵邓州西北列寨三十余处,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众以上,以此与岳家军再次决战。然而岳飞改变了策略。

岳家军分散成数支部队,分进合击,不给对方决战的机会,从不同角度打击李成的各处营寨,当胜率达到一定程度时金、伪齐联军再次崩溃,李成唯有撤出两淮区域这一条活路。

岳家军毫不停顿,在之后的六天时间里连续攻克邓、唐两州,信阳军不战而降。至此,岳飞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收复了襄阳六郡。这是自金军南侵,北宋灭亡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捷,尤其是发生在邓州西北部与金军刘合孛堇部发生的野战,宋军第一次打破了女真人野战无敌的神话。

刘合孛堇全军覆灭,单骑逃亡。

岳飞在战报中写道:“臣窃观金贼、刘豫皆有可取之理……如及此时,以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故疆,民心效顺,诚易为力。此则国家长久之策也,在陛下睿断耳。”他要进一步北伐,灭亡伪齐。

然而他的战果和**让赵构不好回复。赵构的确要胜利,岳飞也真的给了他惊喜,他赞叹道:“朕素闻岳飞行军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但是说到要进军,就变得没有纪律了,因为在出兵之前他就给岳飞画下了红线。

“伪齐乘隙侵犯,李成等辄敢占据,须着遣兵收襄阳府,唐、邓、随、郢州,信阳军六郡地土。即不得辄出上件州军界分……亦不得张皇事势,夸大过当;或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之类,却致引惹。务要收复前件州军实利,仍使伪齐无以借口。”

“追奔之际,慎无出李横所守旧界,却致引惹,有误大计。虽立奇功,必加尔罚,务在遵禀号令而已。”

说到底,战争是为了政治的需要服务。赵构要收复襄阳,是为了与金国谈判时手里的筹码大一些。这时岳飞战果辉煌,想要再进一步,考虑到将在外每每自专,赵构想要阻止还得想点客观理由。

在这个阶段,赵构对军方的约束力还只存在于“钱”“粮”二字上。于是岳飞与赵构的交流中充满了讨价还价。

赵构说收复襄阳六郡很好,但是怎样守住呢?“若多留将兵,唯俟朝廷千里馈粮,徒成自困,终莫能守,适足以为朕忧。不知李成在彼,如何措置粮食,修治壁垒?万无刘豫肯为运粮之理。”

岳飞回答:“六州之屯,宜且以正兵六万为固守之计,就拨江西、湖南粮斛,朝廷支降券钱,为一年支遣;候营田就绪,军储既成,则朝廷无馈饷之忧,进攻退守皆兼利也。”

赵构想了想,告诉他六万可以,但是要在平灭洞庭湖盗匪之后才能调拨,不然江西、湖南等地无法保持剿匪态势。岳飞强调军情比匪情严重,洞庭湖盗匪无法走出湖区,伪齐的军马随时能反攻襄阳,孰轻孰重请朝廷考虑清楚。宋廷就此陷入思考,很久没有答复,战后程序却迅速启动。

岳飞晋升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襄阳六郡划为襄阳路,隶属岳飞。六万士兵和一年的钱粮只字未提,最后的结果是岳飞率领主力回归鄂州、德安府驻地,襄阳路留下了部分驻军。

整个襄阳路巨大的辖区,北面时刻面临伪齐、金联军的威胁,驻军情况是周识、李旦率一百五十名士兵守郢州,孙翚、蒋廷俊率两百名士兵守随州,信阳军、唐、邓三州守军与之相近,最重要的襄阳府驻军两千。

这些兵要自筹粮饷,要自行屯田,要负责驻区安全。

岳飞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结束了,整个世界都目睹了一颗崭新的将星升起。两个月攻陷襄阳六郡,战必胜攻必克,速战速决,这是除了初代金军外唯一的辉煌战果。岳飞名声大振,实际上兵力却被削弱分散了,现实要求他必须再次迅速壮大队伍。

赵构的反常不是他能去质疑的,在适当时候我们会分析一下赵构之所以能彻底掌控诸大将生死利败的原因,就会明白岳飞不仅此时无法质疑动摇赵构,哪怕到了岳家军全盛时期仍然无法脱离赵构设置的藩篱拘束。